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604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机身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的下方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上环绕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承载装置,所述机身内设置有灯泡、控制装置和人体感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者站立在承载装置上,灯泡点亮,进而便于工作人员看清机身内的情况;启动电机,电机转动的同时带动传送带移动,传送带移动的同时带动承载装置向下移动,因此省去了工作人员爬楼梯的麻烦,防止工作人员摔倒,进而减少了安全隐患。

Buried integrated waste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uried integrated waste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body,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wherein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wherein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belt wheel,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rst belt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belt wheel, ring the first belt wheel and the second belt the wheel is arranged around the conveyor belt, the conveyor belt is arranged on the bearing device, wherein the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lamp control device and the human body indu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the user can stand on the light bulb on the carrying device, and thus facilitate the staff to see the body; start motor, motor rotation and drive belt moves, the belt moves at the same time drive bearing device moves downward, thus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staff to climb the stairs to prevent trouble work people fall, thereby reducing the security ris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最新的水处理产品,可埋入地表下,设备上方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和保温,全自动控制,不需人员管理无污泥回流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521788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这种污水处理设备的上表面一般都开设有供使用者进入设备内部的开口,设备内安装有延伸至开口处的爬梯,但是由于设备内部比较阴暗潮湿,使用者在爬梯上爬动时,可能会摔倒,因此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具有能够防止工作人员在进入其内部时摔倒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机身内部靠近开口处水平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的下方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上环绕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供使用者站立的承载装置,所述机身内设置有灯泡和控制装置,所述承载装置上设置有人体感应装置,所述人体感应装置感应到工作人员站立在承载装置上后发出感应信号至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控制灯泡点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从开口处进入机身中时,使用者能够站立在承载装置上,此时人体感应装置感应到工作人员站立在承载装置上,人体感应装置发出感应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灯泡点亮,进而便于工作人员看清机身内的情况;启动电机,电机转动的同时带动传送带移动,传送带移动的同时带动承载装置向下移动,因此省去了工作人员爬楼梯的麻烦,防止工作人员摔倒,进而减少了安全隐患。作为优选,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载板和垂直于载板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传送带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载板水平设置,因此便于工作人员站立在其上方,由于固定板与传送带固定,因此传送带移动的同时带动固定板移动,由于固定板与载板连接,因此固定板上下移动的同时带动载板上下移动。作为优选,所述机身内沿机身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导轨,所述固定板滑移设置在导轨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板在导轨中滑移,能够防止固定板在晃动,进而使工作人员站立在承载装置上时更加稳定,防止工作人员摔倒。作为优选,所述承载装置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载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能够增强载板与固定板的连接强度,进而使载板与固定板之间连接得更加牢固,同时工作人员站立在载板上时可以扶住连接杆,进而防止工作人员摔倒。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远离载板的一侧水平设置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沿固定板的高度方向分布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在导轨中上下移动的时候转动辊与导轨接触并转动,进而减少了固定板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时固定板移动时更加顺畅。作为优选,所述载板上放置有废料桶,所述载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供废料桶放置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将废料桶放置在凹槽中,并利用承载装置的上升将废料桶向开口处移动,进而工作人员将废料移动至机身的外部。作为优选,所述机身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灯泡点亮和熄灭的开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进入到机身内部并离开承载装置时,工作人员通过开关能够控制灯泡保持点亮的状态,进而防止人体感应装置感应不到工作人员时导致灯泡熄灭。作为优选,所述人体感应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和第一三极管,红外传感器感应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后发出触发信号,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有电阻并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导通,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输入高电平后第二三极管导通,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灯泡连接并接地,所述开关跨接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站立在承载装置上时,红外传感器感应到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此时红外感应器发出触发信号使第一三极管导通,进而使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接收到感应信号,第二三极管接收到感应信号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灯泡得电并点亮,工作人员移动到机身内的底面上并离开承载装置时,由于红外传感器感应不到工作人员身体辐射出的红外线,因此灯泡断电并熄灭,此时工作人员闭合开关,进而能够将灯泡点亮。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者从开口处进入机身中时,使用者能够站立在承载装置上,此时人体感应装置感应到工作人员站立在承载装置上,人体感应装置发出感应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灯泡点亮,进而便于工作人员看清机身内的情况;启动电机,电机转动的同时带动传送带移动,传送带移动的同时带动承载装置向下移动,因此省去了工作人员爬楼梯的麻烦,防止工作人员摔倒,进而减少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机身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开口的位置;图2是实施例中机身内部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导轨的位置;图3是实施例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电机的位置;图4是实施例中凹槽和废料桶的爆炸示意图,用于体现凹槽和废料桶的位置;图5是实施例中人体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用于体现人体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的连接关系。图中,1、机身;11、开口;12、电机;13、第一带轮;14、第二带轮;15、传送带;16、灯泡;17、控制装置;18、人体感应装置;19、红外传感器;2、载板;21、固定板;3、导轨;4、连接杆;5、转动辊;6、废料桶;6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如图1所示,机身1的形状呈长方体,机身1的顶端设置有便于工作人员进入机身1内部的开口11,开口11的形状呈矩形。如图2所示,机身1内竖直设置有导轨3,导轨3的上端与机身1的顶部连接,导轨3的下端与机身1的底面连接,导轨3的顶端靠近开口11。导轨3上连接有能够在导轨3中上下移动的承载装置,承载装置包括滑移连接在导轨3中的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侧面水平连接有载板2,载板2位于开口11的正下方。机身1的顶部安装有灯泡16。如图3所示,导轨3的顶部固定有电机12,电机12水平设置,电机12的转轴上连接有第一带轮13,第一带轮13位于导轨3的顶端位置。导轨3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带轮14,第二带轮14位于第一带轮13的正下方,第一带轮13和第二带轮14上环绕设置有传送带15,传送带15与固定板21连接。固定板21远离载板2的侧面水平设置有转动辊5,转动辊5沿固定板21的高度方向分布有两个。如图4所示,载板2和固定板21上安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一端连接在载板2上,连接杆4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板21上。载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形状呈圆形的凹槽61,凹槽61中放置有废料桶6。如图5所示,本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还包括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保护点】
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内部靠近开口(11)处水平设置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上连接有第一带轮(13),所述第一带轮(13)的下方连接有第二带轮(14),所述第一带轮(13)和第二带轮(14)的上环绕设置有传送带(15),所述传送带(15)上设置有供使用者站立的承载装置,所述机身(1)内设置有灯泡(16)和控制装置(17),所述承载装置上设置有人体感应装置(18),所述人体感应装置(18)感应到工作人员站立在承载装置上后发出感应信号至控制装置(17),所述控制装置(17)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控制灯泡(16)点亮。

【技术特征摘要】
1.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内部靠近开口(11)处水平设置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上连接有第一带轮(13),所述第一带轮(13)的下方连接有第二带轮(14),所述第一带轮(13)和第二带轮(14)的上环绕设置有传送带(15),所述传送带(15)上设置有供使用者站立的承载装置,所述机身(1)内设置有灯泡(16)和控制装置(17),所述承载装置上设置有人体感应装置(18),所述人体感应装置(18)感应到工作人员站立在承载装置上后发出感应信号至控制装置(17),所述控制装置(17)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控制灯泡(16)点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载板(2)和垂直于载板(2)的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与传送带(15)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内沿机身(1)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导轨(3),所述固定板(21)滑移设置在导轨(3)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式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上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波厉干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创联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