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放气自动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9059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放气自动切换装置,属于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其包括切换阀,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的阀体中开设内腔,阀体的壳壁上开设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均与内腔相连通,进气口进气侧的侧壁上安装金属膜片、出气侧安装弹性塞,弹性塞能封堵在进气口上,金属膜片开设有通孔,通孔与进气口错位设置;第一出气口上安装电磁阀。此切换装置可以使得金属膜片和弹性塞根据充气气流情况共同实现进气口的自动通断控制,而电磁阀则可完成自动排气控制,利用动铁芯、活塞以及弹性体的配合,在气体释放到一定程度时,封堵第一出气口,致使剩余气体不再排出,实现余压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放气自动切换装置
本技术属于流体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充放气自动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空气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系数,其软硬程度能根据需要进行自动调节,被用于车辆的悬挂系统中。在车辆高速行驶时,空气弹簧变硬来提高车身的稳定性;低速行驶时,空气弹簧变软来提高减震舒适性。所以,装有空气弹簧的车型比其它汽车拥有更高的操控极限和舒适度,使得空气弹簧在车辆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由空气泵为空气弹簧提供压缩空气,实现空气弹簧的弹性系数调节。空气弹簧需要变硬时,空气泵工作,压入高压压缩空气;空气弹簧需要变软时,则释放出部分压缩空气。但在注入压缩空气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实现良好地进气控制,致使充气效率低下,并且在排气的过程中,不具有余压维持功能,影响空气弹簧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放气自动切换装置,能够自动完成充放气控制,且具有余压维持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充放气自动切换装置,包括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的阀体中开设内腔,阀体的壳壁上开设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充放气自动切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放气自动切换装置,包括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的阀体中开设内腔,阀体的壳壁上开设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均与内腔相连通,进气口进气侧的侧壁上安装金属膜片、出气侧安装弹性塞,弹性塞能封堵在进气口上,金属膜片开设有通孔,通孔与进气口错位设置;第一出气口上安装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骨架,骨架中开设有空腔,骨架的顶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均连通空腔,空腔中自底至顶依次安装有定铁芯、动铁芯和活塞,定铁芯的外周缠绕有电磁线圈,定铁芯和动铁芯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体,动铁芯和活塞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体,活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放气自动切换装置,包括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的阀体中开设内腔,阀体的壳壁上开设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均与内腔相连通,进气口进气侧的侧壁上安装金属膜片、出气侧安装弹性塞,弹性塞能封堵在进气口上,金属膜片开设有通孔,通孔与进气口错位设置;第一出气口上安装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骨架,骨架中开设有空腔,骨架的顶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均连通空腔,空腔中自底至顶依次安装有定铁芯、动铁芯和活塞,定铁芯的外周缠绕有电磁线圈,定铁芯和动铁芯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体,动铁芯和活塞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体,活塞的顶端外径大于第一通气孔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塞包括安装在阀体中的螺栓,螺栓中开设螺栓中开设凹槽,凹槽中安装第三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之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展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