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阀室的球阀排污外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94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阀室的球阀排污外排装置,其包括泄放管路组件及配重组件,配重组件可防止泄放管路组件摆动,泄放管路组件包括转接头、短接管、压力表、三通接头、检漏球阀、引气管及管道阻火器,转接头的一端与阀室内排污阀的出口连通,转接头的另一端与短接管的一端连通,短接管通过三通接头的两个接口与引气管的前端连通,三通接头的另一个接口处设有压力表,引气管上设有检漏球阀,引气管的末端与管道阻火器连通。有益效果为:其结构简单且重量较轻,便于运输携带,无需耗费较多人力物力资源,一人即可搬运;操作方法简单,易组装,单人即可完成操作;具有检漏球阀,观察压力表起压情况,可判断阀室内球阀是否内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阀室的球阀排污外排装置
本技术属于天燃气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天气长输管道阀室的球阀排污外排装置。
技术介绍
阀室为长输管道重要节点部位,通常其内设有干线截断阀以及旁通管路球阀,在日常检维修作业时,需对阀室内主干线截断球阀和旁通球阀进行内漏测试和排污作业,同时在日常检维修处理球阀本体故障如需对阀门进行不带压操作时也需通过排污将阀腔内气体进行泄放。而主干线截断球阀和旁通球阀排污泄放处并没有与放空管线相连接,因此在对球阀进行内漏测试及排污作业时阀腔内的气体直接通过球阀本体的排污阀排放到阀室内部。由于干线截断球阀与旁通球阀阀腔容积相对较大,阀腔内排出的天然气大量聚集在阀室内部,如遇球阀内漏问题,泄放聚集量更为严重,短时间内在阀室这样相对密闭的空间下将达到爆炸下限。而在阀室设计之初,只有RTU阀室配备可燃气体探测仪,并且RTU阀室与手动阀室并未安装防爆风机等排气装置,因此一旦燃气聚集在阀室内部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了防止球阀就地排污操作时,阀腔内的天然气聚集在阀室内部而引发事故,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将泄放的天然气引流到阀室外部,但现有技术中目前还缺少可达到上述目的的外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阀室的球阀排污外排装置,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可将阀室内天然气引流到外部的相应装置的不足。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阀室的球阀排污外排装置,其包括泄放管路组件及配重组件,所述泄放管路组件包括转接头、短接管、压力表、三通接头、检漏球阀、引气管及管道阻火器,所述转接头的一端与阀室内排污阀的出口连通,所述转接头的另一端与短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短接管通过所述三通接头的两个接口与所述引气管的前端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另一个接口处设有所述压力表,所述引气管上设有检漏球阀,所述引气管的末端与所述管道阻火器连通,所述配重组件与所述引气管及所述管道阻火器连接,所述配重组件可防止排污操作时因高速气流冲击作用而使泄放管路组件摆动。具体的,转接头是连接需要球阀底部的排污阀与短接管,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转接头为外螺纹),在排污外排装置设计制作完成以后,转接头已经作为该装置本体一部分,在使用时只需将转接头与球阀底部的排污阀螺纹连接处相连接即可,转接头采用45#钢车加工而成,强度满足要求。具体的,管道阻火器安装在泄放管路的末端,采用天然气专用阻火器,轻便小巧,采用螺纹连接,安装方便,作用是避免了阀室外部意外火源进入引气管,进而产生回火效应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通过加装阻火器使此装置的安全性能得到有力保障。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配重组件包括若干移动式配重块和一个固定式配重块,所述移动式配重块上开设有供所述引气管穿过的通孔且所述移动式配重块可移动的套设在所述引气管外,所述固定式配重块与所述管道阻火器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移动式配重块由45#圆钢制成,所述45#圆钢的直径为30-50cm,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5-20cm。进一步,所述短接管为高压油管且其可承受压力在22MPa以上。进一步,所述压力表为耐震压力表且其量程在10MPa以上。其中,短接管作用是连接三通以安装压力表,采用高压油管,两端压接活接头制作而成,可承受22MPa压力,安装方便快捷;三通的作用是在泄放管路中便于安装压力表;压力表的作用是现场操作时判断阀门内漏情况,采用量程为10MPa的耐震压力表,通过三通连接到泄放管路,通过起压情况判断球阀是否内漏以及内漏严重情况;检漏球阀的作用为判断阀门内漏情况使用,在球阀排污后关闭此阀,观察压力表变化,可现场判断阀门内漏情况;引气管作为导气引流使用,采用Φ16×2高压油管,可承受22MPa压力,满足承压能力,两端压接成活接头,安装方便,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便于携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结构简单且重量较轻,便于运输携带,无需耗费较多人力物力资源,一人即可搬运。(2)操作方法简单,装置组装而成后,进行排污操作时只需将该装置的转接头与阀室内球阀底部的排污阀相连接即可,单人即可完成操作。(3)安全性能高,通过该装置对阀室内球阀进行排污操作时,消除了因排污操作造成天然气在阀室内聚集而引起的安全隐患,同时该装置通过配备阻火器使其自身具备安全保护性能,避免阀室外部火源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极大提升了安全操作性能。(4)阀室内球阀因操作不当及密封材质老化等因素极易产生内漏现象,产生内漏现象后会极大降低阀门操作与安全性能,因此球阀内漏测试作为日常检维修操作重要事项之一,该装置具备球阀内漏测试性能,当球阀排污操作完成后,关闭该装置短接管后面的检漏球阀,观察压力表起压情况,通过压力表是否连续起压即可判断出球阀是否内漏,对于判断球阀轻微内漏效果更佳。(5)该装置材质安全可靠,特别是对于进行内漏测试而产生承压的部件均基于长输管道设计压力的基础上选取部件材质,确保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阀室的球阀排污外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转接头;2.短接管;3.压力表;4.三通接头;5.检漏球阀;6.移动式配重块;7.引气管;8.管道阻火器;9.固定式阻火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阀室的球阀排污外排装置,其包括泄放管路组件及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与所述泄放管路组件连接以防止排污操作时因高速气流冲击作用而使泄放管路组件摆动,所述泄放管路组件包括转接头1、短接管2、压力表3、三通接头4、检漏球阀5、引气管7及管道阻火器8,所述转接头1的一端与阀室内排污阀的出口连通,所述转接头1的另一端与短接管2的一端连通,所述短接管2通过所述三通接头4的两个接口与所述引气管7的前端连通,所述三通接头4的另一个接口处设有所述压力表3,所述引气管7上设有检漏球阀5,所述引气管7的末端与所述管道阻火器8连通。进一步,所述配重组件包括若干移动式配重块6和一个固定式配重块9,所述移动式配重块6上开设有供所述引气管7穿过的通孔且所述移动式配重块6可移动的套设在所述引气管7外,所述固定式配重块9与所述管道阻火器8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移动式配重块6由45#圆钢制成,所述45#圆钢的直径为30-50cm,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5-20cm。进一步,所述短接管2为高压油管且其可承受压力在22MPa以上。进一步,所述压力表3为耐震压力表且其量程在10MPa以上。本技术提供的球阀排污外排装置的使用原理及过程如下:(1)首先确认需要排污操作的球阀阀门状态,严禁阀门在半开或半关状态下进行排污操作,确保阀门处于全开或全关状态下进行操作。(2)确认球阀底部的排污阀处于关闭状态,并且无泄漏现象。(3)用扳手将排污阀出口处的丝堵进行拆卸,拆卸时合理使用工器具,防止误操作引发事故造成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4)将排污外排装置的转接头与排污阀进行连接紧固,确保紧固到位无松动。(5)排污外排装置连接到位后,将该装置敷设延伸到阀室外部,同时确认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阀室的球阀排污外排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阀室的球阀排污外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放管路组件及配重组件,所述泄放管路组件包括转接头(1)、短接管(2)、压力表(3)、三通接头(4)、检漏球阀(5)、引气管(7)及管道阻火器(8),所述转接头(1)的一端与阀室内排污阀的出口连通,所述转接头(1)的另一端与短接管(2)的一端连通,所述短接管(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三通接头(4)的两个接口与所述引气管(7)的前端连通,所述三通接头(4)的另一个接口处设有所述压力表(3),所述引气管(7)上设有检漏球阀(5),所述引气管(7)的末端与所述管道阻火器(8)连通,所述配重组件与所述引气管(7)及所述管道阻火器(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阀室的球阀排污外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放管路组件及配重组件,所述泄放管路组件包括转接头(1)、短接管(2)、压力表(3)、三通接头(4)、检漏球阀(5)、引气管(7)及管道阻火器(8),所述转接头(1)的一端与阀室内排污阀的出口连通,所述转接头(1)的另一端与短接管(2)的一端连通,所述短接管(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三通接头(4)的两个接口与所述引气管(7)的前端连通,所述三通接头(4)的另一个接口处设有所述压力表(3),所述引气管(7)上设有检漏球阀(5),所述引气管(7)的末端与所述管道阻火器(8)连通,所述配重组件与所述引气管(7)及所述管道阻火器(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阀室的球阀排污外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志强张兵强余俊涛柴军黄云张凯段珊珊范高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