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瓣式线性堵漏夹具,其包括圆环状的夹具本体,夹具本体由多个圆弧块体首尾可拆卸连接而成,每个圆弧块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相邻两个圆弧块体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圆弧块体的内侧圆弧面的中部开设有供橡胶密封圈卡入的凹槽一,圆弧块体的内侧圆弧面上位于凹槽一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软金属填充的凹槽二,凹槽一和凹槽二平行间隔设置且均从圆弧块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有益效果为,该多瓣式的夹具可对缠绕在泄漏点管道上的密封圈进行包裹、紧固,实现不停输,在线带压对阀门法兰泄露位置进行处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受外界因素影响小;作业时仅需放空掉阀门腔体内少量油气介质,即可进行堵漏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瓣式线性堵漏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气管道堵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瓣式线性堵漏夹具。
技术介绍
油气长输管道经常用到三段式阀门,三段式阀门由中阀体、左阀体和右阀体三部分组成,中阀体与左右阀体通过法兰连接,由于法兰连接处密封圈老化或者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也或者是管道运行压力波动较大等原因,经常会出现阀门法兰连接处泄漏油气的情况。油气管道输送的是高压油气,属于易燃易爆介质,一旦泄漏容易造成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安全,处理这类问题传统的方法有:一、紧固法兰连接螺栓,通过紧固法兰连接螺栓能够解决部分泄露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二、停输、放空、更换新的阀门,这样做不仅会造成整个站场甚至下游管道全部停输,而且需要进行大量放空,造成浪费;三、使用复合型材料进行堵漏,缺点是随着时间增长,堵漏材料固化后,受到管道压力波动、环境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仍然会出现泄露现象;四、使用夹具注胶堵漏,目前所用的夹具存在着夹具与法兰贴合不紧密的问题,而且注胶固化后易受管道压力波动、环境温度变化影响等缺点,泄露问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而且由于泄露位置处于阀门本体上,受到阀门本体注脂嘴、排污阀等装置影响,安装空间受限。综上所述,目前所有传统方法均不能可靠的处理该类泄露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瓣式线性堵漏夹具,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经常会出现的油气管道上阀门法兰连接处油气泄露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瓣式线性堵漏夹具,其包括圆环状的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由多个圆弧块体首尾可拆卸连接而成,每个所述圆弧块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相邻两个所述圆弧块体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圆弧块体的内侧圆弧面的中部开设有供橡胶密封圈卡入的凹槽一,所述圆弧块体的内侧圆弧面上位于所述凹槽一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软金属填充的凹槽二,所述凹槽一和凹槽二平行间隔设置且均从所述圆弧块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组成所述夹具本体的圆弧块体的数量为3至6个。圆弧块体的数量为3至6个,拆装方便、效率高、能够保证堵漏作业快速进行。进一步,所述凹槽一的深度大于所述凹槽二的深度。橡胶密封圈通常有一定高度且弹性较好,故其对应的凹槽一应设置的深一些,软金属(铜、铝、锡等软质金属)价格且变形小,为成本考虑,填充的应少一些,保证密闭效果即可。两个凹槽二及一个凹槽一,对应设软金属及橡胶密封圈,相当于三道密封,堵漏效果好。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弧块体端部两侧的连接耳,两个所述连接耳上分别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固定螺栓。每根固定螺栓均可穿过相邻的两个圆弧块体彼此抵接的两个连接耳的固定孔,并使该两个圆弧块体连接。两侧各设一个连接耳,可有效保证相邻两个圆弧块体连接牢固。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弧块体端部外侧圆弧面上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固定螺栓。在端部的外侧圆弧面设设连接耳,连接耳设在靠中间区域时,可仅设一个连接耳即可保证两个圆弧块体的稳固连接,进一步提高堵漏作业的效率。进一步,所述连接耳与所述圆弧块体一体成型。进一步,所述固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螺栓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夹具适用范围广,能够应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阀腔连接法兰泄露问题。(2)现场安装不需要停输,只需要放空阀腔内少量油气介质,不影响管道正常运行。(3)整个夹具共分为多瓣,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具有一定柔性夹具特点,能够确保夹具与阀门法兰紧密贴合,在紧固过程中不会发生夹具变形等现象,可靠性高。(4)连接夹具螺栓设计在圆弧块体轴向位置,紧固螺栓时,夹具受力更加均匀、高效、稳固。(5)夹具设计宽度小,能够适应阀门因为存在注脂嘴和排污阀等装置而造成可操作空间小的限制。(6)夹具采用软密封,密封材料是O型密封圈和软金属,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压力波动影响小,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多瓣式线性堵漏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夹具中圆弧块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圆弧块体的一端沿箭头A所示方向观察时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圆弧块体;2.连接耳;3.固定孔;4.固定螺栓;5.凹槽二;6.凹槽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瓣式线性堵漏夹具,其包括圆环状的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由多个圆弧块体1首尾可拆卸连接而成,每个所述圆弧块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相邻两个所述圆弧块体1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圆弧块体1的内侧圆弧面的中部开设有供橡胶密封圈卡入的凹槽一6,所述圆弧块体1的内侧圆弧面上位于所述凹槽一6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软金属填充的凹槽二5,所述凹槽一6和凹槽二5平行间隔设置且均从所述圆弧块体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凹槽一6的深度大于所述凹槽二5的深度。所述连接耳2与所述圆弧块体1一体成型。实施例1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一种优选的方案如下:具体的如图1所示,圆弧块体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弧块体1端部两侧的连接耳2,两个所述连接耳2上分别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固定孔3内设有固定螺栓4,固定孔内壁不设螺纹,固定螺栓一端设有螺纹及紧固螺母,另一端为固定式螺帽。实施例2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有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如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弧块体1端部外侧圆弧面上的连接耳2,所述连接耳2上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固定孔3内设有固定螺栓4,每个圆弧块体的端部外侧圆弧面的中部仅设一个连接耳,所述固定孔3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螺栓4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实施例2给出的堵漏夹具的具体结构在附图中未具体示出,但并不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其具体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多瓣式线性堵漏夹具体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首先根据阀门泄露点对需要安装夹具位置进行除漆;除漆完成后在阀腔法兰连接泄漏处缠绕一圈橡胶密封圈;软性金属材料提前填充在每瓣圆弧块体的凹槽二内;然后将圆弧块体加装在阀门泄露部位,加装过程要确保每瓣圆弧块体上的凹槽一正好卡在缠绕在法兰连接处的橡胶密封圈上;最后通过夹具连接耳上预留的固定孔,加装固定螺栓进行紧固,确保整套夹具连接牢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瓣式线性堵漏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状的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由多个圆弧块体(1)首尾可拆卸连接而成,每个所述圆弧块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相邻两个所述圆弧块体(1)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圆弧块体(1)的内侧圆弧面的中部开设有供橡胶密封圈卡入的凹槽一(6),所述圆弧块体(1)的内侧圆弧面上位于所述凹槽一(6)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软金属填充的凹槽二(5),所述凹槽一(6)和凹槽二(5)平行间隔设置且均从所述圆弧块体(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瓣式线性堵漏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状的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由多个圆弧块体(1)首尾可拆卸连接而成,每个所述圆弧块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组件,相邻两个所述圆弧块体(1)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圆弧块体(1)的内侧圆弧面的中部开设有供橡胶密封圈卡入的凹槽一(6),所述圆弧块体(1)的内侧圆弧面上位于所述凹槽一(6)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软金属填充的凹槽二(5),所述凹槽一(6)和凹槽二(5)平行间隔设置且均从所述圆弧块体(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瓣式线性堵漏夹具,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夹具本体的圆弧块体的数量为3至6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瓣式线性堵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一(6)的深度大于所述凹槽二(5)的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洪,陈飞,王海波,徐勇,蔡伟伟,刘涛,曹佳健,王进,万公广,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