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6055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排风管、两个第一抽风机和两个换热器,排风管具有多个吸风支管和一个排风主管,吸风支管的一端为吸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吸风口连接定型机,出风口连通排风主管,排风主管的两端分别各连接一个换热器,在靠近换热器的排风主管管壁上各设有一个第一抽风机,循环风与废气在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连接废气进风端。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通过改进结构,增加了余热的处理,使得从定型机中排出的余热再次被利用于加热循环气体,除此之外,还使得废气中的大量油类,从高温状态时的气状转化成液态或固态留存于余热回收装置内,当废气排出时,对周边的环境影响不大,减少了空气污染。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for a setting mach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type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machine comprises an exhaust pipe, an exhaust fan and two of the first two heat exchanger, the exhaus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ir suction pipe and an exhaust pipe of the suction head, end suction outlet, the other end of the outlet, inlet connection setting machine the air outlet communicated with the exhaust, exhaust charge charge, both end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heat exchanger, near the exhaust main pipe of the heat exchang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exhaust fan, circulating air and exhaust gas heat exchange in the heat exchanger, the first port or port second connected with an exhaust gas inlet end.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of setting machine through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increase the heat treatment, the waste heat discharged from the setting machine in again is used in the heating cycle of gas, in addition, also makes a lot of oil in the waste, from the high temperature state into the gaseous liquid or solid retained in the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when the exhaust gas when discharged,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 surrounding, reducing air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染行业
,具体涉及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定型机的余热无法回收利用,一般直接排出至大气中,这样会造成热量的浪费,而且排出的余热中含大量的油类,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很大,增加了空气污染、提高了附近室内外的温度,浪费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克服上述缺陷,通过对定型机增加余热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包括:排风管、两个第一抽风机和两个换热器,所述排风管具有多个吸风支管和一个排风主管,所述吸风支管的一端为吸风口,与所述吸风口相对应的为出风口,所述排风主管具有第一端口和与所述第一端口相对应的第二端口,所述吸风口连接定型机,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排风主管,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各连接一个换热器,在靠近所述换热器的排风主管管壁上各设有一个第一抽风机,所述换热器具有循环风进风端、与所述循环风进风端相对应的循环风出风端、废气进风端、与所述废气进风端相对应的废气出风端,循环风与废气在所述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连接废气进风端。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风主管内设有多个用于调节前后抽风比例的第一调节阀,所述吸风支管内设有用于调节吸风口风量的第二调节阀,所述吸风口处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接油盘的挂架和用于放置第一过滤网的滤网槽,第一接油盘挂设在所述挂架上,第一过滤网插设于所述滤网槽中,所述第一接油盘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调节阀的个数为3个,每个吸风支管内均设有一个第二调节阀、一个第一接油盘、一个第一过滤网。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风主管的管壁除与定型机的烘房相邻的一面外,另外三面所述排风主管的管壁外侧包覆有第一保温层。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抽风机的外侧包覆有第二保温层,所述换热器的外侧包覆有第三保温层。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二抽风机和第三抽风机,所述第二抽风机靠近所述循环风出风端,所述第三抽风机靠近所述废气出风端。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循环风进风端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抽风机的下方设有挡板,循环风从所述第二抽风机与所述挡板之间的间隙中通过。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换热器具有多个循环风通道和多个废气通道,所述循环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循环风进风端和循环风出风端连通,所述废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废气进风端和废气出风端连通,所述循环风通道和废气通道交叠,相邻两层循环风通道之间设有一层废气通道,所述换热器的底部设有第二接油盘。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蒸汽水管,所述蒸汽水管将所述蒸汽喷至多个循环风通道上,每个循环风通道上设有刮油装置,所述刮油装置包括四个刮板、四个旋转轴和四个驱动用旋转气缸,每个刮板连接一个旋转轴,每个旋转轴连接一个驱动用旋转气缸,所述刮板包括第一长刮板、第一短刮板、第二长刮板和第二短刮板,所述第一长刮板和第一短刮板分设于所述蒸汽水管的两侧,所述第二长刮板和第二短刮板分设于所述蒸汽水管的两侧,所述第一长刮板与所述第二长刮板前后设置,所述第一短刮板与所述第二短刮板前后设置,在所述第一长刮板和第一短刮板的后方设有第一油污通道,在所述第二长刮板和第二短刮板的后方设有第二油污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换热器的下方设有油污提取管和真空油污罩,所述真空油污罩中插设有所述油污提取管,所述第一油污通道和第二油污通道的油污流入所述第二接油盘中,汇入所述真空油污罩内,通过所述油污提取管将所述真空油污罩中的油污提抽取至所述换热器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通过改进定型机的辅助结构,增加了余热的处理,使得从定型机中排出的余热再次被利用于加热循环气体,除此之外,还使得废气中的大量油类,从高温状态时的气状转化成液态或固态留存于余热回收装置内,当废气排出时,对周边的环境影响不大,减少了空气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型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排风管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排风管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2沿B-B的剖示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换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换热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沿C-C的剖示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换热器的另一角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换热器的另一角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换热器的另一角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排风管、11为吸风支管、111为吸风口、112为出风口、113为第二调节阀、114为挂架、115为滤网槽、12为排风主管、121为第一端口、122为第二端口、123为第一调节阀、13为第一保温层、2为第一抽风机、3为换热器、31为循环风进风端、32为循环风出风端、33为废气进风端、34为废气出风端、35为第二抽风机、36为第三抽风机、37为第二接油盘、38为蒸汽水管、391为驱动用旋转气缸、392为旋转轴、393为第一长刮板、394为第一短刮板、395为第二长刮板、396为第二短刮板、397为第一油污通道、398为第二油污通道、399为油污提取管、400为真空油污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首先,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其次,本专利技术利用结构示意图等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结构的示意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型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排风管1、两个第一抽风机2和两个换热器3。第一抽风机2的外侧包覆有第二保温层(未图示)。本次设计采用第一抽风机2放置在定型机进出布两端,高温废气由中间向两端抽风,换热器3在进出布端各连接一台。经由换热器3加热的循环风在进出布各供一台风机(相当于1.5米的烘房)。不管烘箱多少节,它都有前后两节,这样可以使得高温废气就近往一端输送,减少运输距离。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排风管的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排风管、两个第一抽风机和两个换热器,所述排风管具有多个吸风支管和一个排风主管,所述吸风支管的一端为吸风口,与所述吸风口相对应的为出风口,所述排风主管具有第一端口和与所述第一端口相对应的第二端口,所述吸风口连接定型机,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排风主管,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各连接一个换热器,在靠近所述换热器的排风主管管壁上各设有一个第一抽风机,所述换热器具有循环风进风端、与所述循环风进风端相对应的循环风出风端、废气进风端、与所述废气进风端相对应的废气出风端,循环风与废气在所述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连接废气进风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排风管、两个第一抽风机和两个换热器,所述排风管具有多个吸风支管和一个排风主管,所述吸风支管的一端为吸风口,与所述吸风口相对应的为出风口,所述排风主管具有第一端口和与所述第一端口相对应的第二端口,所述吸风口连接定型机,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排风主管,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各连接一个换热器,在靠近所述换热器的排风主管管壁上各设有一个第一抽风机,所述换热器具有循环风进风端、与所述循环风进风端相对应的循环风出风端、废气进风端、与所述废气进风端相对应的废气出风端,循环风与废气在所述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连接废气进风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风主管内设有多个用于调节前后抽风比例的第一调节阀,所述吸风支管内设有用于调节吸风口风量的第二调节阀,所述吸风口处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接油盘的挂架和用于放置第一过滤网的滤网槽,第一接油盘挂设在所述挂架上,第一过滤网插设于所述滤网槽中,所述第一接油盘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调节阀的个数为3个,每个吸风支管内均设有一个第二调节阀、一个第一接油盘、一个第一过滤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风主管的管壁除与定型机的烘房相邻的一面外,另外三面所述排风主管的管壁外侧包覆有第一保温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抽风机的外侧包覆有第二保温层,所述换热器的外侧包覆有第三保温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二抽风机和第三抽风机,所述第二抽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宏李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进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