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药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0178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药剂,该药剂的有效成分有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和维生素E,优选还加有丹参酮ⅡA磺酸钠。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现代病理研究,结合中医理论,经疗效验证,该药剂通过恢复酒精造成的肠道屏障破坏、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以及改善肝脏细胞肿胀和脂肪变性,缓解纤维间隔等,对酒精性肝病、特别是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和酒精性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An agen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 of the drug is Li Tangru Bacillus supernatant and vitamin E, and it also has sodium tanshinone A sulfonate. The invention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modern patholog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medicament through verification, recovery of alcohol induced intestinal barrier damage, improve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improve the liver degeneration and fatty liver cells, alleviate the fiber interval, on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especially acute alcoholic liver injury and hepatic fibrosis with prevention and obvious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药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方药剂领域,具体涉及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特别是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和酒精性肝纤维化的药剂。
技术介绍
酒精性肝病是指长时间或过量酒精摄入后导致的一系列酒精相关性肝脏疾病,如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癌。最新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酒精依赖和酒精滥用已成为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酒精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俨然成为继肝炎病毒后导致肝损伤的第二大病因。研究表明,酗酒者有90%以上患有脂肪肝,其中10%~35%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约8%~20%的慢性饮酒者会演变为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癌。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未完全发现,但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主要有:1.乙醇有80%~90%在肝脏中氧化代谢,其经过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并进一步经过线粒体中的乙醛脱氢酶2和胞质中的乙醛脱氢酶代谢为乙酸,其中持续饮酒可引起肝内产生较多的乙醛,导致还原性辅酶Ⅰ(NADH)增多,抑制脂肪酸氧化,导致肝细胞内三酰甘油的过多沉积,形成脂肪肝;过量的乙醛和脂质过氧化可直接损伤肝细胞,并通过激活Kupffer细胞生成大量细胞因子而引起炎症,同时激活肝星状细胞合成过多的细胞外基质,形成肝纤维化;2.乙醇代谢过程中能增加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的电子流,也可激活肝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MEOS)和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NOX)并产生大量活性氧簇(ROS),产生脂质过氧化,而与酒精代谢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2E1可以通过ROS诱导氧化应激介导肝脏线粒体损伤,加快脂肪肝形成;3.酒精性肝病患者小肠通透性增加,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壁成分细菌脂多糖(LPS)进入肝门循环造成低水平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会加重酒精性肝损伤。针对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当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主要方法是戒酒、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类固醇、美他多辛、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这些西药药物在肝脏中代谢,必然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若长期服用,还会产生耐药性或毒副作用。故至今为止酒精性肝病尚无疗效特别好并阻断其进展的药物。因而,研究开发出一种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药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该药剂有效针对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可长期服用而不会引起耐药性或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经过锐意研究发现,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药剂,通过选用特定重量配比的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和维生素E,优选加入丹参酮ⅡA磺酸钠得到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通过恢复酒精造成的肠屏功能障碍、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以及改善肝脏细胞肿胀和脂肪变性,缓解纤维间隔等,对酒精性肝病、特别是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和酒精性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长期服用毒性小,且制备方法简单,药品质量稳定,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1)一种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药剂,该药剂主要由包括基于以下配比的原料制成: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1体积份、和维生素E0.08~0.12重量份;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为鼠李糖乳杆菌在MRS液体培养基培养后、经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优选地,所述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药剂中,还包括丹参酮ⅡA磺酸钠,基于1体积份的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0.04~0.08重量份,其中,当1mL计为1体积份时,1g计为1重量份。(2)一种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药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剂为液体药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步骤(1-1)活化:取3%接种量鼠李糖乳杆菌菌液接种至MRS液体培养基中,37℃震荡培养20~30小时,使液体培养基中菌种达到设定浓度;步骤(1-2)纯化:取菌液接种于MRS固体培养基中,37℃培养20~30小时;步骤(1-3)增殖:取单菌落接种至4~6mLMRS液体培养液中,37℃培养20~30小时,筛选高活性的菌液;步骤(1-4)提取:将高活性的菌液在4℃下以5000g/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并通过0.22μm过滤器过滤,得到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步骤(2),向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中加入维生素E,得到液体药剂。(3)根据上述所述的药剂在作为治疗和预防酒精性肝病,特别是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和酒精性肝纤维化的药物方面的用途。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防或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药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剂针对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结合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的研究,以恢复酒精造成的肠道屏障破坏、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脏细胞肿胀和脂肪变性、和缓解肝脏组织纤维间隔为主线,得到抗酒精性肝病的药剂,该药剂原料组分简单,通过对原料品质的限定提高药剂质量稳定性,同时,临床实验过程中未见毒副作用,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和酒精性肝纤维化症状。附图说明图1示出实验例1中相应组小鼠肝切片的红油O染色图;图2示出实验例1中相应组小鼠肝切片的Masson染色图;图3示出实验例2中相应组小鼠肝切片的Masson染色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本专利技术人针对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通过调节肠道通透性和完整性,以及抑制肝脏ROS水平以降低ROS诱导氧化应激介导的肝细胞损伤,并对肝脏损伤产生的肝脂质沉积和血管病变症状进行应对,从而使酒精性肝病得到预防和治疗。现已有一些临床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微生态尤其是肠道益生菌对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而定植于肠道的益生菌主要为双歧杆菌、乳杆菌等,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宿主肠道菌群,降低内毒素含量,清除机体自由基,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等。然而,当肠道黏膜受损时(如大量饮酒后),益生菌活菌很难在肠道中定植。此外,婴幼儿和免疫功能不全患者应用益生菌制剂,可能会引起菌血症等不良后果。这些缺点严重影响益生菌制剂在疾病中推广应用。而在降低氧化应激造成的肝细胞损伤方面,西药制剂如美他多辛、多烯磷脂酰胆碱等均可对酒精造成的肝脏氧化应激损伤进行治疗,但是这些药剂经过肝脏代谢,且在长期服用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并可能产生耐药性而降低疗效。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研究实验,发现通过采用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而非鼠李糖乳杆菌或其他益生菌活菌,与维生素E组成复合药剂,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尤其是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和酒精性肝纤维化。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为鼠李糖乳杆菌在MRS液体培养基培养后、经离心获得的上清液。其中,所述鼠李糖杆菌优选为标准菌株ATCC7469。本专利技术人考虑到益生菌用于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局限性,通过对比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对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发现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拥有不亚于鼠李糖乳杆菌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修复功能。本专利技术人认为,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修复机理在于,鼠李糖乳杆菌在培养基质中繁殖,分泌活性因子于培养基质中,富含活性因子的上清液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从而减少有害菌对肠道屏障通透性的破坏及内毒素入血,降低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进一步地,在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中加入维生素E,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和治疗起到协同增效的目的。研究表明,维生素E有强大的抗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药剂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药剂,其特征在于,该药剂主要由包括基于以下配比的原料制成: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1体积份、和维生素E 0.08~0.12重量份,其中,当1mL计为1体积份时,1g计为1重量份;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为鼠李糖乳杆菌在MRS液体培养基培养后、经离心获得的上清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药剂,其特征在于,该药剂主要由包括基于以下配比的原料制成: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1体积份、和维生素E0.08~0.12重量份,其中,当1mL计为1体积份时,1g计为1重量份;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为鼠李糖乳杆菌在MRS液体培养基培养后、经离心获得的上清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其特征在于,该药剂主要由包括基于以下配比的原料制成: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1体积份、维生素E0.09~0.11重量份,优选维生素E0.10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通过以下步骤制得:步骤1)活化:取3%接种量鼠李糖乳杆菌菌液接种至MRS液体培养基中,37℃震荡培养20~30小时,使液体培养基中菌种达到设定浓度;步骤2)纯化:取菌液接种于MRS固体培养基中,37℃培养20~30小时;步骤3)增殖:取单菌落接种至4~6mLMRS液体培养液中,37℃培养20~30小时,筛选高活性的菌液;步骤4)提取:将高活性的菌液在4℃下以5000g/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并通过0.22μm过滤器过滤,得到鼠李糖乳杆菌上清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活化时,活化后的液体培养基中鼠李糖乳杆菌悬液在600nm处的吸光值为1.380~1.4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丹参酮ⅡA磺酸钠,基于1体积份的鼠李糖乳杆菌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平陈达之萧云蕾许烂漫李骥卢明芹金晓芝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