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结构包括通气接头、温度传感器、出水口、传输线、进水口、电控阀、叶轮机、发电机、接电线、水箱、维护门、余热回收箱、控制器,通气接头焊接于余热回收箱左端,维护门设于余热回收箱前端,与余热回收箱铰链连接,余热回收箱顶端焊接有水箱,前端左上方锁接有控制器,水箱左端下方焊接有出水口,左端上方焊接有进水口,顶端左侧锁接有叶轮机,叶轮机、右端锁接有发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系统通过设有的温度传感器和电控阀,使系统在使用时不仅能够通过叶轮机和发电机进行余热发电,还能够通过温度检测及时进行水箱内水的自动换水,实现智能化,加大余热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本技术是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属于余热回收利用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即对各种设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并加以利用的一系列设施。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940844.4的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高温废气回收管路、表面式热交换器、冷水注入管路、热水流出管路、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和低温废气排出管路,表面式热交换器上分别连接高温废气回收管路、冷水注入管路、热水流出管路和废气净化处理装置,低温废气排出管路与废气净化处理装置相连接,高温废气与冷水在表面式热交换器内进行封闭式热量交换形成低温废气通过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净化处理后经由低温废气排出管路排出,冷水吸收热量形成热水通过热水流出管路流经涤纶布染整工艺设备循环利用。其将回收的工业废气余热充分利用在印染企业的染整工艺上,合理利用热能,大幅度节能减耗,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现有技术使用对于回收利用不能够实现智能控制化,造成余热回收后利用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对于回收利用不能够实现智能控制化,造成余热回收后利用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造成浪费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结构包括通气接头、温度传感器、出水口、传输线、进水口、电控阀、叶轮机、发电机、接电线、水箱、维护门、余热回收箱、控制器,所述通气接头焊接于余热回收箱左端,所述维护门设于余热回收箱前端,与余热回收箱铰链连接,所述余热回收箱顶端焊接有水箱,前端左上方锁接有控制器,所述水箱左端下方焊接有出水口,左端上方焊接有进水口,顶端左侧锁接有叶轮机,所述叶轮机、右端锁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通过接电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控阀分别锁接于出水口、进水口上,通过传输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控阀包括阀管、锁定螺纹、阀门控制器、传动接头、接电头,所述阀管顶端通过传动接头与阀门控制器锁接,左右两端内侧均一体化设有锁定螺纹,通过锁定螺纹与出水口、进水口锁接,所述阀门控制器底端通过接电头与接电线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按键、控制盖、机体、显示屏。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扣接于控制盖前端。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控制盖与机体锁接。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后端锁接于余热回收箱前端。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分别与电控阀、发电机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锁接与控制盖前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系统通过设有的温度传感器和电控阀,使系统在使用时不仅能够通过叶轮机和发电机进行余热发电,还能够通过温度检测及时进行水箱内水的自动换水,实现智能化,加大余热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电控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控制器的系统示意图。图中:通气接头-1、温度传感器-2、出水口-3、传输线-4、进水口-5、电控阀-6、叶轮机-7、发电机-8、接电线-9、水箱-10、维护门-11、余热回收箱-12、控制器-13、阀管-601、锁定螺纹-602、阀门控制器-603、传动接头-604、接电头-605、控制器-13包括按键-1301、控制盖-1302、机体-1303、显示屏-130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结构包括通气接头1、温度传感器2、出水口3、传输线4、进水口5、电控阀6、叶轮机7、发电机8、接电线9、水箱10、维护门11、余热回收箱12、控制器13,所述通气接头1焊接于余热回收箱12左端,所述维护门11设于余热回收箱12前端,与余热回收箱12铰链连接,所述余热回收箱12顶端焊接有水箱10,前端左上方锁接有控制器13,所述水箱10左端下方焊接有出水口3,左端上方焊接有进水口5,顶端左侧锁接有叶轮机7,所述叶轮机7、右端锁接有发电机8,所述发电机8通过接电线9与控制器13电连接,所述电控阀6分别锁接于出水口3、进水口5上,通过传输线4与控制器13电连接,所述电控阀6包括阀管601、锁定螺纹602、阀门控制器603、传动接头604、接电头605,所述阀管601顶端通过传动接头604与阀门控制器603锁接,左右两端内侧均一体化设有锁定螺纹602,通过锁定螺纹602与出水口3、进水口5锁接,所述阀门控制器603底端通过接电头605与接电线9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3包括按键1301、控制盖1302、机体1303、显示屏1304,所述按键1301扣接于控制盖1302前端,所述所述控制盖1302与机体1303锁接,所述机体1303后端锁接于余热回收箱12前端,所述机体1303分别与电控阀6、发电机8电连接,所述显示屏1304锁接与控制盖1302前端。用户在通过本系统进行进行废气余热回收利用时,可通过系统设有的控制器13的按键1301进行系统控制设定,使系统使用时能够通过设有的叶轮机7和发电机8进行发电使用,且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2检测水箱10温度,并在达到一定温度时可通过控制出水口3和进水口5的电控阀6进行自动换水,实现智能化,加大余热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本技术所述的电控阀6,电动阀通常由电动执行机构和阀门连接起来,经过安装调试后成为电动阀,电动阀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来接通电动执行机构驱动阀门,实现阀门的开关、调节动作,从而达到对管道介质的开关或是调节目的。本技术的通气接头1、温度传感器2、出水口3、传输线4、进水口5、电控阀6、叶轮机7、发电机8、接电线9、水箱10、维护门11、余热回收箱12、控制器13、阀管601、锁定螺纹602、阀门控制器603、传动接头604、接电头605、控制器13包括按键1301、控制盖1302、机体1303、显示屏130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使用对于回收利用不能够实现智能控制化,造成余热回收后利用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造成浪费,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系统在使用时不仅能够通过叶轮机7和发电机8进行余热发电,还能够通过温度检测及时进行水箱内水的自动换水,实现智能化,加大余热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具体如下所述:所述电控阀6分别锁接于出水口3、进水口5上,通过传输线4与控制器13电连接,所述阀管601顶端通过传动接头604与阀门控制器603锁接,左右两端内侧均一体化设有锁定螺纹602,通过锁定螺纹602与出水口3、进水口5锁接,所述阀门控制器603底端通过接电头605与接电线9电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结构包括通气接头(1)、温度传感器(2)、出水口(3)、传输线(4)、进水口(5)、电控阀(6)、叶轮机(7)、发电机(8)、接电线(9)、水箱(10)、维护门(11)、余热回收箱(12)、控制器(13),所述通气接头(1)焊接于余热回收箱(12)左端,所述维护门(11)设于余热回收箱(12)前端,与余热回收箱(12)铰链连接,所述余热回收箱(12)顶端焊接有水箱(10),前端左上方锁接有控制器(1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0)左端下方焊接有出水口(3),左端上方焊接有进水口(5),顶端左侧锁接有叶轮机(7),所述叶轮机(7)、右端锁接有发电机(8),所述发电机(8)通过接电线(9)与控制器(13)电连接,所述电控阀(6)分别锁接于出水口(3)、进水口(5)上,通过传输线(4)与控制器(13)电连接;所述电控阀(6)包括阀管(601)、锁定螺纹(602)、阀门控制器(603)、传动接头(604)、接电头(605),所述阀管(601)顶端通过传动接头(604)与阀门控制器(603)锁接,左右两端内侧均一体化设有锁定螺纹(602),通过锁定螺纹(602)与出水口(3)、进水口(5)锁接,所述阀门控制器(603)底端通过接电头(605)与接电线(9)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结构包括通气接头(1)、温度传感器(2)、出水口(3)、传输线(4)、进水口(5)、电控阀(6)、叶轮机(7)、发电机(8)、接电线(9)、水箱(10)、维护门(11)、余热回收箱(12)、控制器(13),所述通气接头(1)焊接于余热回收箱(12)左端,所述维护门(11)设于余热回收箱(12)前端,与余热回收箱(12)铰链连接,所述余热回收箱(12)顶端焊接有水箱(10),前端左上方锁接有控制器(1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0)左端下方焊接有出水口(3),左端上方焊接有进水口(5),顶端左侧锁接有叶轮机(7),所述叶轮机(7)、右端锁接有发电机(8),所述发电机(8)通过接电线(9)与控制器(13)电连接,所述电控阀(6)分别锁接于出水口(3)、进水口(5)上,通过传输线(4)与控制器(13)电连接;所述电控阀(6)包括阀管(601)、锁定螺纹(602)、阀门控制器(603)、传动接头(604)、接电头(605),所述阀管(601)顶端通过传动接头(604)与阀门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湘玲,陈智根,雷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汇能阜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