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64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底板、PDMS缓冲层和顶板,细菌培养基片能够设于底板和PDMS缓冲层之间,当细菌培养基片设于底板和PDMS缓冲层之间时,底板和顶板之间能够固定连接并能够将细菌培养基片与PDMS缓冲层夹持固定,PDMS缓冲层和顶板皆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含有细菌的培养液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用于有效地固定培养基片,精确控制基片暴露面积,并可一次性进行多组实验,大大提高实验的高效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A bacterial cultur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cterial culture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from the bottom of the PDMS buffer layer and roof, bacterial culture substrate between the bottom plate and PDMS buffer layer, when the bacterial culture between the substrate and the bottom plate when the PDMS buffer layer between the floor and the roof can be fixed can be connected and bacterial culture substrate with PDMS buffer layer clamping, PDMS buffer layer and the roof are equipped with at least one through hole for containing culture fluid containing bacteria.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for effectively fixing the culture substrate, accurately controlling the exposed area of the substrate, and carrying out a plurality of experiments at once,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菌培养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物科研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细菌感染一直以来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并且对全球医疗系统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医生在为病人选择的人体植入材料易导致细菌在材料表面附着和繁殖,增加了以医疗设备为源的细菌感染率,进而增加了在医疗系统里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抗生素的滥用引起的微生物变异,对治疗它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进而演化为耐药菌,增加了抗菌的难度。发展具有阻止生物膜的形成或者抑制细菌的在材料表面的附着或者直接将细菌杀死生物医学材料,将会极大的降低医院内致病菌感染率以及治疗费用。目前在抗菌研究领域,科研人员将各种不同微观形貌的材料作为细菌培养基片,以研究不同微观形貌的表面对细菌生长状况的影响。在传统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聚苯乙烯材料制备的细菌培养皿,将待研究基片材料置于培养皿底部,加入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后培养。该种方法的最大弊端是不能够有效固定基片,浮动的基片会致使细菌与基片背面接触,且不能精确控制基片的暴露面积,严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探索新型的细菌培养装置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细菌培养装置,用于有效地固定培养基片,精确控制基片暴露面积,并可一次性进行多组实验,大大提高实验的高效性和数据的可靠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底板、PDMS缓冲层和顶板,细菌培养基片能够设于底板和PDMS缓冲层之间,当细菌培养基片设于底板和PDMS缓冲层之间时,底板和顶板之间能够固定连接并能够将细菌培养基片与PDMS缓冲层夹持固定,PDMS缓冲层和顶板皆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含有细菌的培养液的通孔。优选地,所述的PDMS缓冲层和顶板上的通孔皆有9个,且皆为半径相同的圆形孔。优选地,所述的PDMS缓冲层和顶板上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的底板和顶板均为平整光滑的不锈钢板。优选地,所述的底板和顶板的边缘处钻有至少2个螺纹孔,用于实现底板和顶板之间的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细菌培养装置能够将细菌培养基片牢固地固定,使细菌无法与基片背面接触。2、本技术通过在PDMS缓冲层和顶板之间设置通孔,可有效地控制细菌培养基片的暴露面积,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3、本技术通过在PDMS缓冲层和顶板之间设置多个通孔,可以一次性进行多组实验,提高了实验效率。附图说明图1a为底板示意图;图1b为底板剖面图;图2a为顶板示意图;图2b为顶板剖面图;图3a为用于制备中间缓冲层的成型模具示意图;图3b为用于制备中间缓冲层的成型模具剖面图;图3c为螺栓示意图;图4为细菌培养装置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细菌培养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底板1、PDMS缓冲层2和顶板3,细菌培养基片5能够设于底板1和PDMS缓冲层2之间,当细菌培养基片5设于底板1和PDMS缓冲层2之间时,底板1和顶板3之间能够固定连接并能够将细菌培养基片5与PDMS缓冲层2夹持固定,PDMS缓冲层2和顶板3皆设有9个用于容纳含有细菌的培养液的半径相同的圆形的通孔4。PDMS缓冲层2和顶板3上通孔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底板1和顶板3均为平整光滑的不锈钢板。如图1a-1b所示,底板1的边缘处钻有四个螺纹孔,用于实现底板1和顶板3之间的固定连接。如图2a-2b所示,顶板3的边缘处钻有四个螺纹孔,用于实现底板1和顶板3之间的固定连接。PDMS缓冲层2的制备过程如下:将一定量的PDMS(DowCorning184)与固化剂以10∶1比例混合并均匀搅拌;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在真空条件下排除由搅拌引起的气泡;将如图3a-3c所示的用于制备中间缓冲层的成型模具组装,将9个如图3b所示的螺栓6旋入图3a所示的模具中,然后将气泡排除彻底的PDMS混合物注入成型模具内,在90℃条件下放置1小时后固化,最终制得PDMS缓冲层2。使用时,将细菌培养基片5放置于底板1和PDMS缓冲层2之间,并在顶部盖上顶板3,拧紧螺丝将底板1和顶板3固定连接,即可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细菌培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底板(1)、PDMS缓冲层(2)和顶板(3),细菌培养基片(5)能够设于底板(1)和PDMS缓冲层(2)之间,当细菌培养基片(5)设于底板(1)和PDMS缓冲层(2)之间时,底板(1)和顶板(3)之间能够固定连接并能够将细菌培养基片(5)与PDMS缓冲层(2)夹持固定,PDMS缓冲层(2)和顶板(3)皆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含有细菌的培养液的通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底板(1)、PDMS缓冲层(2)和顶板(3),细菌培养基片(5)能够设于底板(1)和PDMS缓冲层(2)之间,当细菌培养基片(5)设于底板(1)和PDMS缓冲层(2)之间时,底板(1)和顶板(3)之间能够固定连接并能够将细菌培养基片(5)与PDMS缓冲层(2)夹持固定,PDMS缓冲层(2)和顶板(3)皆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含有细菌的培养液的通孔(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柏霖肖彦军郭东亮龚晋慷姚远颜杉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