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面泵浦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40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7:43
一种端面泵浦耦合器,包括信号光纤、输出光纤和若干根泵浦光纤,其中:信号光纤由芯径相等的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熔接形成,第二光纤的外径小于第一光纤的外径;若干根泵浦光纤绕所述信号光纤均匀紧密排布,拉锥形成有原始区、锥形区和锥腰区,锥形区位于原始区和锥腰区之间;信号光纤的第二光纤所在的一端和若干根泵浦光纤的锥腰区所在的一端,扭转熔融为第一端,且信号光纤位于所述第一端的中心位置;输出光纤与第一端熔接,且其芯径与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的芯径相等。仅若干根泵浦光纤进行拉锥,而信号光纤本身仅扭转熔融,因此可保证信号光纤的芯径保持不变,使得信号光纤与输出光纤的纤芯直径相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面泵浦耦合器
本技术属于光纤激光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端面泵浦耦合器。
技术介绍
光纤激光器具有转换效率高、光束质量好、结构紧凑、易散热、工作稳定性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国防等领域。在实现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时,如何将泵浦能量可靠、高效地耦合注入增益光纤是研制高功率光纤激光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泵浦耦合器是实现这一功能的核心元器件,其性能参数将直接决定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以及光束质量,因此,研制高性能的光纤泵浦耦合器是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实现光纤泵浦耦合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端面泵浦耦合与侧面泵浦耦合。其中端面泵浦耦合器也是目前工业用千瓦量级光纤激光器的主流泵浦方式。熔融拉锥是实现端面泵浦耦合器的主要实现形式,其制作过程是将多根光纤组成一束,然后在高温下加热拉伸,使其互相熔合并形成锥形过渡区,最后将其切断与输出光纤熔接,即通常所说的组束、拉锥、切割和熔接四个步骤。根据泵浦耦合器的应用方式可以将熔融拉锥端面泵浦耦合器分成两类:N×1的光纤熔锥端面泵浦耦合器和(N+1)×1的含信号纤的光纤熔锥端面泵浦耦合器,不同之处在于组束光纤中心光纤为泵浦光纤或者信号光纤。N×1型光纤端面泵浦耦合器主要用于谐振腔结构的光纤激光器中,(N+1)×1型光纤熔锥端面耦合器主要用于全光纤的光纤放大器。在含信号纤泵浦耦合器的制作过程中,是将N根多模光纤紧密放置在一根信号光纤周围,然后熔融拉锥,从锥区中间截断,并和一根双包层光纤熔接。目前,传统的(N+1)×1光纤端面泵浦耦合器制作方案,通常是将信号纤和泵浦光纤一起进行拉锥,这种方案在光纤束拉锥变小的同时也会使得信号纤的包层直径和纤芯变小,破坏了信号光纤的结构,造成了输入的信号光纤与输出光纤的纤芯模场不匹配、从而引起信号光的传输损耗增加和模式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耦合器的耦合效率,限制了泵浦耦合器的承载功率,因为损失的光能量转化成热而使激光器的热管理难以控制,同时也将引起输出激光的光束质量恶化,降低了光纤激光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端面泵浦耦合器,用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端面泵浦耦合器,包括信号光纤、输出光纤和若干根泵浦光纤,其中:信号光纤由芯径相等的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熔接形成,第二光纤的外径小于第一光纤的外径;若干根泵浦光纤绕信号光纤均匀紧密排布,拉锥形成有原始区、锥形区和锥腰区,锥形区位于原始区和锥腰区之间;信号光纤的第二光纤所在的一端和若干根泵浦光纤的锥腰区所在的一端,扭转熔融为第一端,且信号光纤位于所述第一端的中心位置;输出光纤与第一端熔接,且其芯径与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的芯径相等。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信号光纤的第二光纤所在的一端,在扭转熔融为所述第一端时,芯径保持不变。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端与输出光纤的包层尺寸相匹配。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及信号光纤的芯径为20μm~40μm,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若干根泵浦光纤的规格为200/220μm或220/242μm。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泵浦光纤为6根,该6根泵浦光纤以所述信号光纤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泵浦光纤为18根,该18根光纤绕所述信号光纤分为两圈分布,且以信号光纤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耦合器还包括一夹具,所述夹具具有与所述信号光纤的尺寸相匹配的一中心孔。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夹具还包括与所述若干根泵浦光纤相匹配的若干小孔。本技术提出的端面泵浦耦合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仅若干根泵浦光纤进行拉锥,而信号光纤本身仅扭转熔融,因此可保证信号光纤的芯径保持不变,使得信号光纤与输出光纤的纤芯直径相等,避免纤芯模场不匹配引入的损耗,同时降低了信号光的模式退化,使输出激光的光束质量保持了种子源的高光束质量特性;2、由于第二光纤的外径小于第一光纤的外径,因此可将第二光纤作为过渡光纤,使得扭转熔融形成的第一端的尺寸与输出光纤的包层尺寸相匹配,从而可使得耦合器整个信号光纤的纤芯直径始终保持相等,减少了信号光的泄露,提高了耦合效率,同时进一步降低了信号光的模式退化;3、若干根泵浦光纤预先拉锥形成锥形区,可保证信号光纤和泵浦光纤的均匀紧密排布,使得信号光纤和泵浦光纤熔融拉锥后信号光纤始终处于中心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20/400μm的第一光纤与20/130μm的第二光纤熔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220/242μm的泵浦光纤的锥腰区直径拉锥到130μm的结构示意图;图3(a)~(b)分别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用的两个7孔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将图1结构穿到图3(a)~(b)所示的两个7孔夹具的中心孔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将图2结构穿到图3(a)~(b)所示的两个7孔夹具外侧6个小孔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将图5结构的光纤束扭转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端面泵浦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端面泵浦耦合器中第一端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传统(N+1)×1耦合器因信号光纤拉锥时变小与输出光纤纤芯直径模式不匹配所导致的传输损耗增大和模式退化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端面泵浦耦合器及其制作方案,实现输入信号光纤和输出光纤的模场直径相匹配,降低信号损耗并保持光纤模式不退化,为实现更高功率、更高光束质量的光纤激光器提供器件支撑。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端面泵浦耦合器,包括信号光纤、输出光纤和若干根泵浦光纤,其中:信号光纤由芯径相等的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熔接形成,第二光纤的外径小于第一光纤的外径;若干根泵浦光纤绕信号光纤均匀紧密排布,拉锥形成有原始区、锥形区和锥腰区,且锥形区位于原始区和锥腰区之间;信号光纤的第二光纤所在的一端和若干根泵浦光纤的锥腰区所在的一端,扭转熔融为第一端,且所述信号光纤位于第一端的中心位置;输出光纤与第一端熔接,且其芯径与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的芯径相等。其中,由于仅若干根泵浦光纤进行拉锥,而信号光纤本身仅扭转熔融,因此可保证信号光纤的芯径保持不变,使得信号光纤与输出光纤的相等,避免纤芯模场不匹配引入的损耗,同时降低了信号光的模式退化,使输出激光的光束质量保持了种子源的高光束质量特性。其中,所述的原始区为泵浦光纤在拉锥后,直径不变的部分;锥形区为泵浦光纤在拉锥后,直径逐渐变小的部分;锥腰区为泵浦光纤在拉锥后,直径最小、最细的部分。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信号光纤的第二光纤所在的一端,在扭转熔融为第一端时,芯径保持不变,因此信号光纤本身仅扭转熔融,可保证信号光纤的芯径保持不变。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端与输出光纤的包层尺寸相匹配;由于第二光纤的外径小于第一光纤的外径,因此可将第二光纤作为过渡光纤,使得扭转熔融形成的第一端的尺寸与输出光纤的包层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端面泵浦耦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面泵浦耦合器,包括信号光纤、输出光纤和若干根泵浦光纤,其中:所述信号光纤由芯径相等的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熔接形成,所述第二光纤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光纤的外径;所述若干根泵浦光纤绕所述信号光纤均匀紧密排布,拉锥形成有原始区、锥形区和锥腰区,所述锥形区位于所述原始区和锥腰区之间;所述信号光纤的第二光纤所在的一端和若干根泵浦光纤的锥腰区所在的一端,扭转熔融为第一端,且所述信号光纤位于所述第一端的中心位置;所述输出光纤与所述第一端熔接,且其芯径与所述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的芯径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面泵浦耦合器,包括信号光纤、输出光纤和若干根泵浦光纤,其中:所述信号光纤由芯径相等的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熔接形成,所述第二光纤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光纤的外径;所述若干根泵浦光纤绕所述信号光纤均匀紧密排布,拉锥形成有原始区、锥形区和锥腰区,所述锥形区位于所述原始区和锥腰区之间;所述信号光纤的第二光纤所在的一端和若干根泵浦光纤的锥腰区所在的一端,扭转熔融为第一端,且所述信号光纤位于所述第一端的中心位置;所述输出光纤与所述第一端熔接,且其芯径与所述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的芯径相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泵浦耦合器,其中,所述信号光纤的第二光纤所在的一端,在扭转熔融为所述第一端时,芯径保持不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泵浦耦合器,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输出光纤的包层尺寸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武鹏陈子伦薛宇豪雷文强周寿桓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先为激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