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ynthetic ammonia production system, including regeneration device, top regeneration device with a gas collecting device, a gas collecting device at the top of the outlet of each fan, through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shell and three valves and second preheater tube and combustion device connected, combustion device followed by convection flue gas outlet superheater, heat recovery device, second preheater preheater first shell and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second fan and tail gas recovery tower is connected; the first heater tube side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pipe, the first pre heater tube side outlet three through thi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pipe the blower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the regeneration device access gas premixing device.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the process is simple, the management operation and the maintenance cost are low, and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system will not have any effect on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氨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合成氨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合成氨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合成氨系统中半水煤气需经过净化后才能被后一工段使用。在进行净化脱硫后的溶液需要利用喷射器吸附空气进行氧化再生,同时一部分残留的半水煤原料气得到释放,半水煤原料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还有少量甲烷及硫化氢,目前这部分原料气通常作为废气被释放到周围空气中,对环境有一定影响,造成资源浪费。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变换气中含有一定量的H2S气体,H2S含量通常在80-200mg/m3之间,若直接进入后续工序将危害到后续设备、管道、脱碳溶液及合成触媒的正常使用,因此,为保证后续工序稳定、经济地运行,往往需要将变换气中H2S脱除至工艺指标范围内,防止后续工序设备、管道等受其污染、毒害和腐蚀。目前脱除H2S方法繁多,如前置脱硫,风机前脱硫等,所述基本思路是如何充分利用碱源,而对于催化剂的选择和应用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采用三核酞菁钴磺酸盐金属高分子作为催化剂催化脱硫,虽然效果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脱硫液中毒现象,以致影响生产,必须大量排出脱硫液,更换催化剂和纯碱等,如何解决上述不足,提高脱硫效率,提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氨生产系统,包括再生装置(1),其特征在于:再生装置(1)的顶部设有气体收集装置(2),气体收集装置(2)顶部的出口依次通过第一引风机(3)、换热器(4)的壳程、三通阀门(5)和第二预热器(7)的管程与燃烧装置(8)相连,燃烧装置(8)的烟气出口依次通过对流式过热器(9)、余热回收装置(10)、第二预热器(7)的壳程、第一预热器(6)的壳程、换热器(4)的管程、第二引风机(11)和尾气回收塔(12)相连;第一预热器(6)的管程进口与大气管道(25)相连,第一预热器(6)的管程出口三通阀门(5)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的大气管道(25)上设置有鼓风机(31),所述余热回收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氨生产系统,包括再生装置(1),其特征在于:再生装置(1)的顶部设有气体收集装置(2),气体收集装置(2)顶部的出口依次通过第一引风机(3)、换热器(4)的壳程、三通阀门(5)和第二预热器(7)的管程与燃烧装置(8)相连,燃烧装置(8)的烟气出口依次通过对流式过热器(9)、余热回收装置(10)、第二预热器(7)的壳程、第一预热器(6)的壳程、换热器(4)的管程、第二引风机(11)和尾气回收塔(12)相连;第一预热器(6)的管程进口与大气管道(25)相连,第一预热器(6)的管程出口三通阀门(5)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的大气管道(25)上设置有鼓风机(31),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0)可为余热锅炉,所述再生装置(1)底部接入气体预混装置(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预混装置(30)包括低温液氧泵(30-1)、纯氧汽化装置(30-2)、气体混合槽(30-3)、空气压缩机(30-4)或去再生装置预混气体管路(30-5),所述低温液氧泵(30-1)与所述纯氧汽化装置(30-2)连接,所述纯氧汽化装置(30-2)与所述气体混合槽(30-3)连通,所述气体混合槽(30-3)上设有所述空气压缩机(30-4),所述气体混合槽(30-3)上还设有所述去再生装置预混气体管路(3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装置(2)为倒置的漏斗状结构,倒置的漏斗状结构的底部大口径部分为气体收集室(2-1),倒置的漏斗状结构的顶部口径小于底部的变径装置(2-2),气体收集室(2-1)的底部与再生装置(1)的顶部相连,变径装置(2-2)的底部设有除雾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传鹏,李林全,邓全洲,韦斌,王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