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位摩擦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1325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复位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输入轴、压板、摩擦盘、飞轮、传动杆、弹簧。所述变速箱输入轴连接压板,通过压板下压与摩擦盘接触,通过飞轮带动摩擦盘。所述传动杆连接变速箱传动轴,传动杆设置有弹簧与压盘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复位摩擦离合器结构简单,穿动方便,压紧弹簧的压紧力越大,则离合器所能传递的转矩也越大。传动杆上设置有弹簧,这样能能使传动杆踩下去后被弹簧反弹而复位,使整个结构跟加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复位摩擦离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复位摩擦离合器。
技术介绍
复位摩擦离合器是应用得最广也是历史最久的一类离合器,它基本上是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点成。主、从动部分和压紧机构是保证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并能传动动力的基本结构,而离合器的操纵机构主要是使离合器分离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目前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新型复位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输入轴、压板、摩擦盘、飞轮、传动杆、弹簧。所述变速箱输入轴连接压板,通过压板下压与摩擦盘接触,通过飞轮带动摩擦盘。所述传动杆连接变速箱传动轴,传动杆设置有弹簧与压盘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复位摩擦离合器结构简单,穿动方便,压紧弹簧的压紧力越大,则离合器所能传递的转矩也越大。传动杆上设置有弹簧,这样能能使传动杆踩下去后被弹簧反弹而复位,使整个结构跟加灵活。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复位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输入轴、压板、摩擦盘、飞轮、传动杆、弹簧。所述变速箱输入轴连接压板,通过压板下压与摩擦盘接触,通过飞轮带动摩擦盘。所述传动杆连接变速箱传动轴,传动杆设置有弹簧与压盘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复位摩擦离合器结构简单,穿动方便,压紧弹簧的压紧力越大,则离合器所能传递的转矩也越大。传动杆上设置有弹簧,这样能能使传动杆踩下去后被弹簧反弹而复位,使整个结构跟加灵活。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复位摩擦离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复位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输入轴(1)、压板(2)、摩擦盘(3)、飞轮(4)、传动杆(5)、弹簧(6),所述变速箱输入轴(1)连接压板(2),通过压板(2)下压与摩擦盘(3)接触,通过飞轮(4)带动摩擦盘(3),所述传动杆(5)连接变速箱传动轴(1),传动杆(5)设置有弹簧(6)与压盘(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复位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输入轴(1)、压板(2)、摩擦盘(3)、飞轮(4)、传动杆(5)、弹簧(6),所述变速箱输入轴(1)连接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来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未来建筑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