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哮喘、气管炎和穴位埋植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077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哮喘、气管炎和穴位埋植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麻黄5‑25重量份、黄芩3‑8重量份、苦杏仁4‑15重量份、款冬花2‑5重量份、法半夏6‑9重量份、肉桂10‑15重量份、甘草20‑28重量份、枸杞3‑8重量份、五味子5‑10重量份、门冬3‑8重量份和茯苓2‑5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在使用穴位埋植的方法治疗哮喘和气管炎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

A drug used in asthma, tracheitis and acupoint implanta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dicine for asthma, bronchitis and acupoint implanta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raw materials by weight, including: 5 Ephedra in 25 weight portions, baicalin 3 8 weight portions, almond 4 15 weight portions, 2 to 5 parts by weight of coltsfoot, pinellia 6 9 weight, cinnamon 10 15 weight parts, licorice 20 28 weight portions, wolfberry 3 8 weight portions, Schisandra 5 10 weight portions, 3 aspart 8 weight portions and 2 to 5 parts by weight of fuling. The medicine of the invention has a very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asthma and tracheitis by means of acupoint impla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哮喘、气管炎和穴位埋植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哮喘、气管炎和穴位埋植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此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气流阻塞,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而逆转。气管炎,是指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炎性变化,黏液分泌增多,因缺乏负离子而使气管黏膜上皮绒毛内呼吸酶的活性降低,影响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特征。本病早期症状较轻,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且病程缓慢,故不为人们注意。晚期病变进展,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肺功能遭受损害,影响健康及劳动力极大。目前中医研究表明,穴位埋植的治疗方法对于哮喘、气管炎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现在并没有专门适用于治疗哮喘、气管炎的穴位埋植的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哮喘、气管炎和穴位埋植的药物。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哮喘、气管炎和穴位埋植的药物,即一种通过穴位埋植治疗哮喘和气管炎的药物,其原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麻黄5-25重量份、黄芩3-8重量份、苦杏仁4-15重量份、款冬花2-5重量份、法半夏6-9重量份、肉桂10-15重量份、甘草20-28重量份、枸杞3-8重量份、五味子5-10重量份、门冬3-8重量份和茯苓2-5重量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上述原料制备的药物,在使用穴位埋植的方法治疗哮喘和气管炎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其中各中药组分具有如下效果:麻黄:别名:草麻黄,华麻黄。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生物碱含量丰富,是提取麻黄碱的主要资源。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黄芩: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主治功能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分布于华北、西北及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新久咳嗽,气喘,劳嗽咳血。法半夏:法半夏是植物半夏的炮制加工品,法半夏别名制半夏、制法夏、制地文、制地八豆,法半夏有燥湿化痰的功效,法半夏有治疗咽喉干燥、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的作用,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法半夏,孕妇慎服法半夏。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五味子: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门冬: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袪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其原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麻黄11重量份、黄芩4重量份、苦杏仁6重量份、款冬花3重量份、法半夏7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甘草25重量份、枸杞4重量份、五味子6重量份、门冬7重量份和茯苓3重量份。一种用于哮喘、气管炎和穴位埋植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按比例将上述组分中的麻黄、黄芩、苦杏仁、款冬花、法半夏、肉桂、使用乙醇78℃回流提取,旋转蒸发溶剂,得到褐色粉末;2)按比例称取甘草、枸杞、五味子、门冬、茯苓中加入水中,大火煮开后文火煎煮,将得到的药液进一步浓缩,得到药物浓缩液;3)将步骤1中的褐色粉末加入冷却至室温的药物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药物混合液。进一步,还包括步骤4)将可降解的手术缝合线浸泡在步骤3)中的药物混合液中取出,烘干,得到一种用于哮喘、气管炎和穴位埋植的药物。进一步,步骤1)中的回流温度为78℃,回流时间为8-16小时,旋转蒸发的温度为60-80℃,真空度为95~98kPa。进一步,步骤2)中的煎煮时间为2-3小时,所述药物浓缩液与水的比例为200:1即浓缩程度为将1000ml水浓缩至50ml。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的浸泡时间为12-24小时。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制备参数的控制,能够更好的提取出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从而为后续良好的疗效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所述可降解的手术缝合线为壳聚糖手术缝合线。进一步,所述壳聚糖手术缝合线通过如下方法制成:a)用醋酸溶液溶解壳聚糖,配置成质量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将壳聚糖溶液充分搅拌后于真空条件下脱除气泡,水平放置,干燥,使之成膜,将膜在特制模具上切割成条状,然后放入NaOH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加热,使混合溶液从60℃升至80℃,再降至60℃,再加热升至80℃,如此循环脉冲式加热,60~120min后,条状膜将自动脱落,即为壳聚糖手术缝合线母线;b)拉丝:将壳聚糖手术缝合线母线放入壳聚糖的饱和溶液中浸泡后取出,在捻丝机上拉成细丝,干燥后,放入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中浸泡60min取出,水洗,即得壳聚糖手术缝合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验准备:可降解的手术缝合线:壳聚糖手术缝合线的制备:a)用醋酸溶液溶解壳聚糖,配置成质量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将壳聚糖溶液充分搅拌后于真空条件下脱除气泡,水平放置,干燥,使之成膜,将膜在特制模具上切割成条状,然后放入NaOH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加热,使混合溶液从60℃升至80℃,再降至60℃,再加热升至80℃,如此循环脉冲式加热,60~120min后,条状膜将自动脱落,即为壳聚糖手术缝合线母线;b)拉丝:将壳聚糖手术缝合线母线放入壳聚糖的饱和溶液中浸泡后取出,在捻丝机上拉成细丝,干燥后,放入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中浸泡60min取出,水洗,即得壳聚糖手术缝合线。实施例1药物混合液的制备:1)中药提取物的制备:称麻黄11g、黄芩4g、苦杏仁6g、款冬花3g、法半夏7g和肉桂12g,使用乙醇78℃回流提取12小时,旋转蒸发溶剂,得到褐色粉末,旋转蒸发的温度为75℃,真空度为96kPa;2)称甘草25g、枸杞4g、五味子6g、门冬7g和茯苓3g加入1000ml水中,大火煮开后文火煎煮2.5小时,将得到的药液进一步浓缩,得到药物浓缩液50ml;3)将步骤1)中的褐色粉末加入步骤2)中的冷却至室温的药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哮喘、气管炎和穴位埋植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麻黄5‑25重量份、黄芩3‑8重量份、苦杏仁4‑15重量份、款冬花2‑5重量份、法半夏6‑9重量份、肉桂10‑15重量份、甘草20‑28重量份、枸杞3‑8重量份、五味子5‑10重量份、门冬3‑8重量份和茯苓2‑5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哮喘、气管炎和穴位埋植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麻黄5-25重量份、黄芩3-8重量份、苦杏仁4-15重量份、款冬花2-5重量份、法半夏6-9重量份、肉桂10-15重量份、甘草20-28重量份、枸杞3-8重量份、五味子5-10重量份、门冬3-8重量份和茯苓2-5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哮喘、气管炎和穴位埋植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麻黄11重量份、黄芩4重量份、苦杏仁6重量份、款冬花3重量份、法半夏7重量份、肉桂12重量份、甘草25重量份、枸杞4重量份、五味子6重量份、门冬7重量份和茯苓3重量份。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哮喘、气管炎和穴位埋植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按比例将组分中的麻黄、黄芩、苦杏仁、款冬花、法半夏、肉桂用乙醇78℃回流提取,旋转蒸发,得到褐色粉末;2)按比例称取甘草、枸杞、五味子、门冬、茯苓中加入水中,大火煮开后文火煎煮,将得到的药液进一步浓缩,得到药物浓缩液;3)将步骤1)得到的褐色粉末加入冷却至室温的步骤2)得到的药物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药物混合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哮喘、气管炎和穴位埋植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将可降解的手术缝合线浸泡在步骤3)中的药物混合液中,取出,烘干,得到一种用于哮喘、气管炎和穴位埋植的药物。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凤范秀斌付体乔郑永诗刘景远王惠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京哮喘病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