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置安装组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71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置安装组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所述悬置安装组件包括车身纵梁、悬置支架、轮罩上边梁、减震器座、轮罩立板,所述车身纵梁、所述悬置支架、所述轮罩上边梁、所述减震器座、所述轮罩立板依次首尾连接并构成环形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悬置安装组件提高了悬置安装组件的稳定性以及乘车舒适性,降低了车身的振动。

Mount mounting components and vehicles with 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unting assembly and has its vehicle, the mounting assembly includes a mounting bracket, longeron, wheel cover, top beam absorber seat, wheel cover board, the longeron, the mounting bracket, the upper beam and the wheel cover the shock absorber seat and the wheel cover ar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vertical plate and forms an annular structure. The mounting assembly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example of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mounting assembly and the comfort of the car, and reduces the vibration of th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置安装组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悬置安装组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私家车,随之对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汽车车身的振动对舒适性有影响。对于发动机前置的车辆而言,车身特别是前机舱的振动主要来自发动机,发动机通过悬置支架与车身相连接,由于悬置支架仅与车身的某部分进行连接,导致行车过程中悬置支架与车身容易发生共振,最终导致整车振动、噪音较大,乘车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降低行车振动、提升乘车舒适性的悬置安装组件。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悬置安装组件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悬置安装组件包括车身纵梁、悬置支架、轮罩上边梁、减震器座、轮罩立板,所述车身纵梁、所述悬置支架、所述轮罩上边梁、所述减震器座、所述轮罩立板依次首尾连接并构成环形结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安装组件能够降低行车振动,进而提升乘车舒适性。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悬置安装组件,所述悬置支架连接在所述车身纵梁的上方,所述轮罩上边梁适于在所述车身纵梁的上方与所述悬置支架连接,所述减震器座连接在所述轮罩上边梁的下方且与所述悬置支架间隔开,所述轮罩立板的上端与所述减震器座连接且下端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悬置安装组件还包括轮罩加强梁,所述悬置支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轮罩加强梁连接在所述轮罩上边梁上。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悬置支架包括第一子支架和第二子支架,所述第一子支架直接与所述轮罩上边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支架与所述第一子支架在前后方向上依次分布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支架通过轮罩加强梁与所述轮罩上边梁固定连接。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轮罩上边梁包括主体段和延伸段,所述主体段沿前后延伸,所述主体段的下端与所述减震器座连接;所述延伸段连接在所述主体段的下端且与所述减震器座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开,所述轮罩加强梁、所述悬置支架连接在所述延伸段上。可选地,所述延伸段的下部具有加强凸起,所述轮罩加强梁,所述悬置支架连接在所述加强凸起上。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分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减震器座的第一端与所述轮罩上边梁连接,所述减震器座的第二端与所述轮罩立板连接。可选地,所述轮罩立板的上端与所述减震器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轮罩立板的下端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轮罩加强梁形成为前轮罩加强梁,所述轮罩上边梁形成为前轮罩上边梁、所述轮罩立板形成为前轮罩立板,所述车身纵梁形成为车身前纵梁。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悬置安装组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安装组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悬置安装组件100,车身纵梁10,悬置支架20,第一字支架21,第二子支架22,轮罩上边梁30,主体段31,延伸段32,加强凸起33,减震器座40,轮罩立板50,轮罩加强梁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的悬置安装组件10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悬置安装组件100,包括车身纵梁10、悬置支架20、轮罩上边梁30、减震器座40、轮罩立板50。车身纵梁10、悬置支架20、轮罩上边梁30、减震器座40、轮罩立板50依次首尾连接并构成环形结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安装组件100,通过将悬置支架20,车身纵梁10,轮罩上边梁30,减震器座40以及轮罩立板50固定连接形成稳定的环形结构,以提高悬置安装组件100的稳定性,降低车身的振动,进而提高乘车舒适性。可选地,车身纵梁10,轮罩上边梁30,减震器座40以及轮罩立板50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这样连接更紧密且成本更低。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轮罩加强梁60形成为前轮罩加强梁60,轮罩上边梁30形成为前轮罩上边梁30、轮罩立板50形成为前轮罩立板50,车身纵梁10形成为车身前纵梁10。也就是说,对于发动机前置的车辆而言,上述环形结构由前轮罩上边梁30、前轮罩立板50、车身前纵梁10、前轮罩加强梁60、减震器座40以及悬置支架20构成。当然,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发动机后置的车辆而言,上述环形结构由后纵梁10、后轮罩立板50、后轮罩上边梁30、后轮罩加强梁60、减震器座40以及悬置支架20构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悬置支架20连接在车身纵梁10的上方,轮罩上边梁30适于在车身纵梁10的上方与悬置支架20连接,减震器座40连接在轮罩上边梁30的下方且与悬置支架20间隔开,轮罩立板50的上端与减震器座40连接且下端与车身纵梁10连接。换言之,参照图1所示,车身纵梁10的上方分别与悬置支架20的下端与轮罩立板50连接,轮罩立板50的上方与减震器座40连接,悬置支架20的上端以及减震器座40分别连接在轮罩上边梁30上。这样,由悬置支架20,前轮罩上边梁30,减震器座40,前轮罩立板50以及前纵梁10所形成环形结构的结构更紧凑、空间布置也更合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悬置安装组件100还包括轮罩加强梁60,悬置支架2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轮罩加强梁60连接在轮罩上边梁30上。也就是说,悬置支架20可以完全通过轮罩加强梁60连接在轮罩上边梁30上,也可以是悬置支架20的一部分直接连接在轮罩上边梁30上且另一部分通过轮罩加强梁60连接在轮罩上边梁30上。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悬置支架20的一部分直接连接在轮罩上边梁30上,悬置支架20的另一部分通过轮罩加强梁60连接在轮罩上边梁30上。由此,轮罩加强梁60的设置不仅提高了整个悬置安装组件100的强度,而且提高了由悬置支架20,前轮罩上边梁30,减震器座40,前轮罩立板50以及前纵梁10所组成环形结构的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悬置支架20包括第一子支架21和第二子支架22,第一子支架21直接与轮罩上边梁30固定连接,第二子支架22与第一子支架21在前后方向上依次分布且固定连接,第二子支架22通过轮罩加强梁60与轮罩上边梁30固定连接。这样,不仅提高了悬置支架20与车身纵梁10的连接可靠性,也提高了悬置(图中未示出)与悬置支架20连接的可靠性。参照图1所示,第一子支架21和第二子支架22为凸台状,第一子支架21的底部边沿和第二子支架22的底部边沿连接,且连接处形成焊接面,焊接在车身纵梁10上,悬置支架20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悬置的安装孔,安装孔分布在第一子支架21和第二子支架22上,安装孔的个数为至少3个。这样,一方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悬置支架20与车身纵梁10提高了悬置支架20与车身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悬置安装组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置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纵梁、悬置支架、轮罩上边梁、减震器座、轮罩立板,所述车身纵梁、所述悬置支架、所述轮罩上边梁、所述减震器座、所述轮罩立板依次首尾连接并构成环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置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纵梁、悬置支架、轮罩上边梁、减震器座、轮罩立板,所述车身纵梁、所述悬置支架、所述轮罩上边梁、所述减震器座、所述轮罩立板依次首尾连接并构成环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支架连接在所述车身纵梁的上方,所述轮罩上边梁适于在所述车身纵梁的上方与所述悬置支架连接,所述减震器座连接在所述轮罩上边梁的下方且与所述悬置支架间隔开,所述轮罩立板的上端与所述减震器座连接且下端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罩加强梁,所述悬置支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轮罩加强梁连接在所述轮罩上边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置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支架包括:第一子支架,所述第一子支架直接与所述轮罩上边梁固定连接;以及第二子支架,所述第二子支架与所述第一子支架在前后方向上依次分布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支架通过轮罩加强梁与所述轮罩上边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置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心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