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来柱专利>正文

全自动多功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1526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多功能车,包括车厢(5),支撑底盘(2),分体式传送装置(7),车厢(5)四周各设有挡板,四周的挡板都为折叠式,折叠式挡板中间两端部位设有插梢(6),后挡板为开口式挡板,在车厢(5)的前部设有操作控制装置(4)和折叠式转角板(3);在支撑底盘(2)下部设有电瓶(11),液压装置(10),电机(9);在车厢(5)与支撑底盘(2)在后部连接处设有折叠链接部件(12),在分体式传送装置(7)的中上部设有支撑架(8)。具有装卸料车及家用电车两用功能,在干活时当装卸料车用,不干活时当家庭电车使用,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Fully automatic multifunction veh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automatic car, comprising a carriage (5), supporting chassis (2), split type transmission device (7), (5) the car around the baffle, the baffle is surrounded by folding, folding at both ends of the middle of the baffle part is provided with pin (6), after the opening of the baffle plate in the compartment baffle, (5) the front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device (4) and folding angle plate (3); the support chassis (2)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ttery (11), a hydraulic device (10), a motor (9); the carriage (5) and (2) is provided with a folding supporting chassis linked parts the connection at the rear (12), in the split transmission device (7) in the upper part of a supporting frame (8). With the dual function of handling car and household car, at work when handling car, do not work when the family car use,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多功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多功能车。
技术介绍
目前高层建筑的传统的装卸料的方法通常是人工装料,人工上料不但劳动强度大、劳力成本高,而且装料效率比较低,一次只能装很少的料,还比较危险,原材料浪费严重,人工上料会造成对环境不同程度污染。另外,人工装料车的功能单一,只能用于工地的上料,当没有工地劳动时,上料车长期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多功能车,克服人工上料效率低、劳力成本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安全性低等技术问题,实现了装卸料的自动化操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全自动多功能车包括车厢,支撑底盘,分体式传送装置,车厢四周各设有挡板,四周的挡板都为折叠式,折叠式挡板中间两端部位设有插梢,活动式箱体前挡板为插拔式结构,活动式箱体后挡板为开口式挡板,在车厢的前部设有操作控制装置和折叠式转角板,在折叠式转角板上设有两条相交的折叠痕,在支撑底盘下部设有电瓶,液压装置,电机;在车厢与支撑底盘的后部内侧连接处设有折叠链接部件,在分体式传送装置的中间部位下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底部与分体式传送装置底部各设有万向轮,分体式传送装置包括传送轨道,电机,在传送轨道周围设有能循环运行的等距排列的上侧铲料板和下侧铲料板,在分体式传送装置上设有折叠式卡扣杆,在折叠式卡扣杆(19)上设有与自动车厢连接的卡扣。进一步,插梢为四个,分别设于车厢的四个角线的中部。进一步,全自动多功能车的支撑底盘下部前后侧各设有车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达到的技术效果是:该全自动多功能车具有装卸料车及家用电车两用功能,在建筑工地干活时当装卸料车用,不干活时当家庭电车使用,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车厢与分体式传送装置的自动链接与分离,实现了自装自卸的全自动化一体式作业,活动式箱体后挡板的自动打开,降低了重物在搬运中的磕碰风险和人工搬运的工伤发生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成本,避免了原料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重物的上料加工和卸载;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安全性高,低碳环保,低噪音,易操作,一次可以装半方以上的料,每辆全自动多功能车的制造成本在3千多元,可以用来装沙子、水泥、石子等散料,也可以稍加改造装成袋的物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料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卸料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转角板折叠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转角板向操作控制装置方向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车轮,2—支撑底盘,3—折叠式转角板,4—操作控制装置,5—车厢,6—插梢,7—分体式传送装置,8—支撑架,9—电机,10—液压装置,11—电瓶,12—折叠链接部件,13—活动式箱体前挡板,14—活动式箱体后挡板,15—折叠痕,16—传送轨道,17—上侧铲料板,18—下侧铲料板,19—折叠式卡扣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该全自动多功能车包括车厢5,支撑底盘2,分体式传送装置7,车厢5四周各设有挡板,四周的挡板都为折叠式,折叠式挡板中间两端部位设有插梢6,活动式箱体前挡板13为插拔式结构,活动式箱体后挡板14为开口式挡板,在车厢5的前部设有操作控制装置4,在支撑底盘2前部设有折叠式转角板3,在折叠式转角板3上设有两条相交的折叠痕15,在支撑底盘2下部设有电瓶11,液压装置10,电机9;在车厢5与支撑底盘2的后部内侧连接处设有折叠链接部件12,在分体式传送装置7的中间部位下部设有支撑架8,支撑架8底部与分体式传送装置7底部各设有万向轮,分体式传送装置7包括传送轨道16,电机,在传送轨道16周围设有能循环运行的等距排列的上侧铲料板17和下侧铲料板18,在分体式传送装置7上设有折叠式卡扣杆19,在折叠式卡扣杆(19)上设有与自动车厢连接的卡扣。作为优选,插梢6为四个,分别设于车厢5的四个角线的中部。作为优选,全自动多功能车的支撑底盘2下部前后侧各设有车轮1。本专利技术的操作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该全自动多功能车在使用上料时,如图1所示,全自动多功能车当作上料车使用时,通过使用操作控制装置4,使车厢后部与分体式传送装置7的折叠式卡扣杆19实现自动链接和分离,如同汽车车锁的自动打开和关闭,由于分体式传送装置7底部带有万向轮,通过操作控制装置4的使用,电机带动传输带循环运行,分体式传送装置7上的最接近物料的铲料板按序分别铲起物料后,在传输带的导引下沿着传送轨道16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装料车厢内,直至装满车厢。当装满车箱后,再通过操作操作控制装置4,使车厢后部与分体式传送装置7的折叠式卡扣杆19实现自动分离,再驾驶操作控制装置4将上料物运到上料工地。需要卸掉车厢内的上料物时,事先操作操作控制装置4的功能键,能自动实现打开活动式箱体后挡板14,通过操作操作控制装置4的功能按键,将车厢5从前向后自动掀倒出车厢5内的上料物,如图2所示。由于活动式箱体前挡板13是活动的,当不需要上料工作时,当成家用电动车使用,只需将活动式箱体前挡板13拔出后,再将其折叠放入车厢5的前部位置当成车座使用即可,如图3所示。由于在运送上料物时操作操作控制装置4向活动式箱体后挡板14的方向运向建筑工地,当进入电梯等狭小的空间时,设在操作控制装置4下部附近的折叠式转角板3将两端的两个角折叠起来,折叠起来的结构使操作控制装置4附近的一端成为三角形状,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移动,不至于靠近操作操作控制装置4的车厢两个角与电梯门墙之间的相互刮碰。另外,全自动多功能车当家庭用车坐在座位上开车时,该折叠起来的结构还能起到在开车时的挡风防护作用,当不折叠起来时,可以当成踏板,用脚踩在上面驾驶车,操作控制装置4可以实现360度角的旋转,设置插梢6的目的是方便四周的挡板折叠后再立起时的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自动多功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5),支撑底盘(2),分体式传送装置(7),车厢(5)四周各设有挡板,四周的挡板都为折叠式,折叠式挡板中间两端部位设有插梢(6),活动式箱体前挡板(13)为插拔式结构,活动式箱体后挡板(14)为开口式挡板,在车厢(5)的前部设有操作控制装置(4)和折叠式转角板(3),在折叠式转角板(3)上设有两条相交的折叠痕(15),在支撑底盘(2)下部设有电瓶(11),液压装置(10),电机(9);在车厢(5)与支撑底盘(2)的后部内侧连接处设有折叠链接部件(12),在分体式传送装置(7)的中间部位下侧设有支撑架(8),支撑架(8)底部与分体式传送装置(7)底部各设有万向轮;分体式传送装置(7)包括传送轨道(16),电机,在传送轨道(16)周围设有能循环运行的等距排列的上侧铲料板(17)和下侧铲料板(18),在分体式传送装置(7)上设有折叠式卡扣杆(19),在折叠式卡扣杆(19)上设有与自动车厢连接的卡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5),支撑底盘(2),分体式传送装置(7),车厢(5)四周各设有挡板,四周的挡板都为折叠式,折叠式挡板中间两端部位设有插梢(6),活动式箱体前挡板(13)为插拔式结构,活动式箱体后挡板(14)为开口式挡板,在车厢(5)的前部设有操作控制装置(4)和折叠式转角板(3),在折叠式转角板(3)上设有两条相交的折叠痕(15),在支撑底盘(2)下部设有电瓶(11),液压装置(10),电机(9);在车厢(5)与支撑底盘(2)的后部内侧连接处设有折叠链接部件(12),在分体式传送装置(7)的中间部位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来柱
申请(专利权)人:赵来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