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5530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动装置。在对应于移动装置的提升式带扣装置中,滑动件和包套向前移动并且带扣移动至收纳位置。包套冲击在阻尼器的下部部分处的突出部分上并经由阻尼器的该下部部分与壳体发生干涉。因此,滑动件和包套的向前运动被停止,同时阻尼器吸收对滑动件和包套的冲击。因此,可以通过突出部分增加由阻尼器吸收的对滑动件和包套的冲击的量,并且阻尼器可以有效地吸收对滑动件和包套的冲击。

mobile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obile device. In the lifting belt fastening device corresponding to the mobile device, the slider and the clasp move forward and the buckle moves to the receiving position. The package is impacted on the protrusion part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damper and interferes with the shell through the lower part of the damper. Therefore, the forward movement of the slider and the package is stopped, and the damper absorbs the impact on the slider and the package. Therefore, the amount of impact that the damper absorbs on the slider and the sleeve can be increased through the prominent part, and the damper can effectively absorb the impact on the sliding part and the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移动体移动的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o.2012-131360中公开的带扣移动装置中,锚固滑动件由轨道引导并移动。锚固滑动件经由阻尼器与螺杆支架发生干涉,螺杆支架停止锚固滑动件的运动,并且阻尼器吸收对锚定滑动件的冲击(锚定滑动件的动能)。在该带扣移动装置中,优选的是阻尼器能够有效地吸收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情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在该移动装置中吸收体可以有效地吸收能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移动装置包括:移动体,该移动体设置在安全带设备处并且移动;止动体,该止动体停止移动体的运动;以及吸收体,在该吸收体处设置有突出的突出部分,移动体经由该突出部分与止动体发生干涉,并且吸收体吸收对移动体的冲击。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移动装置中,移动体设置在安全带设备处并且使该移动体移动。设置有从吸收体突出的突出部分。移动体经由该突出部分与止动体发生干涉,止动体停止移动体的运动,并且吸收体吸收对移动体的冲击。因此,可以通过突出部分增加由吸收体吸收的对移动体的冲击的吸收量。因此,吸收体可以有效地吸收对移动体的冲击。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移动装置中,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移动装置中突出部分的与该突出部分的突出方向正交的横截面面积沿着该突出方向减小。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移动装置中,突出部分的与突出方向正交的横截面面积沿着突出部分的突出方向减小。因此,可以通过突出部分逐渐增加由吸收体吸收的对移动体的冲击的吸收量。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移动装置中,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移动装置还包括与吸收体接触但不与吸收体的布置有突出部分的区域接触的接触体。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移动装置中,接触体与吸收体接触。然而,接触体不与吸收体的布置有突出部分的区域接触。因此,接触体限制通过吸收体的布置有突出部分的区域吸收对移动体的冲击的情况可以被抑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移动装置包括:移动体,该移动体设置在安全带设备处并且移动;引导体,该引导体引导移动体的运动;以及吸收体,移动体冲击在该吸收体上,吸收体吸收对移动体的冲击,并且吸收体与引导体接触并吸收引导体的振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移动装置中,移动体设置在安全带设备处,使该移动体移动,并且引导体引导该移动体的运动。移动体冲击在吸收体上并且吸收体吸收对移动体的冲击。此外,吸收体与引导体接触,并且吸收体吸收引导体中的振动。因此,吸收体可以吸收对移动体的冲击并且可以吸收引导体中的振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的移动装置中,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移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引导体处的多个接触壁,吸收体与所述接触壁中的每个接触壁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的移动装置中,在引导体处设置有多个接触壁,并且吸收体与所述多个接触壁中的每个接触壁接触。因此,吸收体可以有效地吸收引导体中的振动。附图说明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提升式带扣装置的从左前方对角地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提升式带扣装置的从左侧观察时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提升式带扣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从右后方对角地观察时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提升式带扣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从左后方对角地观察时的立体图;图5A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提升式带扣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内部的从左后方对角地观察时的立体图;图5B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提升式带扣装置的阻尼器和轨道的从后方观察时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提升式带扣装置的阻尼器至壳体的正在组装状态的从左后方对角地观察时的立体图;图7A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提升式带扣装置的滑动件和包套在组装之前的从上方观察时的平面图;图7B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提升式带扣装置的滑动件与包套的正在组装状态的从上方观察时的平面图;图7C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提升式带扣装置的滑动件与包套的已组装状态的从上方观察时的平面图;图8A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的提升式带扣装置的轨道与壳体的正在组装状态的从后方观察时的正视图;以及图8B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型示例的提升式带扣装置的轨道与壳体的已组装状态的从后方观察时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以从左前方对角地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示出了用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装置的提升式带扣装置10。图2以从左侧观察时的截面图示出了提升式带扣装置10。在图中,箭头FR指示提升式带扣装置10的前方方向,箭头RH指示提升式带扣装置10的右方方向,箭头UP指示提升式带扣装置10的上方方向。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提升式带扣装置10构成车辆(汽车)的安全带设备12。安全带设备12用于乘客室中的座椅(图中未示出)。在座椅处设置有落座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并且该落座传感器检测车辆乘员何时坐在座椅上。落座传感器电连接至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安全带设备12配备有卷绕装置(图中未示出)。卷绕装置固定在座椅后部部分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的下侧部处。呈长且窄的条带形状的带(安全带,图中未示出)从其近端部卷绕到卷绕装置上;该带可以从卷绕装置拉出。带在其相对于卷绕装置的远端侧部以可移动的方式穿过贯通锚固件(图中未示出)。贯通锚固件支撑在座椅后部部分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的上侧部处。带的远端部固定至固定在座椅后部部分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的下侧部处的锚固件(图中未示出)。带在贯通锚固件与锚固件之间以可移动的方式穿过舌片(图中未示出)。提升式带扣装置10固定在座椅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的下侧部处。提升式带扣装置10的前侧、右侧和上侧分别定向至车辆的前侧、右侧和上侧。如图1和图2中所示,在提升式带扣装置10的前端部部分处设置马达14以用作驱动单元。马达14的输出轴14A向后凸出。马达14电连接至上述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马达14被正向驱动及反向驱动,并且输出轴14A分别沿一个方向及另一方向转动。马达14的后侧布置有用作止动体的由金属制成的壳体16(参见图3和图4)。马达14组装至壳体16。壳体16的前侧区域设置有圆管状的支撑筒状件16A。马达14的输出轴14A同轴地插入在支撑筒状件16A内。壳体16的后端部部分处设置有用作止动部分的呈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止动块16B。穿过止动块16B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圆形的插入孔18。插入孔18与支撑筒状件16A的内部同轴地连通。插入孔18的直径尺寸小于支撑筒状件16A的内部的直径尺寸。止动块16B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中形成有组装孔20(参见图6)。每个组装孔20穿过左右方向上的止动块16B的整体沿左右方向延伸。组装孔20的近端部部分(后侧部部分)向后侧敞开。组装孔20的远端部部分(前侧部部分)向上或向下突出或者向上和向下均突出。用作吸收体的呈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阻尼器22布置在壳体16的后侧(参见图3和图4)。阻尼器22由橡胶制成且具有弹性。阻尼器22的前部面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处一体地设置有组装凸部22A(参见图6)。每个组装凸部22A在左右方向上的阻尼器22的整体上沿左右方向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体,所述移动体设置在安全带设备处并且移动;止动体,所述止动体停止所述移动体的运动;以及吸收体,在所述吸收体处设置有突出的突出部分,所述移动体经由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止动体发生干涉,并且所述吸收体吸收对所述移动体的冲击。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29 JP 2016-1670911.一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体,所述移动体设置在安全带设备处并且移动;止动体,所述止动体停止所述移动体的运动;以及吸收体,在所述吸收体处设置有突出的突出部分,所述移动体经由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止动体发生干涉,并且所述吸收体吸收对所述移动体的冲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突出部分的与所述突出部分的突出方向正交的横截面面积沿着所述突出方向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吸收体接触但不与所述吸收体的布置有所述突出部分的区域接触的接触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吸收体的布置有所述突出部分的所述区域处设置有切口,所述切口与所述接触体相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直弥斋藤拓宏秦靖德松崎真绵田侑祐村崎龙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