一种新型的智能洁身器冷热水混合连续输出水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824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的智能洁身器冷热水混合连续输出水箱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蜂窝状横隔板、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加热管;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蜂窝状横隔板安装布置在上、下壳体交界处,上述横隔板上设置有流孔,每个流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所述加热管通过第二密封圈与下壳体相连;所述液位传感器通过第一密封圈与上壳体相连;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三密封圈与下壳体相连;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三密封圈与上壳体相连;所述上壳体上布置有出水口;所述下壳体一侧上布置有进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设蜂窝状隔板实现平稳对流、冷热均混,实现恒温热水的输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成本较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智能洁身器冷热水混合连续输出水箱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洁身器,具体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洁身器冷热水混合连续输出水箱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储热式水箱容积较大,均在1L以上,较大容积的水箱制约了智能洁身器整体尺寸空间的发挥,极大的影响了智能洁身器的外观。智能洁身器只有采用连续水箱加热的方式才能保证连续温水的冲洗,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度。当前采用连续水箱加热方式的智能洁身器产品存在下述不足:加热功率较低,后续易出现掉温现象,体验舒适度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加热功率较高,但易容出现输出温度过高的现象,体验效果也较差;此外采用加热功率较高的方式均需设置流量计监控水流量的变化,流量计长期使用后易积累水垢而发生故障,影响产品整体使用效果;同时,为控制冷热水在水箱内的对流速度,横隔板均采用圆柱孔,但控制效果不如锥形孔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洁身器冷热水混合连续输出水箱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成本较低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的智能洁身器冷热水混合连续输出水箱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蜂窝状横隔板、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加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的智能洁身器冷热水混合连续输出水箱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智能洁身器冷热水混合连续输出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8)、蜂窝状横隔板(9)、进水温度传感器(12)、出水温度传感器(6)、液位传感器(3)、加热管(2);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8)连接;所述蜂窝状横隔板(9)安装布置在上、下壳体交界处,上述横隔板上设置有流孔,每个流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所述加热管(2)通过第二密封圈(5)与下壳体(8)相连;所述液位传感器(3)通过第一密封圈(4)与上壳体(1)相连;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12)通过第三密封圈(7)与下壳体(8)相连;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6)通过第三密封圈(7)与上壳体(1)相连;所述上壳体(1)上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智能洁身器冷热水混合连续输出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8)、蜂窝状横隔板(9)、进水温度传感器(12)、出水温度传感器(6)、液位传感器(3)、加热管(2);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8)连接;所述蜂窝状横隔板(9)安装布置在上、下壳体交界处,上述横隔板上设置有流孔,每个流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所述加热管(2)通过第二密封圈(5)与下壳体(8)相连;所述液位传感器(3)通过第一密封圈(4)与上壳体(1)相连;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12)通过第三密封圈(7)与下壳体(8)相连;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6)通过第三密封圈(7)与上壳体(1)相连;所述上壳体(1)上布置有出水口(10);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李燕张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品冠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