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西九专利>正文

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641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0:54
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包括有驾驶室、车座、车厢手扶杆、滚筒、车架、卡槽、第一支撑轴、车厢、固定轴、后厢门、第二支撑轴、螺杆、导向杆、同步带、伺服电机、行程开关、推板、毛刷、转杆和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其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使车厢向后倾斜,将车厢的后厢门从底部打开,并经推板的将物料从前向后推动,实现快速卸货,且在推板与车厢内底面之间的毛刷可将车厢内的物料彻底清除推出,省时省力;后期对车厢进行清洗时,通过推板的带动毛刷往复运动,高效便捷的实现对车厢的清洁工作。

A semi-automatic unloading electric tr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
本技术涉及运输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三轮车,虽然可以通过将车厢上围板打开来卸载物料,但是当货物过重过多时,通过人力进行卸载费时费力,尤其在电动三轮车使用一段时间后,装载的物料次数过多,会造成车厢承托面的塌陷变形,此时,如果装载的是颗粒类物料,会有残留的物料积存在车厢的凹陷处,造成卸载不彻底;以及在后期对车厢清洗过程中也是不便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的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通过使车厢向后倾斜,将车厢的后厢门从底部打开,并经推板的将物料从前向后推动,实现快速卸货,且在推板与车厢内底面之间的毛刷可将车厢内的物料彻底清除推出,省时省力;后期对车厢进行清洗时,通过推板的带动毛刷往复运动,高效便捷的实现对车厢的清洁工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包括有驾驶室、车座、车厢手扶杆、滚筒、车架、卡槽、第一支撑轴、车厢、后置锁紧件、固定轴、后厢门、第二支撑轴、螺杆、导向杆、同步带、伺服电机、行程开关、前置锁紧件、推板、毛刷、转杆和套筒,除现有常规技术外,重点在于车架、车厢及驾驶室的改进,车厢与车架及驾驶室为分体式结构,在车架的两侧边梁前部的外侧壁上,即车架靠近驾驶室的一端,通过销轴设置有轴向与车架垂直的滚筒,所说的滚筒的外侧壁为弧形的凹面,在车架的两侧边梁后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轴,所说的第一支撑轴与车架的侧边梁垂直设置,在车架顶面的前端居中设置有与电动三轮车电源电联接的行程开关,所说的行程开关为直动式行程开关,直动式行程开关的操作头与车厢之间连接设置有拉绳,通过车厢与车架的分离,实现直动式行程开关的启动,当车厢复位后,直动式行程开关在其内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在车架上设置有车厢,所说的车厢为顶部敞口后部设置有后厢门的结构,车厢的敞口结构便于容纳更多的货物,在车厢的两侧围板后部,靠下固定设置有固定轴,所说的固定轴与车厢的两侧板垂直设置,在固定轴上方,穿过车厢两侧围板设置有第二支撑轴,在车厢两侧围板之间的第二支撑轴上套设有后厢门,所说的后厢门与第二支撑轴一体设置,后厢门沿第二支撑轴翻转的形式打开后厢门,在后厢门后表面的下部,靠两侧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说的套筒的轴心线呈水平设置,套筒的水平位置比固定轴的水平位置略高,在套筒内穿插设置有转杆,所说的转杆两端延伸至车厢外部裸露,在转杆的两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后置锁紧件,所说的后置锁紧件与转杆垂直设置,在后置锁紧件上设置有与固定轴相配合的凹槽,通过拨动转杆将后置锁紧件的凹槽卡放在固定轴上,以固定后厢门的锁闭,在车厢内的两侧,由车厢内的前围板向后延伸水平设置有导向杆,所说的导向杆的前端与车厢一体设置,在两侧的导向杆之间设置有螺杆,所说的螺杆前端向前延伸,通过轴承穿过车厢内前围板在外部裸露,所说的轴承内圈与螺杆固定设置,轴承的外圈与车厢的前围板穿孔固定设置,在车厢外的前围板上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说的伺服电机的的转子输出端,与在车厢外裸露的螺杆之间套设有同步带,伺服电机经同步带带动螺杆的正反交替转动,伺服电机与行程开关电联接,在车厢内,在导向杆与螺杆上套设有长方形推板,在推板底面设置有毛刷,螺杆穿过托板的通孔内,设置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通过螺杆的转动,推动推板沿导向杆前后移动,并通过毛刷将车厢内的物料清理干净,在车厢底面的两侧,纵向设置有车厢手扶杆,所说的车厢手扶杆向前延伸进驾驶室内,所说的驾驶室的后侧面,即靠近车厢的一面为敞口的结构,两车厢手扶杆的前端向前延伸进驾驶室的车座两侧,在驾驶室的内底面,并在车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置锁紧件,所说的前置锁紧件为带链的挂钩,链子一端与驾驶室内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挂钩固定连接,通过带链的挂钩将车厢手扶杆的前端勾住,防止车厢手扶杆受到车厢载货重量影响随意上翘,在手扶杆的后端,至少固定设置有两个与第一支撑轴相配合的“凹”型卡槽,根据所需装载的货物重量造成车厢重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卡槽与第一支撑轴相配合,以滚筒为支点,将车厢后部抬起,使车厢手扶杆在滚筒上前后移动,从而实现车厢上合适的卡槽与第一支撑轴相配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其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使车厢向后倾斜,将车厢的后厢门从底部打开,并经推板的将物料从前向后推动,实现快速卸货,且在推板与车厢内底面之间的毛刷可将车厢内的物料彻底清除推出,省时省力;后期对车厢进行清洗时,通过推板的带动毛刷往复运动,高效便捷的实现对车厢的清洁工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的俯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的推板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的后厢门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的前置锁紧件示意图。1驾驶室、2车座、3车厢手扶杆、4滚筒、5车架、6卡槽、7第一支撑轴、8车厢、9后置锁紧件、10固定轴、11后厢门、12第二支撑轴、13螺杆、14导向杆、15同步带、16伺服电机、17行程开关、18前置锁紧件、19推板、20毛刷、21转杆、22套筒。具体实施方式现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包括有驾驶室1、车座2、车厢手扶杆3、滚筒4、车架5、卡槽6、第一支撑轴7、车厢8、后置锁紧件9、固定轴10、后厢门11、第二支撑轴12、螺杆13、导向杆14、同步带15、伺服电机16、行程开关17、前置锁紧件18、推板19、毛刷20、转杆21和套筒22,除现有常规技术外,重点在于车架5、车厢8及驾驶室1的改进,车厢8与车架5及驾驶室1为分体式结构,在车架5的两侧边梁前部的外侧壁上,即车架5靠近驾驶室1的一端,通过销轴设置有轴向与车架5垂直的滚筒4,所说的滚筒4的外侧壁为弧形的凹面,在车架5的两侧边梁后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轴7,所说的第一支撑轴7与车架5的侧边梁垂直设置,在车架5顶面的前端居中设置有与电动三轮车电源电联接的行程开关17,所说的行程开关17为直动式行程开关,直动式行程开关的操作头与车厢8之间连接设置有拉绳,通过车厢8与车架5的分离,实现直动式行程开关的启动,当车厢8复位后,直动式行程开关在其内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在车架5上设置有车厢8,所说的车厢8为顶部敞口后部设置有后厢门11的结构,车厢8的敞口结构便于容纳更多的货物,在车厢8的两侧围板后部,靠下固定设置有固定轴10,所说的固定轴10与车厢8的两侧板垂直设置,在固定轴10上方,穿过车厢8两侧围板设置有第二支撑轴12,在车厢8两侧围板之间的第二支撑轴12上套设有后厢门11,所说的后厢门11与第二支撑轴12一体设置,后厢门11沿第二支撑轴12翻转的形式打开后厢门11,在后厢门11后表面的下部,靠两侧固定设置有套筒22,所说的套筒22的轴心线呈水平设置,套筒22的水平位置比固定轴10的水平位置略高,在套筒22内穿插设置有转杆21,所说的转杆21两端延伸至车厢8外部裸露,在转杆21的两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后置锁紧件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包括有驾驶室(1)、车座(2)、车厢手扶杆(3)、滚筒(4)、车架(5)、卡槽(6)、第一支撑轴(7)、车厢(8)、固定轴(10)、后厢门(11)、第二支撑轴(12)、螺杆(13)、导向杆(14)、同步带(15)、伺服电机(16)、行程开关(17)、推板(19)、毛刷(20)、转杆(21)和套筒(22),车厢(8)与车架(5)及驾驶室(1)为分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车架(5)的两侧边梁前部的外侧壁上,即车架(5)靠近驾驶室(1)的一端,通过销轴设置有轴向与车架(5)垂直的滚筒(4),所说的滚筒(4)的外侧壁为弧形的凹面,在车架(5)的两侧边梁后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轴(7),所说的第一支撑轴(7)与车架(5)的侧边梁垂直设置,在车架(5)顶面的前端居中设置有与电动三轮车电源电联接的行程开关(17),所说的行程开关(17)为直动式行程开关,直动式行程开关的操作头与车厢(8)之间连接设置有拉绳,在车架(5)上设置有车厢(8),所说的车厢(8)为顶部敞口后部设置有后厢门(11)的结构,在车厢(8)的两侧围板后部,靠下固定设置有固定轴(10),所说的固定轴(10)与车厢(8)的两侧板垂直设置,在固定轴(10)上方,穿过车厢(8)两侧围板设置有第二支撑轴(12),在车厢(8)两侧围板之间的第二支撑轴(12)上套设有后厢门(11),所说的后厢门(11)与第二支撑轴(12)一体设置,后厢门(11)沿第二支撑轴(12)翻转的形式打开后厢门(11),在车厢(8)内的两侧,由车厢(8)内的前围板向后延伸水平设置有导向杆(14),所说的导向杆(14)的前端与车厢(8)一体设置,在两侧的导向杆(14)之间设置有螺杆(13),所说的螺杆(13)前端向前延伸,通过轴承穿过车厢(8)内前围板在外部裸露,所说的轴承内圈与螺杆(13)固定设置,轴承的外圈与车厢(8)的前围板穿孔固定设置,在车厢(8)外的前围板上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16),所说的伺服电机(16)的转子输出端,与在车厢(8)外裸露的螺杆(13)之间套设有同步带(15),伺服电机(16)与行程开关(17)电联接,在车厢(8)内,在导向杆(14)与螺杆(13)上套设有长方形推板(19),在推板(19)底面设置有毛刷(20),螺杆(13)穿过托板的通孔内,设置有与螺杆(13)相配合的螺纹,在车厢(8)底面的两侧,纵向设置有车厢手扶杆(3),所说的车厢手扶杆(3)向前延伸进驾驶室(1)内,所说的驾驶室(1)的后侧面,即靠近车厢(8)的一面为敞口的结构,两车厢手扶杆(3)的前端向前延伸进驾驶室(1)的车座(2)两侧,在手扶杆的后端,至少固定设置有两个与第一支撑轴(7)相配合的“凹”型卡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卸货电动三轮车,包括有驾驶室(1)、车座(2)、车厢手扶杆(3)、滚筒(4)、车架(5)、卡槽(6)、第一支撑轴(7)、车厢(8)、固定轴(10)、后厢门(11)、第二支撑轴(12)、螺杆(13)、导向杆(14)、同步带(15)、伺服电机(16)、行程开关(17)、推板(19)、毛刷(20)、转杆(21)和套筒(22),车厢(8)与车架(5)及驾驶室(1)为分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车架(5)的两侧边梁前部的外侧壁上,即车架(5)靠近驾驶室(1)的一端,通过销轴设置有轴向与车架(5)垂直的滚筒(4),所说的滚筒(4)的外侧壁为弧形的凹面,在车架(5)的两侧边梁后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轴(7),所说的第一支撑轴(7)与车架(5)的侧边梁垂直设置,在车架(5)顶面的前端居中设置有与电动三轮车电源电联接的行程开关(17),所说的行程开关(17)为直动式行程开关,直动式行程开关的操作头与车厢(8)之间连接设置有拉绳,在车架(5)上设置有车厢(8),所说的车厢(8)为顶部敞口后部设置有后厢门(11)的结构,在车厢(8)的两侧围板后部,靠下固定设置有固定轴(10),所说的固定轴(10)与车厢(8)的两侧板垂直设置,在固定轴(10)上方,穿过车厢(8)两侧围板设置有第二支撑轴(12),在车厢(8)两侧围板之间的第二支撑轴(12)上套设有后厢门(11),所说的后厢门(11)与第二支撑轴(12)一体设置,后厢门(11)沿第二支撑轴(12)翻转的形式打开后厢门(11),在车厢(8)内的两侧,由车厢(8)内的前围板向后延伸水平设置有导向杆(14),所说的导向杆(14)的前端与车厢(8)一体设置,在两侧的导向杆(14)之间设置有螺杆(13),所说的螺杆(13)前端向前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西九
申请(专利权)人:苏西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