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式防爬吸能器碰撞仿真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车车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蜂窝式防爬吸能器碰撞仿真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高铁和地铁等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给国民经济、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轨道交通车辆由于大运量、高速度,其一旦发生碰撞安全事故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蜂窝式防爬吸能器采用金属蜂窝材料,具有密度小、刚度低、抗冲击能力强且压缩变形可控等优点,是理想的缓冲吸能材料。作为一种典型的轨道交通车辆被动安全吸能部件,可以有效的吸收列车碰撞过程中的能量,保护乘员人身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是高速列车被动安全防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蜂窝式防爬吸能器主要安装在列车的头部或者列车之间,用以在列车发生意外碰撞情况下对列车及乘客进行被动安全保护的一种重要部件。为提高蜂窝式防爬吸能器器的结构性能需要进行大量的碰撞试验,以检验蜂窝式防爬吸能器的吸能效果。这样的实验过程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研发周期长、研发费用高。因此为了满足蜂窝式防爬吸能器的设计要求,可以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来进行相关的模拟实验,也就是采用仿真建模方法来建立蜂窝式防爬吸能器的几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窝式防爬吸能器碰撞仿真方法,应用在轨道交通车辆吸能部件碰撞试验,其特征在于,使用计算机对台车和安装在所述台车上的蜂窝式防爬吸能器分别进行仿真建模,用于模拟轨道交通车辆碰撞,仿真建模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和处理几何模型,为所述台车和蜂窝式防爬吸能器分别建立几何模型;S2、网格划分,为所述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S3、对所述几何模型进行特征配置;S4、设置控制卡片,为建模过程设置控制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式防爬吸能器碰撞仿真方法,应用在轨道交通车辆吸能部件碰撞试验,其特征在于,使用计算机对台车和安装在所述台车上的蜂窝式防爬吸能器分别进行仿真建模,用于模拟轨道交通车辆碰撞,仿真建模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和处理几何模型,为所述台车和蜂窝式防爬吸能器分别建立几何模型;S2、网格划分,为所述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S3、对所述几何模型进行特征配置;S4、设置控制卡片,为建模过程设置控制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防爬吸能器碰撞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为所述几何模型进行几何清理;所述几何清理是将所述几何模型中对仿真计算结果贡献量小的特征删除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防爬吸能器碰撞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对几何模型进行的所述网格划分是依据碰撞有限元建模知识和实验经验进行的划分;优选地,各网格的单元类型分壳单元和六面体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窝式防爬吸能器碰撞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还对几何模型中的各部分的连接关系进行定义;优选地,所述连接关系包括共节点、刚性连接、转动铰链和绑定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防爬吸能器碰撞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如下步骤:S31、赋材料和定义属性;为所述几何模型分别赋予具体材料,和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焙晨,王红伟,赵子豪,刘志祥,王万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