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一婷专利>正文

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894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由螺栓、螺母、压簧、扳手组成,螺母连接于螺栓的螺杆上,螺母旋紧后,压簧连接螺杆,端头压合在螺母表面;压簧为一右旋环圈,且为至少有一圈的拉簧结构,右旋环圈倾斜角度同螺栓螺杆上的螺纹角度趋于一致;压簧线材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压簧线材厚度小于螺杆上相邻两个螺纹的螺距;压簧内环边旋入两条螺纹线之间,外环边延伸至螺母表面,并且压簧的端头连接、压合在螺母表面;压簧环圈外径宽度大于螺栓螺杆的外径,内径小于螺栓螺杆的外径,大于、等于螺栓螺杆的内径;压簧圈数大于一圈时,每一圈压簧圈与圈之间相互挤压,贴合,根据需要,允许压簧尾端局部翘起,压簧端头及尾端厚度其中一端局部变薄;其可以在现有的螺栓上增加该压簧,省时、省力,成本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
本技术涉及防松止动垫圈,尤其是对普通螺栓中螺母进行防松、加固的压簧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螺栓防松方法中,有尼龙防松螺母,自锁螺母,他们均能起到良好的防松性能。也被广泛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各种产品之中,为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还有一种NORD-LOCK垫圈,该垫圈有良好的防松性能,经过横向震动实验后依然能保持较高的防松性能。但采用防松、自锁螺母产品,需要对现有的普通螺母进行全部替换、更新,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通过压簧,对现有的螺栓进行加固,使普通螺栓具有防松的性能。让普通螺栓紧固件变为具有防松功能的防松螺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由螺栓、螺母、压簧、扳手组成,螺母连接于螺栓的螺杆上,螺母旋紧后,压簧连接螺杆,端头压合在螺母表面;压簧为一右旋环圈,且为至少有一圈的拉簧结构,右旋环圈倾斜角度同螺栓螺杆上的螺纹角度趋于一致;压簧线材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压簧线材厚度小于螺杆上相邻两个螺纹的螺距;压簧内环边旋入两条螺纹线之间,外环边延伸至螺母表面,并且压簧的端头连接、压合在螺母表面;压簧环圈外径宽度大于螺栓螺杆的外径,内径小于螺栓螺杆的外径,大于、等于螺栓螺杆的内径;压簧圈数大于一圈时,每一圈压簧圈与圈之间相互挤压,贴合,根据需要,允许压簧尾端局部翘起,压簧端头及尾端厚度其中一端局部变薄;扳手头部连接手柄一端,扳手头部的底座中心位置设有通孔,表面边缘分布有一圈竖起的环形边,在环形边内部的底座边缘分布有柱体结构,柱体高度不超过环形边高度,通过连接压合尾端旋紧压簧,手柄另一端有90度弯曲,头部为平口起子的一字型结构;底座通孔直径大于螺栓螺杆外径,小于螺母直径。进一步地,在压簧尾端设有扭力条,扭力条为压簧尾端凸出于压簧环圈边缘的直线突出物;根据需要,压簧的尾端局部为大于压簧环圈外径的一条弧形曲线结构;其简易扳手为一根柱体,至少一端头部上分布有多边形凹孔,通过多边形凹孔连接压簧尾端进行固定、旋钮。进一步地,组合螺母的螺母表面边缘连接有一圈竖边,在竖边内部放入压簧,再将竖边顶部开口进行向下压合收口,在收口部位至少有一个向下的锯齿结构,锯齿尾端抵拢、连接压簧尾端。进一步地,压簧横截面上,长方形的四个边角设有倾斜角度,根据需要,对边角进行圆化处理。进一步地,在压簧表面喷涂有防滑层。进一步地,在压簧环圈外环边边缘设有一圈齿轮结构的锯齿。进一步地,当压簧线材厚度大于螺栓上两个螺纹之间的螺距时,在压簧环圈内环边上设有螺纹结构,该螺纹厚度小于螺栓的螺距。进一步地,压簧根据需要设置为弹簧结构。进一步地,压簧两端的端头经过圆化处理。进一步地,当扳手无手柄结构,扳手头部的边缘为六边形的螺母结构。本技术的良好效果为:通过压簧的使用,能让普通的螺栓紧固件变化为具有防松性能的螺栓紧固件。其可以在现有的螺栓上增加该压簧,省时、省力,成本相对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压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压簧具有扭力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压簧端头变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组合螺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旋钮扭力条的简易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扳手头部边缘为六边形螺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螺栓2螺母21组合螺母211竖边212收口213锯齿结构3压簧31环圈311端头312内环边313外环边314尾端32扭力条4扳手41扳手头部411环形边412底座413柱体414通孔42手柄421平口起子43简易扳手431多边形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8所示,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包括由螺栓1、螺母2、压簧3、扳手4组成,螺母2连接于螺栓1的螺杆上,螺母2旋紧后,压簧3连接螺杆,端头311压合在螺母2表面。压簧3为一右旋环圈31,且为至少有一圈的拉簧结构,右旋环圈31倾斜角度同螺栓1螺杆上的螺纹角度趋于一致;压簧3线材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压簧3线材厚度小于螺杆上相邻两个螺纹的螺距;压簧3内环边312旋入两条螺纹线之间,外环边313延伸至螺母2表面,并且压簧3的端头311连接、压合在螺母2表面;压簧3环圈31外径宽度大于螺栓1螺杆的外径,内径小于螺栓1螺杆的外径,大于、等于螺栓1螺杆的内径;压簧3圈数大于一圈时,每一圈压簧3圈与圈之间相互挤压,贴合,根据需要,允许压簧3尾端314局部翘起,压簧3端头311及尾端314厚度其中一端局部变薄。扳手头部41连接手柄42一端,扳手头部41的底座412中心位置设有通孔414,表面边缘分布有一圈竖起的环形边411,在环形边411内部的底座412边缘分布有柱体结构,柱体高度不超过环形边411高度,通过连接压合尾端314旋紧压簧3,手柄42另一端有90度弯曲,头部为平口起子421的一字型结构;底座412通孔414直径大于螺栓1螺杆外径,小于螺母2直径。具体的,首先,螺栓1与螺母2相互连接紧合、牢固,再将压簧3通过螺纹旋入到螺杆上,压簧3的端头311旋钮接触、挤压到螺母2表面后拧紧即可。螺母2一端连接被连接物,另一端连接压簧3。压簧3的端头311一部分位于螺栓1相邻两条螺纹之间,另一部分位于螺母2表面。由于压簧3的端头311压合在螺母2表面,其位于螺纹之间端头311部分无法接触到螺母2的内螺纹,防止了内螺纹接触压簧3施加力后发生松动。压簧3通过端头311下压力,防止螺母2旋转上升发生松动的可能性。当螺母2与压簧3端头311接触时的摩擦力小于压簧3自身的锁紧力,就能保证螺母2无法反向运动带动压簧3旋转,从而能起到防松的效果。根据需要,可以对压簧3的端头311进行一定的角度设置,防止压簧3端头311接触到螺母2的内螺纹。当压簧3端头311为一条向内的斜边,即:位于两条螺纹间的端头311长度小于位于螺母2表面的端头311长度。此时,位于螺母2表面的部分可以弯曲相上的弧形结构,减小端头311与螺母2表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压簧3连接螺栓1后,自身的防松是依靠以下方法。压簧3的环圈31内环边312旋入到螺栓1螺杆上的螺纹中,通过压簧3线材的厚度,在两条相邻的螺纹中上、下卡实,减小间隙造成的松动。通过压簧3环圈31的内环边312的直径小于螺栓1中螺杆上螺纹的直径,使得压簧3的内环边312是箍在螺杆上的,防止其因震动发生松动。加之压簧3采用的拉簧结构,在旋入螺纹的过程中,拉簧圈与圈之间上、下受力分离,从而产生一个相反的挤压力,具有一定的防松效果。当压簧3与螺母2连为一体时为组合螺母21,在旋钮螺母2的过程中自动将压簧3一同拧紧。压簧3转动时依靠螺母2竖边211上向下压合的锯齿结构213,施加扭力推进压簧3转动。扳手4用于对压簧3进行上紧,有手柄42的扳手4用于手动上紧压簧3。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其特征是:由螺栓、螺母、压簧、扳手组成,螺母连接于螺栓的螺杆上,螺母旋紧后,压簧连接螺杆,端头压合在螺母表面;压簧为一右旋环圈,且为至少有一圈的拉簧结构,右旋环圈倾斜角度同螺栓螺杆上的螺纹角度趋于一致;压簧线材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压簧线材厚度小于螺杆上相邻两个螺纹的螺距;压簧内环边旋入两条螺纹线之间,外环边延伸至螺母表面,并且压簧的端头连接、压合在螺母表面;压簧环圈外径宽度大于螺栓螺杆的外径,内径小于螺栓螺杆的外径,大于、等于螺栓螺杆的内径;压簧圈数大于一圈时,每一圈压簧圈与圈之间相互挤压,贴合,根据需要,允许压簧尾端局部翘起,压簧端头及尾端厚度其中一端局部变薄;扳手头部连接手柄一端,扳手头部的底座中心位置设有通孔,表面边缘分布有一圈竖起的环形边,在环形边内部的底座边缘分布有柱体结构,柱体高度不超过环形边高度,通过连接压合尾端旋紧压簧,手柄另一端有90度弯曲,头部为平口起子的一字型结构;底座通孔直径大于螺栓螺杆外径,小于螺母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其特征是:由螺栓、螺母、压簧、扳手组成,螺母连接于螺栓的螺杆上,螺母旋紧后,压簧连接螺杆,端头压合在螺母表面;压簧为一右旋环圈,且为至少有一圈的拉簧结构,右旋环圈倾斜角度同螺栓螺杆上的螺纹角度趋于一致;压簧线材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压簧线材厚度小于螺杆上相邻两个螺纹的螺距;压簧内环边旋入两条螺纹线之间,外环边延伸至螺母表面,并且压簧的端头连接、压合在螺母表面;压簧环圈外径宽度大于螺栓螺杆的外径,内径小于螺栓螺杆的外径,大于、等于螺栓螺杆的内径;压簧圈数大于一圈时,每一圈压簧圈与圈之间相互挤压,贴合,根据需要,允许压簧尾端局部翘起,压簧端头及尾端厚度其中一端局部变薄;扳手头部连接手柄一端,扳手头部的底座中心位置设有通孔,表面边缘分布有一圈竖起的环形边,在环形边内部的底座边缘分布有柱体结构,柱体高度不超过环形边高度,通过连接压合尾端旋紧压簧,手柄另一端有90度弯曲,头部为平口起子的一字型结构;底座通孔直径大于螺栓螺杆外径,小于螺母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其特征是:在压簧尾端设有扭力条,扭力条为压簧尾端凸出于压簧环圈边缘的直线突出物;根据需要,压簧的尾端局部为大于压簧环圈外径的一条弧形曲线结构;其简易扳手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婷
申请(专利权)人:王一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