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设备用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64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设备用拖车,旨在解决遇到颠簸路面时,产生比较强烈的振动,从而可能会造成损伤工件(特别是未装配完成的机床)内部结构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大型设备用拖车,包括水平设置的载物板、设置于载物板底面的行走轮以及与载物板连接的叉车,所述载物板底面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载物板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底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其上端与载物板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转动连接于连接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型设备用拖车,通过在行走轮与载物板之间设置减震装置,以降低振动强度,从而避免工件内部结构受到损伤。

Large equipment Trai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iler with a large device, aiming at solving the bumps are encountered, the vibration is strong, which may cause damage to the workpieces (especially not assembled machin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problem,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a trailer for large equipment, including load level settings board, arranged on the loading plat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wheel and the load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orklift, the load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a connecting piece, the connecting piece and one end of the carrier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resilient elastic piec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fixed, fixed connection the upper end of the loading plate, the traveling wheel is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ng piece. A towing vehicle for large equipment is designed to reduce vibration intensity by setting shock absorption device between the walking wheel and the loading plate, thereby avoiding the damage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设备用拖车
本技术涉及车间运输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型设备用拖车。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工业的高速发展,工厂的产能飞速提升,生产车间中对于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运载需求也越来越高;在传统的车间搬运中,将设备或者物料放置于一个框架上(该框架,如图7所示,包括一个水平放置的载物板9,载物板9底面设置有用于提升其高度的支撑板91,从而使得叉车的叉臂能够伸入到载物板9底面),在叉臂伸入到载物板9底面后通过液压缸升高叉臂高度,将设备或者物料搬运到相应位置,降低叉臂高度开走叉车即可;但是对于质量较重的设备(例如车床、加工中心等大型设备),液压缸可能需要承受过大的重力,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针对上述问题,公布号为CN104709377A的中国专利公布的一种大型工件用拖车,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用于放置大型工件的车架、车架底部设置有四个行走轮以及设置于车架内用于加固的加固横梁和加固短梁,其中行走轮包括转向轮和后轮,车架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叉车或者拖车的牵引机构,从而叉车托运设备的过程中,无需承担被搬运物的重力,从而避免其使用寿命遭受影响。上述方案中解决了大型设备不易搬运的技术问题,但是由于其未设置有减震系统,导致遇到颠簸路面时,产生比较强烈的振动,从而可能会造成损伤工件(特别是未装配完成的机床)内部结构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设备用拖车,通过在行走轮与载物板之间设置减震装置,以降低振动强度,从而避免工件内部结构受到损伤。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大型设备用拖车,包括水平设置的载物板、设置于载物板底面的行走轮以及与载物板连接的叉车,所述载物板底面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载物板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底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其上端与载物板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转动连接于连接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搬运大型设备的过程中,将设备放置于载物板上表面,由叉车拖动装有设备的载物板移动,并通过行走轮以滚动摩擦的形式降低载物板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确保能够拖动质量较重的设备;连接件一端铰接于载物板底端,另一端设置弹性件与载物板连接,使得连接件具备了上下翘动的能力,安装于连接件上的行走轮在遇到颠簸路面时,能够连同连接件一起上下翘动,在翘动的过程中弹性件发生多次形变,从而通过弹性件降低传递到设备上的振动力,以避免设备内部结构发生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下表面设置有两个内圆弧相对的转向槽,两个所述转向槽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行走轮与转轴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转向槽,使得行走轮具备了转动的能力,从而提高拖车转向的灵敏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转向槽均滑移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轴承座内的轴承内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走轮具备围绕转轴转动的能力,转轴具备转动的能力,从而通过双重转动,有效降低行走轮在转动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座均设置有复位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载物车转向的过程中,复位弹簧发生形变,当载物车完成转向后,复位弹性释放其形变势能,推动行走轮转动至初始状态,使得行走轮具备了自复位能力,使得载物车在完成转向后的移动更加顺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物板底面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朝向连接件分别设置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弹性件压缩至极限状态,所述上限位块抵触于连接件上表面,所述弹性件拉伸至极限状态,所述下限位块抵触于连接件下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用于限制连接件上下翘动的范围,避免连接件的翘动超出弹性件的形变范围,而影响弹性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物板包括长方形框架以及设置于长方形框架内的若干横杆,所述框架由四根工字钢焊接固定而成,所述横杆为空心长方形柱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框架和横杆组成载物板,相对于一个完整的板面而言,有效减少了制造载物板的耗材,在节约资源的同时,降低了其自身重量;框架由工字钢焊接固定而成,由于工字钢本身具有结构强度高的特性,从而保证了框架的结构强度;将横杆设置为空心长方形柱体,从而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有效减少材料的消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物板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加强主杆,所述加强主杆设置有若干加强副杆,所述加强副杆上表面与载物板下表面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加强主杆和加强副杆对载物板进行支撑,进一步调高载物板的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主杆延伸出载物板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叉车两个叉臂分别开设有与连接柱配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柱底端还螺纹连接有夹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连接载物板和叉车时,降低叉臂高度对准连接孔和连接柱,升高叉臂高度至连接柱底端伸出叉臂下表面,通过螺纹拧上夹板,从而由夹板和连接杆对叉臂形成夹持,避免载物板非正常脱离于叉车;在完成该载物板上的设备的搬运后,拧开夹板并降低叉臂高度至连接柱脱离连接孔;综上所述,通过载物板和叉车的可拆卸设计,使得一台叉车可以配合多个载物板,从而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不需要将设备搬下载物板,即可拖运下一台设备,为下次拖运这台设备提供便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物板前端两侧转动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转动至竖直状态,其底端支撑于地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分离载物板与叉车之前,可以转动支脚至支撑于地面,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载物板发生倾斜,导致设备不稳,另一方面加大载物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防止载物板发生非正常位移。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在载物板底部设置行走轮,从而叉车能够以拖动的形式,搬运放置于载物板上的设备,避免因举起被搬运物,而影响液压缸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行走轮通过设置有连接件安装于载物板底部,并在连接件和载物板之间设置弹性件,用于降低振动,避免被搬运物因振动过大而发生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示拖车的整体结构;图2为本技术载物板的示意图,主要表示侧视方向载物板侧视方向的结构;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主要表示连接件与载物板的配合关系;图4为本技术连接件的部分剖视图,主要表示连接件与行走轮的配合关系;图5为本技术载物板的仰视图,主要表示载物板底部的结构;图6为本技术叉车的结构;图7
技术介绍
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载物板;11、长方形框架;12、横杆;13、加强主杆;14、加强副杆;15、连接杆;151、连接板;152、转动柱;16、连接柱;17、连接孔;18、夹板;19、支脚;2、行走轮;21、连接件;22、弹性件;23、转向槽;24、转轴;25、轴承座;26、复位弹簧;27、限位板;28、上限位块;29、下限位块;3、叉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大型设备用拖车,如图1、图3所示,包括水平设置的载物板1、对称设置于载物板1底面的两个行走轮2以及与载物板1连接的叉车3,从而在搬运过程中,先将被搬运物放置于载物板1上表面,由叉车3拖动被搬运物移动,在搬运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大型设备用拖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设备用拖车,包括水平设置的载物板(1)、设置于载物板(1)底面的行走轮(2)以及与载物板(1)连接的叉车(3),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1)底面设置有连接件(21),所述连接件(21)一端与载物板(1)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弹性件(22),所述弹性件(22)底端与连接件(21)固定连接,其上端与载物板(1)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2)转动连接于连接件(2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设备用拖车,包括水平设置的载物板(1)、设置于载物板(1)底面的行走轮(2)以及与载物板(1)连接的叉车(3),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1)底面设置有连接件(21),所述连接件(21)一端与载物板(1)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弹性件(22),所述弹性件(22)底端与连接件(21)固定连接,其上端与载物板(1)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2)转动连接于连接件(2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设备用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1)下表面设置有两个内圆弧相对的转向槽(23),两个所述转向槽(23)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24),所述行走轮(2)与转轴(24)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设备用拖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向槽(23)均滑移连接有轴承座(25),所述转轴(24)两端分别与轴承座(25)内的轴承内圆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设备用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5)均设置有复位弹簧(2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设备用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1)底面设置有限位板(27),所述限位板(27)朝向连接件(21)分别设置有上限位块(28)和下限位块(29),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东雷
申请(专利权)人: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