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复合酶绿色饲料促长剂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373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生物复合酶绿色饲料促长剂及其生产方法,包括菌种和菌剂以及酶制剂培养基的制作及培养发酵;菌种的复活、分离、纯化、诱变;有机肥的准备与制作;微量元素的准备与制作;复合肥的配方与工艺:    其中,微生物菌种为:    1)黑曲霉果胶酶AS3.316    2)康宁木霉纤维素酶AS3.2774    3)黑曲霉蛋白酶AS3.350    4)黑曲霉淀粉酶AS3.40    5)黑曲酶植酸酶AS3.4322    6)光合细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微生物工程技术,选用多株菌经复活、分离、纯化、诱变高活性菌种,制作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a淀粉酶、植酸酶、光合细菌等生物菌群与矿物质、微量元素等,采用现代化工艺生产高效绿色动物促长剂。该技术由于含有大量的活性酶和促长因子,提高了动物新陈代谢功能,使之产生对动物机体互相协同及综合平衡作用,使营养物质在动物肠道中快速降解,促进动物对饲料营养成份的吸收和转化,以达到促进动物增长和节约饲料的目的。该技术的原料以农作物秸秆、壳皮、饼等副产物,使废物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变废为宝,原料来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提高了饲料投入产出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猪、鸡等动物饲料添加剂。本专利技术生产方法及工艺易掌握,投资小,成本低,适宜个体、中小企业和乡镇投资建厂。现有技术中有多篇专利文件公开了种种微生物复合酶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其中最接近的对比文献为公开号1296765A公开了利用绿色乳杆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制作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其缺点是一是菌种名称没有全部公开;二是工艺设计过于简单。公开号1223081A公开了利用EM原液制作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其缺点是一是EM原液制作及菌种没有公开;二是生产工艺没有完全公开,生产和制作很难实现。公开号1284286A公开了利用多种生物菌制作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其缺点是一是生物菌种的名称和编号没有完全公开,很难制作生物菌剂;二是工艺没有完全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工艺设计和配方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制作微生物复合酶与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以及载体复配生产畜禽饲料添加剂的方法,采用制作多菌生物复合酶与合理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复配,使之产生对动物机体互相协同及综合平衡作用,通过生物多菌复合酶与其它物质的作用,充分利用饲料的利用率,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吸收及其转化,以达到促进动物增长和节约饲料的目的。其中,果胶酶对饲料中不易消化的胶质类物质,具有改善消化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纤维素酶对饲料中不易消化的纤维素物质,在酶的催化下可转化为糖类成分,利于动物的消化和吸收;蛋白酶可提高饲料中蛋白的利用率,并利用自身菌体蛋白,达到促长效果;a淀粉酶对饲料中不易消化的大量淀粉类物质,在酶的催化下可转化为糖类成分,利于动物的消化和吸收;植酸酶是特异性水解植酸的酶,释放出可以利用的磷,它不仅可以促进植酸磷的消化吸收,还可改善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能量的利用效果,同时,可以减少磷酸氢钙的加入和因磷酸氢钙倒置的氟中毒来源,改善动物因饲用磷酸氢钙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光合细菌含有丰富的叶酸、维生素B群、类胡萝卜素、辅酶Q10、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特别是用作养鱼饵料添加剂,可实现高密度鱼虾养殖,大幅度提高产量,并有净化水质和防治鱼病的作用。本技术专利技术中应用了以下几个生物菌种和有机物、微量元素,其中,生物菌种是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购进并经复活、分离、纯化、诱变后,选取高活性菌株作为生产菌种;无机原料以及微量元素,需从市场购买;有机物农作物副产物需从有关部门收取或收购,经发酵和烘干处理。本技术专利技术的,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菌种的诱变(1)菌悬液的制备取以上任一种纯化好的斜面菌种一支,在无菌在无菌操作下用10ml无菌生理盐水将菌苔洗下,并倒入剩有玻璃珠的锥形瓶中,混合振荡10分钟,以打碎菌块,离心(3000/分钟)5-10分钟,弃去上清液,将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两次,加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调整菌液浓度为108;(2)平板制作将以上预诱变菌种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及其它所用器具全部灭菌,培养基取出后降温到60℃左右倒平板,凝固后待用;(3)诱变处理①诱变处理采用紫外线灯照射(15w灯管)②预热正式诱变照射前先开启紫外线灯10-20分钟;③取制备好的菌悬液用移液器或移液管移入6厘米无菌培养皿中,加入微量的抗菌素链霉素使之和匀,放入无菌磁力棒并置磁力搅拌器上,开动磁力搅拌器,打开培养皿盖,打开红灯(关闭其它照明灯),紫外线灯管30厘米照射(视菌钟不同)1-3分钟;④稀释涂平板在红灯下分别取未照射的菌悬液(作为对照)和照射过的菌悬液各0.5毫升,进行稀释,一般取106-109稀释度的菌液0.2毫升涂于平皿培养基上,每个稀释度涂3个培养皿,用无菌玻璃棒涂匀平板,注意,在每个培养皿背后要标明处理时间、稀释度、组号。28-30℃恒温下培养24-72小时(培养皿用黑布包上)。挑选生长旺盛、活性高的菌株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如此反复诱变、分离、筛选,直至从试管或培养皿中筛选出无杂菌、活力强的有效菌种,然后接入斜面试管中作为生产菌种或做成真空冷冻干燥安瓶管常期保存。其余菌种按以上要求进行诱变,诱变时,要按照每个菌种的生长条件综合因素进行2.生物菌酶和发酵菌种及菌剂的发酵制作1)黑曲酶AS3.316果胶酶的制作与培养(1)斜面菌种制作①斜面菌种培养基制作首先量5°Be度麦芽汁,测PH值为5~6左右,加入琼脂2,放置电炉上溶解,待琼脂溶解后,分别装入试管,每管装量一般为管的四分之一处。装管后管口塞上棉塞,每10支一捆用防水纸包好,放入高压锅1.05kg/cm2灭菌30分钟。灭菌后,拔掉电源,待压力回到0时将放气阀和安全阀直立打开灭菌锅,将培养基拿出摆成斜面,斜面长度为管的1/3处,等斜面凝固后开始接种;②接种接种前,要将接种用具及接种室用紫外线灯灭菌20~30分钟。关掉灭菌灯后过5~10分钟左右在酒精灯下按无菌要求进行操作,操作步骤如下第一,用右手小指、无名指和手掌拔下棉塞并夹紧,棉塞下部应露在手外,勿放桌上,以免污染;第二,将试管口迅速在火焰上微烧一周,使试管口上可能沾染的少量杂菌或带菌尘埃得以烧死;第三,将灼烧过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内,先将环接触一下没有长菌的培养基部分,使其冷却,以免烫死菌体。然后用环轻轻取菌少许,并将接种环慢慢从试管中抽出;第四,在火旁迅速将接种环伸进另一空白斜面,在斜面培养基上轻轻划线,将菌体接种于其上。划线时由底部划起,划成较密的波浪线状,注意勿将培养基划破,也不要使菌体沾污管壁;第五,灼烧试管口,并在火旁将棉塞塞上,塞棉塞时,不要将试管去迎棉塞,以免试管在移动时污染杂菌;第六,接种完毕,接种环上的余菌必须彻底烧死后才能进行下一个试管接种。③培养接种完毕将试管菌种包扎好放入恒温箱内培养。温度为28℃~32℃左右,培养时间为48-72小时左右,待培养基表面长出黑褐色孢子为正常,其它颜色为感染杂菌则应淘汰。(2)二级菌剂培养制作①培养基制作称豆饼粉60,麦麸35,玉米面4,糖0.5,K2HPO40.1,碳酸钠0.3,硫酸镁0.05,氯化钾,加水至用手紧握指缝有水而不滴下来为宜(料水比为1∶0.8左右),调PH值为6-6.5左右,然后装入塑料袋或罐头瓶中放置高压锅1.05kg/cm2灭菌30分钟,在灭菌的同时,应取0.5%的盐水同时灭菌称无菌盐水,备用。灭菌完毕将物料取出,晾凉至40℃左右时开始接种;②接种首先将接种室及接种工具用紫外线灭菌20~30分钟,关掉灭菌灯5~10分钟后再进行操作。接种时先将手和接种工具用酒精消毒,然后取出无菌盐水到入试管内半管,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摇晃几下,使菌液充分混合,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复合酶绿色饲料促长剂及其生产方法,包括菌种和菌剂以及酶制剂培养基的制作及培养发酵;菌种的复活、分离、纯化、诱变;有机肥的准备与制作;微量元素的准备与制作;复合肥的配方与工艺其中,微生物菌种为1)黑曲霉果胶酶AS3.3162)康宁木霉纤维素酶AS3.27743)黑曲霉蛋白酶AS3.3504)黑曲霉淀粉酶AS3.405)黑曲酶植酸酶AS3.43226)光合细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复合酶绿色饲料促长剂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动物复合促长剂的配方(1000质量份)为1)复合多维素(克) 5----222)硫酸亚铁(克) 0.5--103)硫酸锰(克) 0.5--84)硫酸铜(克) 4----125)硫酸锌(克) 2----66)碘化钾(毫克) 6----407)氯化钴(毫克) 6----608)亚硒酸钠(毫克) 4----259)磷酸氢钙(克) 50---20010)腐植酸钠(克) 5----3011)硼酸(克) 0.2--412)生物复合酶(克) 400--60013)氢质碳酸钙(克) 50---20014)钼(克) 0.2---215)蛋氨酸(克) 20----8016)赖氨酸(克) 40----12017)氯化胆碱(克) 40---18018)贝壳粉(克) 40---2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复合酶绿色饲料促长剂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复合酶菌种的复活、分离、纯化、诱变为1)按以上菌种的要求制作斜面和倒平板培养基;2)培养基在1.5公斤/平方厘米灭菌30分钟;3)取一支预诱变的斜面或安瓶管,在无菌操作下把菌种接入斜面试管进行多次培养复活、培养皿划线分离、再多次斜面试管培养,最后选取活性高、生长旺盛的菌种作为诱变菌株;4)菌种的诱变(1)菌悬液的制备取以上任一种纯化好的斜面菌种一支,在无菌在无菌操作下用10ml无菌生理盐水将菌苔洗下,并倒入剩有玻璃珠的锥形瓶中,混合振荡10分钟,以打碎菌块,离心(3000/分钟)5-10分钟,弃去上清液,将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两次,加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调整菌液浓度为108;(2)平板制作将以上预诱变菌种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及其它所用器具全部灭菌,培养基取出后降温到60℃左右倒平板,凝固后待用;(3)诱变处理①诱变处理采用紫外线灯照射(15w灯管)②预热正式诱变照射前先开启紫外线灯10-20分钟;③取制备好的菌悬液用移液器或移液管移入6厘米无菌培养皿中,加入微量的抗菌素链霉素使之和匀,放入无菌磁力棒并置磁力搅拌器上,开动磁力搅拌器,打开培养皿盖,打开红灯(关闭其它照明灯),紫外线灯管30厘米照射(视菌钟不同)1-3分钟;④稀释涂平板在红灯下分别取未照射的菌悬液(作为对照)和照射过的菌悬液各0.5毫升,进行稀释,一般取106-109稀释度的菌液0.2毫升涂于平皿培养基上,每个稀释度涂3个培养皿,用无菌玻璃棒涂匀平板,注意,在每个培养皿背后要标明处理时间、稀释度、组号。28-30℃恒温下培养24-72小时(培养皿用黑布包上)。挑选生长旺盛、活性高的菌株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如此反复诱变、分离、筛选,直至从试管或培养皿中筛选出无杂菌、活力强的有效菌种,然后接入斜面试管中作为生产菌种或做成真空冷冻干燥安瓶管常期保存。其余菌种按以上要求进行诱变,诱变时,要按照每个菌种的生长条件综合因素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复合酶绿色饲料促长剂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复合酶的制作1)黑曲霉果胶酶AS3.316斜面和菌剂及菌酶的制作(1)斜面一级菌种的制作5°Be度麦芽汁20毫升,糖1克,碳酸钠0.1克,硫酸镁0.02克,氯化钾0.03,硫酸铁0.001克,磷酸氢二钾0.1克,蒸馏水加至100毫升,调PH值为5-6左右,加入琼脂2,放置电炉上溶解,待琼脂溶解后,分别装入试管,每管装量一般为管的四分之一处。装管后管口塞上棉塞,每10支一捆用防水纸包好,放入高压锅1.05kg/cm2灭菌30分钟。灭菌后,拔掉电源,待压力回到0时将放气阀和安全阀直立打开灭菌锅,将培养基拿出摆成斜面,斜面长度为管的1/3处,等斜面凝固后开始接种;②接种接种前,要将接种用具及接种室用紫外线灯灭菌20~30分钟。关掉灭菌灯后过5~10分钟左右在酒精灯下按无菌要求进行操作,操作步骤如下第一,用右手小指、无名指和手掌拔下棉塞并夹紧,棉塞下部应露在手外,勿放桌上,以免污染;第二,将试管口迅速在火焰上微烧一周,使试管口上可能沾染的少量杂菌或带菌尘埃得以烧死;第三,将灼烧过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内,先将环接触一下没有长菌的培养基部分,使其冷却,以免烫死菌体。然后用环轻轻取菌少许,并将接种环慢慢从试管中抽出;第四,在火旁迅速将接种环伸进另一空白斜面,在斜面培养基上轻轻划线,将菌体接种于其上。划线时由底部划起,划成较密的波浪线状,注意勿将培养基划破,也不要使菌体沾污管壁;第五,灼烧试管口,并在火旁将棉塞塞上,塞棉塞时,不要将试管去迎棉塞,以免试管在移动时污染杂菌;第六,接种完毕,接种环上的余菌必须彻底烧死后才能进行下一个试管接种。③培养接种完毕将试管菌种包扎好放入恒温箱内培养。温度为28℃~32℃左右,培养时间为48-72小时左右,待培养基表面长出并布满黑褐色孢子为正常,其它颜色为感染杂菌则应淘汰。(2)二级菌剂培养制作①培养基制作称豆饼粉15,麦麸55,果渣29,(NH4)SO40.7,K2HPO40.3,加水至用手紧握指缝有水而不滴下来为宜,调PH值为5左右,然后装入塑料袋或罐头瓶中放置高压锅1.05kg/cm2灭菌30分钟,在灭菌的同时,应取0.5%的盐水同时灭菌称无菌盐水,备用。灭菌完毕将物料取出,晾凉至40℃左右时开始接种;②接种首先将接种室及接种工具用紫外线灭菌20~30分钟,关掉灭菌灯5~10分钟后再进行操作。接种时先将手和接种工具用酒精消毒,然后取出无菌盐水到入试管内半管,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摇晃几下,使菌液充分混合,倒入培养料中搅拌均匀。接种量为1支斜面菌种可接250克左右;③培养把接好的二级菌种放入恒温箱培养28℃~32℃或室温在25℃~30℃之间的无菌室内培养,培养时间为48小时左右,直到培养基表面长出并布满黑色孢子为成品,如长有其它颜色为感染杂菌(3)三级菌酶培养制作①培养基制作称豆饼粉15,麦麸55,果渣29,(NH4)SO40.7,K2HPO40.3,加水至用手紧握指缝有水而不滴下来为宜,调PH值为5左右,然后装入塑料袋或罐头瓶中放置高压锅1.05kg/cm2灭菌30分钟,在灭菌的同时,应取0.5%的盐水同时灭菌称无菌盐水,备用。灭菌完毕将物料取出,凉至40℃左右时开始接种,接种量湿菌种为3%,干菌种为1.5%;②接种首先将接种室及接种工具用紫外线灭菌20~30分钟,关掉灭菌灯5~10分钟后再进行操作。接种时先将手和接种工具用酒精消毒,把二级菌剂倒入培养料中搅拌均匀,接种量湿菌种为3%,干菌种为1.5%;③培养把接好的三级菌剂放入恒温箱或发酵机或浅层在25℃~30℃之间的无菌室内培养,培养时间为20-36小时左右,直到培养料长出并布满白色菌丝为成品,如长出有其它颜色为杂菌2)康宁木霉纤维素酶AS3.2774斜面菌种和菌剂及菌酶的制作(1)斜面菌种培养制作①斜面培养基制作马铃薯去皮去芽,称20克切细放入100ml水中,用微火煮开后15分钟即可用双层纱布过滤。取汁为100ml,如水分不足再加些开水补足。另外称葡萄糖2,琼脂2,纤维素0.5(纤维素为将草粉过100目)放置电炉上溶解。②接种接种前,要将接种用具及接种室用紫外线灯灭菌20~30分钟。关掉灭菌灯后过5~10分钟左右在酒精灯下按无菌要求进行操作,操作步骤如下第一,用右手小指、无名指和手掌拔下棉塞并夹紧,棉塞下部应露在手外,勿放桌上,以免污染;第二,将试管口迅速在火焰上微烧一周,使试管口上可能沾染的少量杂菌或带菌尘埃得以烧死;第三,将灼烧过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内,先将环接触一下没有长菌的培养基部分,使其冷却,以免烫死菌体。然后用环轻轻取菌少许,并将接种环慢慢从试管中抽出;第四,在火旁迅速将接种环伸进另一空白斜面,在斜面培养基上轻轻划线,将菌体接种于其上。划线时由底部划起,划成较密的波浪线状,注意勿将培养基划破,也不要使菌体沾污管壁;第五,灼烧试管口,并在火旁将棉塞塞上。塞棉塞时,不要将试管去迎棉塞,以免试管在移动时污染杂菌;第六,接种完毕,接种环上的余菌必须彻底烧死后才能进行下一个试管接种。③培养接种完毕将试管菌种包扎好放入恒温箱内培养。温度为28℃~32℃左右,培养时间为48-72小时左右,待培养基表面长出并布满绿色孢子为正常,如长有其它颜色为感染杂菌(2)二级菌剂培养制作①培养基制作草粉50,麦麸39,玉米面10,尿素0.3,硫酸铵0.3,氯化钠0.4,PH值用磷酸调为5左右,加水至用手紧握指缝有水而不滴下来为宜,然后装入塑料袋或罐头瓶中放置高压锅1.05kg/cm2灭菌30分钟,在灭菌的同时,应取0.5%的盐水同时灭菌称无菌盐水,备用。灭菌完毕将物料取出,晾凉至40℃左右时开始接种;②接种首先将接种室及接种工具用紫外线灭菌20~30分钟,关掉灭菌灯5~10分钟后再进行操作。接种时先将手和接种工具用酒精消毒,然后取出无菌盐水倒入试管内半管,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摇晃几下,使菌液充分混合,倒入培养料中搅拌均匀。接种量为1支斜面菌种可接250克左右;③培养把接好的二级菌种放入恒温箱培养28℃~32℃或室温在25℃~30℃之间的无菌室内培养,培养时间为48小时左右,培养料表面长出并布满绿色孢子为成品,如长有其它颜色为感染杂菌(3)三级菌酶培养与制作①培养基制作草粉50,麦麸39,玉米面10,尿素0.3,硫酸铵0.3,氯化钠0.4,PH值用磷酸调为5左右,加水至用手紧握指缝有水而不滴下来为宜,然后装入塑料袋或布袋内放置高压锅中1.05kg/cm2灭菌30分钟,在灭菌的同时,应取0.5%的盐水同时灭菌称无菌盐水,备用。灭菌完毕将物料取出,晾凉至40℃左右时开始接种。接种量湿菌种为3%,干菌种为1.5%;②接种首先将接种室及接种工具用紫外线灭菌20~30分钟,关掉灭菌灯5~10分钟后再进行操作。接种时先将手和接种工具用酒精消毒,把二级菌剂倒入培养料中搅拌均匀,接种量湿菌种为3%,干菌种为1.5%;③培养把接好的三级菌剂放入恒温箱或发酵机或浅层在20℃~30℃之间的无菌室内培养,培养时间为20-36小时左右,直到培养料长出并布满白色菌丝为成品,如长有其它颜色为感染杂菌3)黑曲霉蛋白酶AS3.350斜面菌种和菌剂及菌酶的制作(1)斜面菌种制作①斜面菌种培养基制作5°Be度麦芽汁30毫升,糖1克,碳酸钠0.1克,硫酸镁0.02克,氯化钾0.03,硫酸铁0.001克,磷酸氢二钾0.1克,蒸馏水加至100毫升,测PH值为5~6左右,加入琼脂2,放置电炉上溶解,待琼脂溶解后,分别装入试管,每管装量一般为管的四分之一处。装管后管口塞上棉塞,每10支一捆用防水纸包好,放入高压锅1.05kg/cm2灭菌30分钟。灭菌后,拔掉电源,待压力回到0时将放气阀和安全阀直立,打开灭菌锅,将培养基拿出摆成斜面,斜面长度为管的1/3处,等斜面凝固后开始接种;②接种接种前,要将接种用具及接种室用紫外线灯灭菌20~30分钟。关掉灭菌灯后过5~10分钟左右在酒精灯下按无菌要求进行操作,操作步骤如下第一,用右手小指、无名指和手掌拔下棉塞并夹紧,棉塞下部应露在手外,勿放桌上,以免污染;第二,将试管口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罗旭东董春青杜永乐周贺年高银相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群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