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90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组包括上钢片,下钢片,若干弹簧;上钢片、下钢片平行设置,弹簧上端固定在上钢片下,弹簧下端固定在下钢片上,所述弹簧数量为偶数倍,相邻的两个弹簧旋向不同,弹簧的总圈数尾圈都设定在0.5圈,左旋弹簧和右旋弹簧的数量、高度、圈数及其一般参数均相同,所述弹簧的中间外径大于两端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解决了弹簧易弯曲,弹簧组稳定性差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组件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弹簧组。
技术介绍
安装在汽车离合器中的弹簧组,离合器是主、从动部分在同轴线上传递动力或运动时,具有接合或分离功能的装置。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离合器的作用: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这是离合器的首要功能。2、实现平顺的换档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为适应不断变化的行驶条件,传动系经常要更换不同档位工作。3、防止传动系过载。目前弹簧组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弹簧易弯曲,弹簧组稳定性差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为:首先弹簧在设计过程中圈数为整圈数如7圈整,这样生产出的弹簧的首端和末端在一个纵向上,在弹簧组受力压缩时两端发生抵触出现弹簧打折现象,造成弹簧弯曲。其次,弹簧组内压缩弹簧为圆柱形,在做反复压缩运动时其内圈容易与铆接口边端产生摩擦,降低其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再者,弹簧组内压缩弹簧旋向相同,弹簧受力时会产生横向扭转力,相同旋向的弹簧同时产生横向扭转力就会造成弹簧组横向变形,使弹簧弯曲弹簧组稳定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弹簧组,解决了弹簧易弯曲,弹簧组稳定性差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包括上钢片,下钢片,若干弹簧;上钢片、下钢片平行设置,弹簧上端固定在上钢片下,弹簧下端固定在下钢片上,所述弹簧数量为偶数倍,相邻的两个弹簧旋向不同,弹簧的总圈数尾圈都设定在0.5圈。优选的,所述弹簧组为左旋弹簧和右旋弹簧,且左旋弹簧和右旋弹簧的数量、高度、圈数及其一般参数均相同。优选的,所述上钢片设置有铆接孔,所述弹簧上端铆接在上钢片下,孔的中心轴线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优选的,所述下钢片设置有铆接孔,所述弹簧下端铆接在下钢片上,孔的中心轴线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优选的,所述弹簧为桶状。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中间外径大于两端外径。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中间外径大于两端外径0.15mm。优选的,上钢片、下钢片均为圆环状。优选的,所述弹簧数量为28个。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将所有装配在弹簧组内的压缩弹簧的总圈数尾圈都设定在0.5圈,这样就避免了当弹簧总圈数为整数圈时,弹簧的首端和末端都在一个方向,弹簧在压缩时两端发生抵触出现弹簧打折现象,造成弹簧弯曲。2、将装配在弹簧组内的压缩弹簧设计成桶形,且中间外径设定为大于两端外径,在后续弹簧铆接时大大减少了,因铆接造成的铆接口边端接触到弹簧内边,在弹簧反复运动时,造成弹簧内壁擦伤,降低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为后续弹簧使用带来风险。3、将弹簧组内的弹簧数量设计成偶数倍,安装左右旋弹簧,且每相邻的两个弹簧均是不同旋向。这样可以使弹簧组压缩时弹簧的横向扭向力达到平衡,不会在长期使用后产生横向变形,减少了弹簧弯曲风险,同时大大提高了弹簧组的使用寿命。4、装配时,我们对铆接后的弹簧进行高频热压,保证弹簧的弹力和长度的一致性,使得弹簧组使用时稳定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弹簧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弹簧组的主视全剖图图;图3为图2中局部放大图;图4为8.5圈压缩弹簧示意图。上钢片1下钢片2右旋压缩弹簧3左旋压缩弹簧4铆接口边端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上钢片1,下钢片2,若干弹簧;上钢片1、下钢片2平行设置,弹簧上端固定在上钢片下,弹簧下端固定在下钢片上,所述弹簧数量为偶数倍,相邻的两个弹簧旋向不同,弹簧的总圈数尾圈都设定在0.5圈。所述弹簧组为左旋弹簧4和右旋弹簧3,且左旋弹簧4和右旋弹簧3的数量、高度、圈数及其一般参数均相同。所述上钢片1设置有铆接孔,所述弹簧上端铆接在上钢片2下,孔的中心轴线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下钢片2设置有铆接孔,所述弹簧下端铆接在下钢片2上,孔的中心轴线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弹簧为桶状。所述弹簧的中间外径大于两端外径。所述弹簧的中间外径大于两端外径0.15mm。上钢片1、下钢片2均为圆环状。所述弹簧数量为28个。本技术优化过程,将所有装配在弹簧组内的压缩弹簧的总圈数尾圈都设定在0.5圈,如8.5圈,图4所示。这样就避免了当弹簧总圈数为整数圈时,如8圈,弹簧的首端和末端都在一个方向。弹簧在压缩时两端发生抵触出现弹簧打折现象,造成弹簧弯曲。再者,弹簧组内的压缩弹簧设计成桶形,并且弹簧的中间外径设定为大于两端外径的0.15mm,在后续弹簧铆接时大大减少了,因铆接造成的铆接口边端接触到弹簧内边,在弹簧反复运动时,造成弹簧内壁擦伤,降低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为后续弹簧使用带来风险。而且,将弹簧组内的弹簧数量设计成偶数倍,且为左旋弹簧4和右旋弹簧3,这样每相邻的两个弹簧均是不同旋向。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使弹簧组压缩时弹簧的横向扭向力达到平衡,不会在长期使用后产生横向变形,减少了弹簧弯曲风险,同时大大提高了弹簧组的使用寿命。在弹簧组装配时,我们对铆接后的弹簧进行高频热压,温度控制在300度以下,热压时间3秒,冷却时间2秒。保证弹簧的弹力和长度的一致性。使得弹簧组使用时稳定性提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弹簧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钢片,下钢片,若干弹簧;上钢片、下钢片平行设置,弹簧上端固定在上钢片下,弹簧下端固定在下钢片上,所述弹簧数量为偶数倍,相邻的两个弹簧旋向不同,弹簧的总圈数尾圈都设定在0.5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钢片,下钢片,若干弹簧;上钢片、下钢片平行设置,弹簧上端固定在上钢片下,弹簧下端固定在下钢片上,所述弹簧数量为偶数倍,相邻的两个弹簧旋向不同,弹簧的总圈数尾圈都设定在0.5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为左旋弹簧和右旋弹簧,且左旋弹簧和右旋弹簧的数量、高度、圈数及其一般参数均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片设置有铆接孔,所述弹簧上端铆接在上钢片下,孔的中心轴线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栋陈华健郝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谢德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