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4374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包括馈入部,所述馈入部用以馈入电流信号;高频辐射部,所述高频辐射部与所述馈入部电连接;低频辐射部,所述低频辐射部与所述高频辐射部电连接;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馈入部及所述高频辐射部电连接;以及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延伸部电连接,用以控制所述延伸部处于开路状态或短路状态。上述天线结构通过控制所述切换单元的切换,可控制所述延伸部处于短路状态或开路状态,进而工作于相应的低频频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较宽低频频段的天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4G时代的来临,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度变的更快速,但是也面临无线通信装置所需要支持的频段要增加的更多,尤其在低频部分更是需要涵盖至700-900MHz。另外,目前无线通信装置的尺寸大多走向屏幕最大化,尺寸轻薄化。为了节省成本,通常都希望可以使用同一天线来支持所有的频段。因此,如何利用同一天线来支持所有的频段是天线设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宽低频频段的天线结构。一种天线结构,包括:馈入部,所述馈入部用以馈入电流信号;高频辐射部,所述高频辐射部与所述馈入部电连接;低频辐射部,所述低频辐射部与所述高频辐射部电连接;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馈入部及所述高频辐射部电连接;以及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延伸部电连接,用以控制所述延伸部处于开路状态或短路状态。上述天线结构设置有所述延伸部及所述切换单元。如此通过控制所述切换单元的切换,可控制所述延伸部处于短路状态或开路状态,进而使得所述天线结构工作于相应的低频频段,即703-803MHz频段及880-960MHz频段。另外,所述天线结构还可工作于1710-2170MHz频段。即所述天线结构可应用于GSM、WCDMAI/II/V/VIII以及LTEBand1/3/8/28频段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天线结构中延伸部与切换单元的电路图。图3为图1所示天线结构的散射参数曲线图。图4为图1所示天线结构的辐射效率曲线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天线结构100接地部11馈入部13高频谐振部15第一谐振段151第二谐振段153第三谐振段155第四谐振段157第五谐振段159高频辐射部16第一辐射段161第二辐射段163第三辐射段165低频辐射部17第一共振段171第二共振段172第三共振段173第四共振段174第五共振段175第六共振段176第七共振段177第八共振段178第九共振段179延伸部18第一延伸段181第二延伸段182第三延伸段183第四延伸段184第五延伸段185第六延伸段186切换单元19切换开关191动触点D1第一静触点D2第二静触点D3短路电路193开路电路19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电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电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接触连接,例如,可以是导线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非接触式连接,例如,可以是非接触式耦合的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天线结构100,其可设置于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等无线通信装置(图未示)内,用以发射、接收无线电波以传递、交换无线信号。该天线结构100可由金属片材或柔性印刷线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制成。该天线结构100可通过胶水等方式黏附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塑胶壳体上。该天线结构100包括接地部11、馈入部13、高频谐振部15、高频辐射部16、低频辐射部17以及延伸部18。所述接地部11、馈入部13、高频谐振部15、高频辐射部16、低频辐射部17以及延伸部18均呈片体状且完全设置于同一平面内,即共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接地部11大致呈直条状,其可与装设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内的电路板(图未示)上的接地点(图未示)电连接,以为所述天线结构100提供接地。所述馈入部13大致呈直条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馈入部13与所述接地部11相对且相互平行设置,进而于两者之间形成第一间隙G1。所述馈入部13可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内的电路板上的信号馈入点(图未示)电性连接,以为所述天线结构100提供信号馈入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频谐振部15与所述接地部11电连接,包括第一谐振段151、第二谐振段153、第三谐振段155、第四谐振段157以及第五谐振段159。该第一谐振段151大致呈直条状,其垂直连接至所述接地部11的一端,并沿远离所述馈入部13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谐振段153为一直条状片体,其垂直连接至所述第一谐振段151远离所述接地部11的端部,并沿平行且远离该接地部11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第一谐振段153构成大致呈L形的结构。所述第三谐振段155大致呈直条状,其垂直连接至所述第二谐振段153远离第一谐振段151的端部,并沿平行所述第一谐振段151且远离所述接地部11的方向延伸。即所述第一谐振段151与所述第三谐振段155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谐振段153的两端,且分别沿平行且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谐振段157大致呈直条状,其垂直连接至所述第三谐振段155远离第二谐振段153的一端,并沿平行所述第二谐振段153且远离所述接地部1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五谐振段159大致呈L形,其与所述第二谐振段153设置于所述第三谐振段155的同一侧。具体的,所述第五谐振段159的一端垂直连接至所述第三谐振段155与所述第四谐振段157的连接处,并沿平行所述第二谐振段153且背离所述第四谐振段157的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后,弯折一直角,以沿平行所述第一谐振段151且远离所述接地部11的方向延伸。所述高频辐射部16与所述馈入部13电连接,且与所述高频谐振部15间隔设置,进而于两者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隙G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G2与第一间隙G1相连通。所述第二间隙G2的宽度大致为0.5mm。所述高频辐射部16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辐射段161、第二辐射段163及第三辐射段165。所述第一辐射段161为矩形片体,其垂直连接至所述馈入部13靠近所述第一谐振段151的一端,并沿平行所述第一谐振段151且靠近所述接地部1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辐射段163大致呈直条状,其垂直连接至所述第一辐射段161远离所述馈入部13的一端,并沿平行所述第二谐振段153且远离所述馈入部13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辐射段165为直条状片体,其垂直连接至所述第二辐射段163远离所述第一辐射段161的一端,并沿平行所述第一谐振段151且远离所述馈入部13的方向延伸。即所述第一辐射段161与所述第三辐射段165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辐射段163的两端,且分别沿平行且相反的方向延伸。该低频辐射部17为一具有曲折形状的片体,其电连接至所述高频辐射部16。所述低频辐射部17包括依次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天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天线结构包括:馈入部,所述馈入部用以馈入电流信号;高频辐射部,所述高频辐射部与所述馈入部电连接;低频辐射部,所述低频辐射部与所述高频辐射部电连接;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馈入部及所述高频辐射部电连接;以及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延伸部电连接,用以控制所述延伸部处于开路状态或短路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天线结构包括:馈入部,所述馈入部用以馈入电流信号;高频辐射部,所述高频辐射部与所述馈入部电连接;低频辐射部,所述低频辐射部与所述高频辐射部电连接;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馈入部及所述高频辐射部电连接;以及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延伸部电连接,用以控制所述延伸部处于开路状态或短路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馈入部、高频辐射部、低频辐射部以及延伸部共面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切换开关、短路电路以及开路电路,所述切换开关包括动触点、第一静触点以及第二静触点,所述动触点电连接至所述延伸部,所述第一静触点通过所述短路电路接地,所述第二静触点电连接至所述开路电路,通过控制所述切换开关的切换,以将所述延伸部切换至所述短路电路或所述开路电路,进而控制所述延伸部处于所述短路状态或所述开路状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接地部,所述接地部与所述馈入部相对且相互平行设置,进而于两者之间形成第一间隙,通过调节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来调整所述天线结构于高频段的操作频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高频谐振部,所述高频谐振部与所述接地部电连接,且与所述高频辐射部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与所述第一间隙相连通,通过调节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来激发出相应工作频段的阻抗频宽。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谐振部包括第一谐振段、第二谐振段、第三谐振段、第四谐振段以及第五谐振段,该第一谐振段垂直连接至所述接地部的一端,并沿远离所述馈入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谐振段垂直连接至所述第一谐振段远离所述接地部的端部,并沿平行且远离该接地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谐振段垂直连接至所述第二谐振段远离第一谐振段的端部,并沿平行所述第一谐振段且远离接地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谐振段垂直连接至所述第三谐振段远离第二谐振段的一端,并沿平行所述第二谐振段且远离所述接地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五谐振段的一端垂直连接至所述第三谐振段与所述第四谐振段的连接处,并沿平行所述第二谐振段且背离所述第四谐振段的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后,弯折一直角,以沿平行所述第一谐振段且远离所述接地部的方向延伸。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辐射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辐射段、第二辐射段及第三辐射段,所述第一辐射段垂直连接至所述馈入部靠近所述第一谐振段的一端,并沿平行所述第一谐振段且靠近所述接地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辐射段垂直连接至所述第一辐射段远离所述馈入部的一端,并沿平行所述第二谐振段且远离所述馈入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辐射段垂直连接至所述第二辐射段远离所述第一辐射段的一端,并沿平行所述第一谐振段且远离所述馈入部的方向延伸。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辐射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倬纲林德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群迈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