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5707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动力传动链、助力电机和能量回收装置,助力电机设置在转向动力传动链上且将转向动力传动链分为位于助力电机上游侧的上游传动链和位于助力电机下游侧的下游传动链,能量回收装置设置成用于部分地回收下游传动链的机械能。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向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可以将人员操作转向系统对车辆转向时多施加的机械能进行回收,从而减少了转向系统转向时耗费的车辆能量,延长了车辆一次充电的最大行程。

A steering system and a vehicle with its ow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ering system and its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consists of steering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electric motor and energy recovery device, the motor is arranged on a steering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is located in the motor on the upstream side and downstream travel drive chain drive chain located at the downstream side of the power of the motor and the power steering transmission chain, energy recovery device is arranged for some downstream transmission chain mechanical energy recovery. According to the steering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energy recovery device can operate the steering system to recover the mechanical energy applied to the vehicle when turning, so as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ed by the steering system when turning, and prolong the maximum stroke of the vehicle at the first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系统和具有该转向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为便于人员操作车辆的转向系统,转向系统内安装有便于转向系统转动的助力机构,助力机构需要大量消耗车辆的电能,从而降低了车辆一次充电的行驶里程。另一方面,人员在操作转向系统对车辆转向时,人员和助力系统对转向系统施加的机械能大于车辆转向所需的机械能,从而造成了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节约车辆的能源的转向系统。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转向系统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动力传动链、助力电机和能量回收装置,所述助力电机设置在所述转向动力传动链上且将所述转向动力传动链分为位于所述助力电机上游侧的上游传动链和位于所述助力电机下游侧的下游传动链,所述能量回收装置设置成用于部分地回收所述下游传动链的机械能。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转向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可以将人员操作转向系统对车辆转向时多施加的机械能进行回收,从而减少了转向系统转向时耗费的车辆能量,延长了车辆一次充电的最大行程。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转向系统,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将回收的所述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由此车辆可以方便地将能量回收装置回收的能量进行储存,储存的电能可以再次对助力电机供电,提高了车辆的能量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能量回收装置与车辆的电池装置相连,从而将所述电能存储在所述电池装置内。由此电池装置可以方便地将能量回收装置回收的能量进行储存。进一步地,所述能量回收装置与车辆的用于向所述助力电机供电的电池装置相连,从而将所述电能存储在所述电池装置内。由此,电池装置可以将能量回收装置回收的能量再次对助力电机供电,提高了车辆的能量利用率。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转向系统,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发电机。由此发电机可以将人员操作转向系统对车辆转向时多施加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进一步地,所述能量回收装置还包括增速装置,所述增速装置设置在所述发电机和所述下游传动链之间以增加所述下游传动链输出给所述发电机的转速。由此发电机可以更方便地将人员操作转向系统对车辆转向时多施加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转向系统,所述上游传动链包括转向管柱,所述下游传动链包括中间轴和转向器,所述助力电机设置在所述转向管柱与所述中间轴之间。由此助力电机可以便于人员操作转向管柱转动,以便于对车辆转向。进一步地,所述能量回收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与所述转向器之间。由此人员在操作转向管柱转动时,能量回收装置可以方便地将转向器传递至中间轴的部分机械能进行转换回收。可选地,所述助力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减速装置。由此减速装置可以降低助力电机输出转速,从而增加助力电机输出扭矩,从而人员操作转向管柱转动更加方便。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设有如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转向系统。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车辆内的能量利用率更高,车辆的一次充电的最大行程更长。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转向系统100,转向管柱11,中间轴12,转向器13,助力电机21,减速装置22,控制器23,能量回收装置3,发电机31,增速装置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首先结合图1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系统100。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系统100可以包括转向动力传动链(例如转向管柱11和中间轴12)、助力电机21和能量回收装置3,助力电机21可以设置在转向动力传动链上,且将转向动力传动链可以分为位于助力电机21上游侧的上游传动链(例如转向管柱11)和位于助力电机21下游侧的下游传动链(例如中间轴12)。换言之,人员在操作转向系统100对车辆进行转向时,人员施加的机械能传递至助力电机21之前的转向动力传动链的部分可以为上游传动链,人员施加的机械能传递至助力电机21之后的转向动力传动链的部分可以为下游传动链。人员在利用转向系统100对车辆进行转向时,人员对转向动力传动链施加机械能,助力电机21可以同时对转向动力传动链施加机械能以助于人员更容易操作转向动力传动链令车辆转向。能量回收装置3可以部分地回收传递至下游传动链的机械能,可以理解的是,下游传动链可以与能量回收装置3相连,以将下游传动链的部分机械能传递至能量回收装置3。能量回收装置3可以将回收的机械能转换成其他能量(例如电能)储存在车辆中,从而车辆可以利用能量回收装置3回收的能量供给其他用电设备进行再利用,从而增加了车辆的能量利用率,延长了车辆一次充电的最大行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系统100,通过设置能量回收装置3,可以部分地回收传递至下游传动链的机械能,从而减少了转向系统100转向时耗费的车辆能量,增加了车辆的能量利用率,延长了车辆一次充电的最大行程。在本技术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能量回收装置3可以将回收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由此车辆可以方便地将能量回收装置3回收的能量进行储存,储存的电能可以再次对助力电机21供电,提高了车辆的能量利用率。具体地,助力电机21的电机功率可以为450W,额定电流可以为120A,额定扭矩可以为5Nm,额定转速可以为1050rpm。具体地,能量回收装置3可以与车辆的电池装置相连,从而能量回收装置3将回收的机械能啊转化为电能后,可以将电能存储在电池装置内。由此电池装置可以方便地将能量回收装置3回收的能量进行储存。具体地,能量回收装置3可以与车辆的用于向助力电机21供电的电池装置相连,从而将电能存储在电池装置内。由此,电池装置可以将能量回收装置3回收的能量再次对助力电机21供电,提高了车辆的能量利用率。在一些可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向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动力传动链;助力电机,所述助力电机设置在所述转向动力传动链上且将所述转向动力传动链分为位于所述助力电机上游侧的上游传动链和位于所述助力电机下游侧的下游传动链;能量回收装置,所述能量回收装置设置成用于部分地回收所述下游传动链的机械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动力传动链;助力电机,所述助力电机设置在所述转向动力传动链上且将所述转向动力传动链分为位于所述助力电机上游侧的上游传动链和位于所述助力电机下游侧的下游传动链;能量回收装置,所述能量回收装置设置成用于部分地回收所述下游传动链的机械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将回收的所述机械能转变为电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装置与车辆的电池装置相连,从而将所述电能存储在所述电池装置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装置与车辆的用于向所述助力电机供电的电池装置相连,从而将所述电能存储在所述电池装置内。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志博刘国艳李国红白艳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