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809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包括有多个柱体支撑的多层停车楼面和位于停车库两侧的用于连接上下楼层的斜坡通车道,每层停车楼面的两端设置有两条平行的、与对应斜坡通车道相连接的双车道通道和至少一条用于连接所述两条双车道通道的连通道,所述双车道通道的外侧设置有垂直该双车道通道的第一组停车位,所述连通道的两侧设置有垂直于该连通道的第二组停车位。在停车库建筑及消防规范允许的范畴内,以较少的占地、较少的资源投入和运维成本,提供最大限度的停车数量,以优化的路径,方便车主停车使用,最大化提高停车位的利用效率。

A compact multi-layer parking lot with path optimiz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act multilayer parking path optimization, including parking floor multiple column support for parking and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upper and lower floors slope through lanes, both ends of each layer of the floor of the parking is provided with two parallel, and two lane road traffic channel corresponding slope and at least one connection for connecting the two lane traffic channel connecting channel, wherein the outer side of the double lane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up with the two lane parking vertical channels, the channels are arranged on the two sides perpendicular to the connecting passage second groups of parking spaces. In the field of parking building and fire code, we should provide the maximum number of parking with less land occupation, less resource input and operation cost, and optimize the path to facilitate the parking of owners and maximiz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parking spa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属于建筑工程设计

技术介绍
小汽车的迅速普及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停车需求,当前提高停车密度的方法基本上是建造地下地上的普通多层停车库、机械式立体车位、机械停车塔、智能全自动立体停车库等。上述常规做法每个停车位造价投入巨大,而机械式、自动化的立体停车位还需要高昂的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投入。现有的有关停车楼的专利公开号:CN204826793U,CN20376937U描述的停车楼设计固然有独创性,但每个车位平均建筑面积和占地过大的不合理使其不具备推广实施的经济现实性。另一方面,车库设计中往往忽略使用过程中的行车路径和车位寻找规则,造成同一车库内的车位利用率不均和空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在停车库建筑及消防规范允许的范畴内,以较少的占地、较少的资源投入和运维成本,提供最大限度的停车数量,以优化的路径,方便车主停车使用,最大化提高停车位的利用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包括有多个柱体支撑的多层停车楼面和位于停车库两侧的用于连接上下楼层的斜坡通车道,每层停车楼面的两端设置有两条平行的、与对应斜坡通车道相连接的双车道通道和至少一条用于连接所述两条双车道通道的连通道,所述双车道通道的外侧设置有垂直该双车道通道的第一组停车位,所述连通道的两侧设置有垂直于该连通道的第二组停车位。前述的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通车道为满足车库通车坡度要求的通车净宽度不小于3.5米的直线坡道,两端高差为车库标准层高。前述的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其特征在于:连接上下相邻停车楼面的两条斜坡通车道呈剪刀状设计,在靠右行车规则下形成逆时针上行,顺时针下行的螺旋路径。前述的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库至少在两个转角部位设置供人员通行的疏散楼梯。前述的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道为一条,其两端分别与对应双车道通道的中心位置相连接。前述的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库的临边悬空的部位设置有安全护栏。前述的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每层停车楼面设置有两条用于连接所述两条双车道通道的连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适应不到2亩的中小型场地,达到地面停车数的7~8倍,同样建5层时是5层机械式停车数量的1.5倍左右,最多达到机械式停车的2倍左右,平均每车位最少占地面积不到3平方米,是200~600车位停车楼中最节约用地的一种停车解决方式;2、平均每车位建造成本不到地下停车库的一半,不高于机械式停车,实施的经济性好;3、没有机械、电动的操作机构,不需要除了正常的建筑保洁、监控和巡视以外的额外管理、保养和运行成本,能耗需求极低;结合成熟的车牌自动识别和移动支付手段可实现无人值守的对社会大众服务,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前景;4、优先设计符合敞开式汽车库的标准,防火安全和交通疏散结构清晰,而螺旋形路径优化紧凑型斜坡道体系促进空气流动,有利于汽车尾气扩散、烟气排出和降低灾害损失,消防隐患少,消防要求低,可不设其它类型车库必须的喷淋自动灭火系统;5、停车尺度科学合理,平面停车,使用功能人性化,98%以上车位可采用常规的后退驶入停车方式,方便所有合格司机正常使用,进出车快捷;6、结构体系与空间尺度有利于实行标准化,能更好地节约和控制建造成本;7、螺旋路径形式,可以在保持已建成路径正常使用的同时,在消防与通行允许的限度内,通过对路径的不断向上延伸发展,分期建设,以适应不断增加的停车位需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柱体6支撑的多层停车楼面2和位于停车库两侧的用于连接上下楼层的斜坡通车道11,每层停车楼面的两端设置有两条平行的、与对应斜坡通车道11相连接的双车道通道12和至少一条用于连接所述两条双车道通道的连通道4,所述双车道通道12的外侧设置有垂直该双车道通道12的第一组停车位32,所述连通道4的两侧设置有垂直于该连通道4的第二组停车位31。通过设计特定的优化行车路线,保证相同面积的中小型场地,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率,使车位最多化。所送斜坡通车道11为满足车库通车坡度要求的通车净宽度不小于3.5米的直线坡道,两端高差为车库标准层高。连接上下相邻停车楼面的两条斜坡通车道11呈剪刀状设计,在靠右行车规则下形成逆时针上行,顺时针下行的螺旋路径1,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在车库入口和出口设置计数器统计相减反映出内部的空车位数,引导小汽车驶入。车主从入口进入后,顺着逆时针方向沿斜坡通车道11上行,在路径经过的两条平行的双车道通道12边寻找第一组停车位32的空车位停放,或观察到连通道4有两侧第二组停车位31有空车位时驶入停放,该层连通道4上两侧第二组停车位31无空车位时不驶入该层连通道,继续驶入下一个上行斜坡通车道11向上一层寻找空车位,以此方式上行直至最高层,经过连通道4,驶入顺时针的下行通道11,在路径经过的两条平行的双车道通道12边寻找第一组停车位32上的空车位,或观察到连通道4有两侧第二组停车位31有空车位时驶入停放,该层连通道4上两侧第二组停车位31无空车位时不驶入该层连通道,继续驶入下一个下行斜坡通车道11向下一层寻找空车位,直至最终找到空位停入。驶离车库的车子,只需在停车楼层直接驶向该楼面下行的斜坡通车道11即可快速离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道4为一条,其两端分别与对应双车道通道12的中心位置相连接,可以根据楼面面积设置连通道4的数量。所述停车库至少在两个转角部位设置供人员通行的疏散楼梯5,所述停车库的临边悬空的部位设置有安全护栏7。当楼面面积较大时,可以在每层停车楼面设置两条用于连接所述两条双车道通道的连通道4,如图3所示。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在停车库建筑及消防规范允许的范畴内,以较少的占地、较少的资源投入和运维成本,提供最大限度的停车数量,以优化的路径,方便车主停车使用,最大化提高停车位的利用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包括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场地地形及相邻建筑的影响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满足地形条件及消防规范,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柱体(6)支撑的多层停车楼面(2)和位于停车库两侧的用于连接上下楼层的斜坡通车道(11),每层停车楼面的两端设置有两条平行的、与对应斜坡通车道(11)相连接的双车道通道(12)和至少一条用于连接所述两条双车道通道的连通道(4),所述双车道通道(12)的外侧设置有垂直该双车道通道(12)的第一组停车位(32),所述连通道(4)的两侧设置有垂直于该连通道(4)的第二组停车位(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柱体(6)支撑的多层停车楼面(2)和位于停车库两侧的用于连接上下楼层的斜坡通车道(11),每层停车楼面的两端设置有两条平行的、与对应斜坡通车道(11)相连接的双车道通道(12)和至少一条用于连接所述两条双车道通道的连通道(4),所述双车道通道(12)的外侧设置有垂直该双车道通道(12)的第一组停车位(32),所述连通道(4)的两侧设置有垂直于该连通道(4)的第二组停车位(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型多层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通车道(11)为满足车库通车坡度要求的通车净宽度不小于3.5米的直线坡道,两端高差为车库标准层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径优化的紧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宁雄孙晓玲李东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合展设计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