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059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下夹具朝向所述上夹具的一面设有顶部开口的定位槽和导向孔,所述定位槽包括与扁铜线线圈形状相适配的固定槽和位于所述固定槽外周的多个点胶槽,所述点胶槽与所述固定槽相互连通,且所述点胶槽远离所述固定槽的一端延伸并贯穿至所述下夹具的外壁,所述导向孔的数量为2个,所述上夹具可上下位移地结合或脱离于所述下夹具的顶部,所述上夹具朝向所述下夹具的一面设置有2个导向柱,当所述上夹具与所述下夹具结合时,所述导向柱对应插入所述导向孔中,所述上夹具覆盖所述定位槽的顶部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手工定位点胶的方式容易发生错位,点胶定位不准的问题。

A flat copper wire coil assembly fix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lat copper wire coil assembly fixture, including fixture and fixture, the lower fixture toward the clamp on th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groove and a guide hole at the top of the opening, the positioning groove comprises a flat copper wire and coil shape matching with the fixing groove arranged on the fixed slot week multiple dispensing slot, the dispensing slot and the fixing grooves ar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dispensing slot away from the fixed slot end extends and penetrates to the fixture, the number of the guide hole is 2, the fixture can move up and down with or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of the fixture, the fixture on the side facing the fixture is provided with 2 guide posts, when the clamp and the lower clamp combination, the guide post is ins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guide Kong Zhong, the coverage of the positioning fixture The top of the groove is open. The utility model is design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manual positioning and spot glue can be misplaced easily,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glue is not accu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
本技术属于线圈生产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机械、电子设备不断的向小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具有优良性能的扁铜线得到了推广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将扁铜线应用于电感线圈制作能够有效提高线圈的性能。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扁铜线线圈,包括上壳体1、线圈2和下壳体3,将线圈3固定在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3之间形成定位,同时线圈的引线从上壳体1和下壳体3的两侧分别引出,该种产品在组装时需要通过手工组装,操作较为麻烦,容易发生上下壳体的错位,且组装后需要进行点胶以对组装体进行固定,现有通过手工进行定位点胶的方式容易将胶沾染在线圈上,从而影响外观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以解决现有手工定位点胶的方式容易发生错位,点胶定位不准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该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能够实现对扁铜线线圈上下壳体的有效定位,同时避免点胶位置的失误操作。一种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下夹具朝向所述上夹具的一面设有顶部开口的定位槽和导向孔,所述定位槽包括与扁铜线线圈形状相适配的固定槽和位于所述固定槽外周的多个点胶槽,所述点胶槽与所述固定槽相互连通,且所述点胶槽远离所述固定槽的一端延伸并贯穿至所述下夹具的外壁,所述导向孔的数量为2个,所述上夹具可上下位移地结合或脱离于所述下夹具的顶部,所述上夹具朝向所述下夹具的一面设置有2个导向柱,当所述上夹具与所述下夹具结合时,所述导向柱对应插入所述导向孔中,所述上夹具覆盖所述定位槽的顶部开口。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2个。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孔为圆形盲孔,所述导向柱为圆柱形柱体。本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设置了相互配合的上夹具和下夹具,进行扁铜线线圈的组装时,可将扁铜线线圈的下壳体、线圈和上壳体依次放入固定槽中,由于固定槽与扁铜线线圈形状相适配,能够有效避免上壳体和下壳体在组装时发生错位,同时向下压合上夹具,完成组装定位,点胶槽位于扁铜线线圈的点胶位置,操作者能够通过下夹具外壁上的点胶槽进行点胶,避免点胶定位不准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扁铜线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该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能够实现对扁铜线线圈上下壳体的有效定位,同时避免点胶位置的失误操作。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包括上夹具4和下夹具6,所述下夹具6朝向所述上夹具4的一面设有顶部开口的定位槽7和导向孔10,所述定位槽7包括与扁铜线线圈形状相适配的固定槽8和位于所述固定槽8外周的多个点胶槽9,所述点胶槽9与所述固定槽8相互连通,且所述点胶槽9远离所述固定槽8的一端延伸并贯穿至所述下夹具6的外壁,所述导向孔10的数量为2个,所述上夹具4可上下位移地结合或脱离于所述下夹具6的顶部,所述上夹具4朝向所述下夹具6的一面设置有2个导向柱5,当所述上夹具4与所述下夹具6结合时,所述导向柱5对应插入所述导向孔10中,所述上夹具4覆盖所述定位槽7的顶部开口。所述定位槽7的数量为2个,能够一次性组装两个扁铜线线圈。所述导向孔10为圆形盲孔,所述导向柱5为圆柱形柱体。本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设置了相互配合的上夹具和下夹具,进行扁铜线线圈的组装时,可将扁铜线线圈的下壳体、线圈和上壳体依次放入固定槽中,由于固定槽与扁铜线线圈形状相适配,能够有效避免上壳体和下壳体在组装时发生错位,同时向下压合上夹具,完成组装定位,点胶槽位于扁铜线线圈的点胶位置,操作者能够通过下夹具外壁上的点胶槽进行点胶,避免点胶定位不准的问题。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下夹具朝向所述上夹具的一面设有顶部开口的定位槽和导向孔,所述定位槽包括与扁铜线线圈形状相适配的固定槽和位于所述固定槽外周的多个点胶槽,所述点胶槽与所述固定槽相互连通,且所述点胶槽远离所述固定槽的一端延伸并贯穿至所述下夹具的外壁,所述导向孔的数量为2个,所述上夹具可上下位移地结合或脱离于所述下夹具的顶部,所述上夹具朝向所述下夹具的一面设置有2个导向柱,当所述上夹具与所述下夹具结合时,所述导向柱对应插入所述导向孔中,所述上夹具覆盖所述定位槽的顶部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铜线线圈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下夹具朝向所述上夹具的一面设有顶部开口的定位槽和导向孔,所述定位槽包括与扁铜线线圈形状相适配的固定槽和位于所述固定槽外周的多个点胶槽,所述点胶槽与所述固定槽相互连通,且所述点胶槽远离所述固定槽的一端延伸并贯穿至所述下夹具的外壁,所述导向孔的数量为2个,所述上夹具可上下位移地结合或脱离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磁电实业罗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