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densing system,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 condenser system with entrance and exit, the condensing system also includes a parallel set and between the entrance and the exit of the main condenser pipe and auxiliary condenser pipe, the main condenser condensing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road, the auxiliary the condensing pipeline comprises second auxiliary condenser and throttling device, a first electromagnetic valve, condenser system,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the pipeline by setting the refrigerant recovery pipe and the refrigerant pressure to control the flowing direction of the refrigerant, thereby changing the auxiliary condenser, by setting the first to the fourth solenoid valve, auxiliary decision the condenser is into the recovery mode, compression mode or heat transfer model, heat transfer area and can change the outdoor unit,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control uni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unit can be kept in the optimal operation of cooling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凝系统、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凝系统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冷凝系统、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行业内多联机外机大多使用一个整体冷凝器,冷凝器进管为集气管进管,出管为集液管出管。无论制冷或者制热,外机冷凝器的作用都是进行外环换热。但部分负荷时,外机的换热已达到最大,部分冷凝器的作用无法完全发挥,而且空调系统冷媒的灌注量是一定的,但随着负荷需求变化,空调系统的最优冷媒量也不一样,因此,多联机外机一般设置储液罐进行冷媒调整,但设置储液罐时会增加外机的占用空间,而若无储液罐,部分负荷时,则系统冷媒过多,机组全部冷媒参与循环,增加功耗,能效无法达到最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不使用储液罐且能够解决空调系统低负荷运行能效高的冷凝系统、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一种冷凝系统,所述冷凝系统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冷凝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主冷凝管路和辅助冷凝管路,所述主冷凝管路上设置有主冷凝单元,所述辅助冷凝管路包括第二节流装置、辅助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且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入口与所述辅助冷凝器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系统,所述冷凝系统具有入口(101)和出口(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与所述入口(101)和所述出口(102)之间的主冷凝管路和辅助冷凝管路,所述主冷凝管路上设置有主冷凝单元(13),所述辅助冷凝管路包括第二节流装置(7)、辅助冷凝器(12)和第一电磁阀(15),且所述第二节流装置(7)设置于所述入口(101)与所述辅助冷凝器(12)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15)设置于所述辅助冷凝器(12)与所述出口(102)之间;冷媒回收管路,所述冷媒回收管路与所述辅助冷凝管路并联设置,且所述冷媒回收管路一端与所述入口(101)连通,另一端形成冷媒回收出口(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系统,所述冷凝系统具有入口(101)和出口(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与所述入口(101)和所述出口(102)之间的主冷凝管路和辅助冷凝管路,所述主冷凝管路上设置有主冷凝单元(13),所述辅助冷凝管路包括第二节流装置(7)、辅助冷凝器(12)和第一电磁阀(15),且所述第二节流装置(7)设置于所述入口(101)与所述辅助冷凝器(12)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15)设置于所述辅助冷凝器(12)与所述出口(102)之间;冷媒回收管路,所述冷媒回收管路与所述辅助冷凝管路并联设置,且所述冷媒回收管路一端与所述入口(101)连通,另一端形成冷媒回收出口(103),且所述冷媒回收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6)和第三电磁阀(11);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一端连通在所述冷媒回收管路的第一节点处,所述第一节点处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6)和第三电磁阀(11)之间,所述第一支路另一端连通在所述辅助冷凝管路的第二节点处,所述第二节点处位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7)和所述辅助冷凝器(12)之间;通过控制所述冷媒回收管路的通断控制冷凝系统内的冷媒走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还包括冷媒加压管路,所述冷媒加压管路与所述辅助冷凝管路并联设置,且所述冷媒加压管路一端与所述入口(101)连通,另一端通过第四电磁阀(14)与所述第一电磁阀(15)和所述辅助冷凝器(12)之间位置连通;通过控制所述冷媒回收管路和/或所述冷媒加压管路的通断控制冷凝系统内的冷媒走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凝单元(13)和辅助冷凝器(12)组成一个整体冷凝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凝单元(13)和所述辅助冷凝器(12)的换热体积比的比例范围为2:1-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凝单元(13)与所述入口(101)之间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8),且所述第一节流装置(8)和所述主冷凝单元(13)之间设置有主冷凝单元(13)集液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冷凝器(12)的端口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7)之间设置有辅助冷凝器(12)集液器,且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7)和所述辅助冷凝器(12)集液器之间位置连通。7.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凝系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压缩机(1)、室内换热器(4)和四通阀(2),所述压缩机(1)、所述室内换热器(4)、所述冷凝系统和所述四通阀(2)依次串联形成冷媒循环通道,且冷媒能够在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下分别从所述入口(101)或所述出口(102)或所述冷媒回收出口(103)进入所述冷凝系统。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生,胡强,杨健,胡锐,游劭磊,王永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