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鞋底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通常相应于脚掌、脚跟的鞋底的部位与地面相接触的实际面积较小,其摩擦力较小;目前,也有具有防滑功能的鞋底,其主要结构是在鞋底的底部设置有防滑钉,以防滑钉增大同地面的摩擦力,达到鞋底的防滑目的;但其缺点地面是在平滑的状态下,防滑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结构比较复杂,给制作带来些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滑效果好的防滑鞋。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鞋底,其结构要点鞋底的底部设置有同鞋底最外缘平行的防滑带,防滑带内为前凹部、后凹部,前凹部、后凹部之间为凹部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防滑效果好由于本技术鞋底的底部设置有同鞋底最外缘平行的防滑带,防滑带内为前凹部、后凹部,前凹部、后凹部之间为凹部通道;尤其是在平滑的道路,例如,在冰场上,鞋底的前凹部、后凹部内的空气被排除,呈负压状态,在瞬间鞋底呈吸盘,即增加了防滑带与地面相接触的紧密性,达到了很好地防滑效果;另外,防滑带同地面接触面积较大,进一步增加了防滑效果;2、结构简单 本技术就是在鞋底的底部设置有前凹部、后凹部,前凹部、后凹部之间为凹部通道,其结构简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滑鞋,包括鞋底(6),其特征在于鞋底(6)的底部设置有同鞋底(6)最外缘平行的防滑带(5),防滑带(5)内为前凹部(4)、后凹部(2),前凹部(4)、后凹部(2)之间为凹部通道(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鞋,包括鞋底(6),其特征在于鞋底(6)的底部设置有同鞋底(6)最外缘平行的防滑带(5),防滑带(5)内为前凹部(4)、后凹部(2),前凹部(4)、后凹部(2)之间为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