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薄型贴片结构,其包含一贴片、一外表层及一离型层。该贴片具可挠性,该贴片包含一防水透气层及一凝胶层;该外表层设于该防水透气层,该外表层包含一左撕片及一右撕片,该左撕片与该右撕片相邻;该离型层设于该凝胶层,该离型层包含一第一离型膜及一第二离型膜,该第一离型膜更包含一反折部,该第二离型膜设于该凝胶层并部分覆盖过该第一离型膜的该反折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好撕取、不黏手、方便操作并可服贴于肌肤上的薄型贴片结构。
Thin patch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hin patch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patch, an outer layer and a separate layer. The flexible patch, the patch comprises a waterproof breathable layer and a gel layer; the outer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proof breathable layer, the outer layer comprises a left and a right tear tear, the left and the right tear tear from the adjacent; the gel layer type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release. The layer comprises a first film and a second film, the first film contains a reflexed part, the second film in the gel layer and partially covering the first film of the anti bending par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good tear thin patch structure, not sticky, easy to operate and can be pasted on the sk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型贴片结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贴片,尤指一种贴覆于人体肌肤的薄型贴片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中,当人们感觉肌肉僵硬或酸痛不适时,通常会寻求推拿、按摩、针灸或口服止痛药等方式进行缓解,然而推拿、按摩或针灸的等待时间过于漫长,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时间耗费过长,而口服止痛药对于人体负担较大,亦不适合长期服用。由于前述缓解方式的缺点,近年来酸痛贴布广受大众好评。因酸痛贴布是将药剂或其他具舒缓效果的材料添加入敷料中,通过将酸痛贴布贴覆于皮肤上,经皮肤吸收的方式缓解肌肉不适。随着酸痛贴布使用的普及,市面上已充满各式各样不同效果或香气的贴布。在现有技术中,贴布为其中一面为黏附层,另一面为不具黏性的透气层,而黏附层上设有一离型膜,在使用时,是将该离型膜撕去并将黏附层贴覆于皮肤上。然而在撕除该离型膜后,使用者手部会直接接触该黏附层,造成该部位反复沾黏而黏性降低,除了造成操作不便之外,更容易因部分黏附层的黏性降低而导致贴布容易自皮肤上掀起脱落。再者,当贴布的厚度越薄,其可挠性越高,容易造成黏附层不慎自黏,导致该片贴布无法使用,造成贴布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好撕取、不黏手、方便操作并可服贴于肌肤上的薄型贴片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薄型贴片结构,其包含一贴片、一外表层及一离型层。该贴片具可挠性,该贴片包含一防水透气层及一凝胶层,其形状与该防水透气层相对应,并覆设于该防水透气层的背面上,且该凝胶层具有黏性;该外表层为可分离地黏附于该贴片的防水透气层,该外表层包含一左撕片及一右撕片,该左撕片与该右撕片相邻;该离型层为可分离地设于该贴片的凝胶层,该离型层包含一第一离型膜及一第二离型膜,该第一离型膜覆设于该凝胶层的其中一端,该第一离型膜更包含一反折部,该反折部是由该第一离型膜朝向远离该凝胶层反折所形成,该第二离型膜覆设于该凝胶层相对于该第一离型膜的一端,并部分覆盖过该第一离型膜的该反折部。较佳的,所述的该凝胶层的材料包含牛奶胜肽、奈米黄金、麸氨酸发酵物、葡萄醣胺、菠萝酵素、酸枣仁萃取物、天麻萃取物、传明酸、姜黄素、尤加利精油、迷迭香精油、洋甘菊精油、薄荷精油、维他命B群、维他命C、维他命D3、感压胶(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纯水或其组合。较佳的,所述的该左撕片与该右撕片相连接的一端是以波浪形状相互补。较佳的,所述的该第二离型膜的面积小于该贴片凝胶层的面积并大于该第一离型膜的面积。较佳的,所述的该第二离型膜更包含一撕拉部,其为该第二离型膜靠近该第一离型膜的该反折部的一端。较佳的,所述的该左撕片及该右撕片分别包含一表离层及一剥离层;各两表离层各可分离地黏附于该贴片防水透气层的相对两端,且各表离层彼此不相连接;各剥离层的一端分别与各表离层相邻彼此的一端相连接,且该两剥离层不黏附于该贴片的该防水透气层。更佳的,所述的各剥离层远离与各表离层相连接的一端是波浪形状相互补。本技术的薄型贴片结构是将该贴片夹设于该外表层及该离型层之间,该离型层使得该贴片的凝胶层不沾黏,且该外表层加强固定该贴片的外型,使得该贴片不易自黏。具体实施状态时,该离型层的该第二离型膜因部分覆盖过该第一离型膜的反折部,使得使用者容易藉由夹捏住该撕拉部将该第二离型膜与该贴片的凝胶层分离,并将部分该凝胶层贴覆于使用者肌肤后,再藉由夹捏该第一离型膜的反折部,将该第一离型膜与该贴片的凝胶层分离,将该凝胶层完整贴覆于使用者肌肤上且不沾黏使用者手部;藉由使用者夹捏该外表层的左撕片及右撕片并远离彼此的方向撕下,使得该贴片服贴于使用者肌肤上。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好撕取、不黏手、方便操作并可服贴于肌肤上的薄型贴片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薄型贴片结构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薄型贴片结构的另一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薄型贴片结构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薄型贴片结构的剖面侧视及局部放大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贴片11防水透气层12凝胶层20外表层21左撕片211表离层212剥离层22右撕片221表离层222剥离层30离型层31第一离型膜311反折部32第二离型膜321撕拉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薄型贴片结构,其包含一贴片10、一外表层20及一离型层30。该贴片10具可挠性,该贴片10包含一防水透气层11及一凝胶层12,该凝胶层12的形状与该防水透气层11的形状相对应,并覆设于该防水透气层11的背面上,且该凝胶层12具有黏性,其中,该凝胶层12的材料包含牛奶胜肽、奈米黄金、麸氨酸发酵物、葡萄醣胺、菠萝酵素、酸枣仁萃取物、天麻萃取物、传明酸、姜黄素、尤加利精油、迷迭香精油、洋甘菊精油、薄荷精油、维他命B群、维他命C、维他命D3、感压胶(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纯水或其组合。具体实施状态时,该凝胶层12的材料可自以下5种材料组合选择其一,其中组合1为姜黄素、尤加利精油、感压胶及纯水;组合2为牛奶胜肽、麸氨酸发酵物、酸枣仁萃取物、维他命B族、天麻萃取物及感压胶;组合3为迷迭香精油、洋甘菊精油、薄荷精油、感压胶及纯水;组合4为传明酸、维他命C、感压胶及纯水;组合5为葡萄醣胺、菠萝酵素、奈米黄金、维他命D3、感压胶及纯水。请参阅图1及图3所示,该外表层20为可分离地黏附于该贴片10的防水透气层11,该外表层20包含一左撕片21以及一相邻于该左撕片21的右撕片22,该左撕片21与该右撕片22相连接的一端是以波浪形状相互补;具体而言,其中该左撕片21以及该右撕片22分别包含一表离层211,221及一剥离层212,222,各两表离层211,221为各可分离地黏附于该贴片10的该防水透气层11的相对两端,且各表离层211,221彼此不相连接,各剥离层212,222的一端分别与各表离层211,221相邻彼此的一端相连接,且该两剥离层212,222不黏附于该贴片10的该防水透气层11,各剥离层212,222远离与各表离层211,221相连接的一端是以波浪形状相互补。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该离型层30为可分离地设于该贴片10的凝胶层12相对于该防水透气层11的一面,该离型层30包含一第一离型膜31及一第二离型膜32,该第一离型膜31覆设于该凝胶层12,该第一离型膜31更包含一反折部311,该反折部311是由该第一离型膜31朝向远离凝胶层12反折所形成,该第二离型膜32为覆设于该凝胶层12相对于该第一离型膜31的一端,并部分覆盖过该第一离型膜31的该反折部311,该第二离型膜32靠近该第一离型膜31的该反折部311的一端包含一撕拉部321。其中,该第二离型膜32的面积小于该贴片10凝胶层12的面积并大于该第一离型膜31的面积。本技术的薄型贴片结构在具体实施状态时,首先使用者用手捏持住该离型层30的该第二离型膜32的该撕拉部321,将该第二离型膜32与该贴片10的该凝胶层12分离,而后使用者手持于该第一离型膜31的位置,并将该部分凝胶层12贴覆在使用者所需敷贴的肌肤位置进行该贴片10简略固定,简略固定后,使用者再用手捏持该第一离型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型贴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贴片,其具可挠性,该贴片包含:一防水透气层;以及,一凝胶层,其形状与该防水透气层的形状相对应,并覆设于该防水透气层的背面上,且该凝胶层具有黏性;一外表层,其为可分离地黏附于该贴片的防水透气层,该外表层包含:一左撕片;以及,一右撕片,其相邻于该左撕片;以及,一离型层,其为可分离地设于该贴片的凝胶层,该离型层包含:一第一离型膜,其覆设于该凝胶层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一离型膜更包含一反折部,该反折部是由该第一离型膜朝向远离该凝胶层反折所形成;以及,一第二离型膜,其覆设于该凝胶层相对于该第一离型膜的一端,并部分覆盖过该第一离型膜的该反折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21 TW 1052161411.一种薄型贴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贴片,其具可挠性,该贴片包含:一防水透气层;以及,一凝胶层,其形状与该防水透气层的形状相对应,并覆设于该防水透气层的背面上,且该凝胶层具有黏性;一外表层,其为可分离地黏附于该贴片的防水透气层,该外表层包含:一左撕片;以及,一右撕片,其相邻于该左撕片;以及,一离型层,其为可分离地设于该贴片的凝胶层,该离型层包含:一第一离型膜,其覆设于该凝胶层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一离型膜更包含一反折部,该反折部是由该第一离型膜朝向远离该凝胶层反折所形成;以及,一第二离型膜,其覆设于该凝胶层相对于该第一离型膜的一端,并部分覆盖过该第一离型膜的该反折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雪雅,
申请(专利权)人:林雪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