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8579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7:51
一种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包括第一变幅小车与第一大滑轮组,所述第一变幅小车与第一大滑轮组之间还设有第一小滑轮组,所述小滑轮组可与第一变幅小车、第一大滑轮组相互连接或者分离并通过不同的绕绳实现倍率改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驱动、中部小滑轮组设计方式,搭配变幅小车及大滑轮组,根据不同的组合,能够进行多种倍率的转换。解决了目前大型平臂塔机变幅小车构造复杂,型式多样,不易通用和互换。起升机构钢丝绳绕过的滑轮数量多,效率低,缠绕方法复杂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绕绳原理简单,构造明确、结构紧凑。

A hoisting and variable rate rope winding system for a super large flat arm tower crane

\u4e00\u79cd\u8d85\u5927\u578b\u5e73\u81c2\u5854\u673a\u8d77\u5347\u53d8\u500d\u7387\u7ed5\u7ef3\u7cfb\u7edf\uff0c\u6d89\u53ca\u4e00\u79cd\u5854\u5f0f\u8d77\u91cd\u673a\uff0c\u5305\u62ec\u7b2c\u4e00\u53d8\u5e45\u5c0f\u8f66\u4e0e\u7b2c\u4e00\u5927\u6ed1\u8f6e\u7ec4\uff0c\u6240\u8ff0\u7b2c\u4e00\u53d8\u5e45\u5c0f\u8f66\u4e0e\u7b2c\u4e00\u5927\u6ed1\u8f6e\u7ec4\u4e4b\u95f4\u8fd8\u8bbe\u6709\u7b2c\u4e00\u5c0f\u6ed1\u8f6e\u7ec4\uff0c\u6240\u8ff0\u5c0f\u6ed1\u8f6e\u7ec4\u53ef\u4e0e\u7b2c\u4e00\u53d8\u5e45\u5c0f\u8f66\u3001\u7b2c\u4e00\u5927\u6ed1\u8f6e\u7ec4\u76f8\u4e92\u8fde\u63a5\u6216\u8005\u5206\u79bb\u5e76\u901a\u8fc7\u4e0d\u540c\u7684\u7ed5\u7ef3\u5b9e\u73b0\u500d\u7387\u6539\u53d8\uff0c\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91c7\u7528\u53cc\u9a71\u52a8\u3001\u4e2d\u90e8\u5c0f\u6ed1\u8f6e\u7ec4\u8bbe\u8ba1\u65b9\u5f0f\uff0c\u642d\u914d\u53d8\u5e45\u5c0f\u8f66\u53ca\u5927\u6ed1\u8f6e\u7ec4\uff0c\u6839\u636e\u4e0d\u540c\u7684\u7ec4\u5408\uff0c\u80fd\u591f\u8fdb\u884c\u591a\u79cd\u500d\u7387\u7684\u8f6c\u6362\u3002 It has been solv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large flat brachial tower crane is complex and varied in type, and it is not easy to be used and exchanged. The lifting mechanism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a large number of pulley which is round the wire rope, low efficiency and complex and tedious method of winding.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in principle, clear in structure and compact i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具体地说是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
技术介绍
大型化、大吨位是塔式起重机的发展方向之一,超大型平臂塔机(额定起重量超过300吨)目前还没有相关技术或产品。平臂塔机采用驱动机构牵引小车沿吊臂轨道前后运行来实现变幅,目前大型平臂塔机变幅小车构造复杂,型式多样,不易通用和互换。起升机构钢丝绳绕过的滑轮数量多,效率低,缠绕方法复杂繁琐。中国专利CN204661178U公开了一种大变倍率的变幅小车,该小车在传统小车的基础上,将单小车与双小车相结合实现多变倍率的调整。但是如该专利中的图12及图14所示,均是8倍变幅,但是单滑轮组在不同高度却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从理论分析上是无法实现的,退一步讲,即便是能够实现,这种变幅小车本质上是在传统单小车的基础上添加有一设置有多滑轮组的小车,其实是两个小车的串联使用。串联使用时,第一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当将重物在多滑轮滑轮组时,单滑轮组势必在重物的作用下上升至顶部磨损滑轮及绕绳,单一绕绳如果出现断裂,高空坠物后果不堪设想;第二变倍率不方便,从申请文件可以看出,倍率的更换需要不断的更换多滑轮组,对于高空作业来说,多待一秒就有一秒的危险,在这方面设计极为不合理,更换时间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过多,更换时间长,变倍率不方便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包括一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第一变幅小车,所述第一变幅小车包括一级平衡梁和二级平衡梁,承重轮组通过销轴安装在一级平衡梁上,水平导轮组焊接在小车外侧的一级平衡梁上,相邻的两个一级平衡梁通过二级平衡梁连接,二级平衡梁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变幅小车的车架上,在二级平衡梁两端的腹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定位杆的光孔,车架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滑轮轴,所述滑轮轴上装有导向滑轮,在第一变幅小车下方吊装有第一大滑轮组,所述第一变幅小车与第一大滑轮组之间还设有第一小滑轮组,所述小滑轮组可与第一变幅小车、第一大滑轮组相互连接或者分离并通过不同的绕绳实现倍率改变。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上还安装有第二变幅小车,第一变幅小车与第二变幅小车相连接,第二变幅小车上连接有第二小滑轮组、第二大滑轮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变幅小车与第二变幅小车采用一连接板相连接,在第一变幅小车上设有变幅绳拖轮,在第二变幅小车上设有变幅绳端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小滑轮组包括小滑轮、滑轮连接板、吊装筒、限位棍和小滑轮转动轴,滑轮连接板上部设有吊装筒,所述吊装筒和设置在第一变幅小车中部的滑轮轴相配合,所述滑轮连接板中部设有小滑轮转动轴,小滑轮转动轴上安装有小滑轮,在滑轮连接板上设有若干限位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大滑轮组包括上吊板、U型槽、下连接耳、大滑轮、限位板和下吊板,所述下吊板上通过转动轴安装有大滑轮,在大滑轮外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下吊板相连接,在下吊板的转动轴上安装有可转动的上吊板,所述上吊板上设有U型槽。进一步地,在第一变幅小车的车架上设有吊耳,在第一大滑轮组的上吊板上设置有下连接耳,所述下连接耳与吊耳通过拉索相连接。进一步地,当第一变幅小车与第二变幅小车等倍率时,第一大滑轮组和第二大滑轮组通过销轴固定在抬梁两端,吊钩组通过销轴安装在抬梁中部。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左右两侧的两个二级平衡梁通过定位杆和定位螺母固定,二级平衡梁一端的每个腹板各有两个定位螺母,定位螺母通过定位杆压紧腹板。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上并排两套卷筒,一根钢丝绳从一套卷筒上绕出,绕过两个导向滑轮,绕入第一变幅小车一侧的导向滑轮,向下进入第一大滑轮组的第一片大滑轮,向上绕入第一小滑轮组,从小滑轮绕出向下进入第一大滑轮组的第二片大滑轮,向上绕入第一变幅小车另一侧的导向滑轮,然后进入第二变幅小车,钢丝绳在第二变幅小车上的缠绕与在第一变幅小车上的缠绕相同,最后连接固定在平衡装置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双驱动的方式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即使断裂一根钢丝绳另一根依旧可以工作,采用中部小滑轮组设计方式,搭配变幅小车及大滑轮组,根据不同的组合,能够进行多种倍率的转换。解决了目前大型平臂塔机变幅小车构造复杂,型式多样,不易通用和互换。起升机构钢丝绳绕过的滑轮数量多,效率低,缠绕方法复杂繁琐的问题,本技术绕绳原理简单,构造明确、结构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8倍率时滑轮组与变幅小车组合示意图;图2为8倍率绕绳方法示意图;图3为变幅小车组合示意图;图4为大、小滑轮组组合示意图;图5为大滑轮组示意图;图6为小滑轮组示意图;图7为4倍率时滑轮组与变幅小车组合示意图;图8为4倍率绕绳方法示意图;图9为2倍率时滑轮组与变幅小车组合示意图;图10为2倍率绕绳方法示意图;图11为12倍率绕绳方法示意图;图12为6倍率绕绳方法示意图。图中:1卷筒、2钢丝绳、3导向滑轮、4第一变幅小车、401承重轮组、402水平导轮组、403一级平衡梁、404二级平衡梁、405车架、406滑轮轴、407连接板、408变幅绳端固定、409变幅绳拖轮、410吊耳,5第一大滑轮组、501上吊板,502U型槽,503下连接耳,504大滑轮,505限位板,506下吊板,6第一小滑轮组、601小滑轮,602滑轮连接板,603吊装筒,604限位棍,605小滑轮转动轴,7第二变幅小车、8第二大滑轮组、9第二小滑轮组、10平衡装置、11抬梁、12吊钩组。具体实施方式该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包括一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两变幅小车,两个所述变幅小车可以相互连接或者分离。在变幅小车上设有一小滑轮组,所述小滑轮组可与变幅小车连接或者分离,用于倍率的改变。所述变幅小车下方通过钢丝绳缠绕吊装有大滑轮组,通过变幅小车上的导向滑轮、小滑轮组及大滑轮组来实现变幅。所述小滑轮组可与大滑轮组相互连接或者分离。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分析,如图1至图3所示。该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为8倍率时,为了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能,该绕绳系统采用双驱动机构,在安装架上并排两套卷筒1,一根钢丝绳2从一套卷筒1上绕出,绕过两个导向滑轮3,绕入第一变幅小车4一侧的导向滑轮3,向下进入第一大滑轮组5的第一片大滑轮504,向上绕入第一小滑轮组6,从小滑轮601绕出向下进入第一大滑轮组5的第二片大滑轮504,向上绕入第一变幅小车4另一侧的导向滑轮3,然后进入第二变幅小车9,钢丝绳2在第二变幅小车9上的缠绕与在第一变幅小车4上的缠绕相同,最后连接固定在平衡装置10上。所述平衡装置10采用现有设备上的平衡装置,不予过多介绍。另一根钢丝绳2从另一套卷筒1上绕出,缠绕方法与第一根钢丝绳相同。现以第一变幅小车、第一小滑轮组及第一大滑轮组为例进行分析,所述第一变幅小车包括一级平衡梁403和二级平衡梁404,承重轮组401通过销轴安装在一级平衡梁403上,水平导轮组402焊接在小车外侧的一级平衡梁403上。相邻的两个一级平衡梁403通过二级平衡梁404连接,二级平衡梁404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变幅小车的车架405上,二级平衡梁404为鱼腹形式,横截面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包括一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第一变幅小车,所述第一变幅小车包括一级平衡梁和二级平衡梁,承重轮组通过销轴安装在一级平衡梁上,水平导轮组焊接在小车外侧的一级平衡梁上,相邻的两个一级平衡梁通过二级平衡梁连接,二级平衡梁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变幅小车的车架上,在二级平衡梁两端的腹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定位杆的光孔,车架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滑轮轴,所述滑轮轴上装有导向滑轮,在第一变幅小车下方吊装有第一大滑轮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变幅小车与第一大滑轮组之间还设有第一小滑轮组,所述小滑轮组可与第一变幅小车、第一大滑轮组相互连接或者分离并通过不同的绕绳实现倍率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包括一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第一变幅小车,所述第一变幅小车包括一级平衡梁和二级平衡梁,承重轮组通过销轴安装在一级平衡梁上,水平导轮组焊接在小车外侧的一级平衡梁上,相邻的两个一级平衡梁通过二级平衡梁连接,二级平衡梁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变幅小车的车架上,在二级平衡梁两端的腹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定位杆的光孔,车架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滑轮轴,所述滑轮轴上装有导向滑轮,在第一变幅小车下方吊装有第一大滑轮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变幅小车与第一大滑轮组之间还设有第一小滑轮组,所述小滑轮组可与第一变幅小车、第一大滑轮组相互连接或者分离并通过不同的绕绳实现倍率改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架上还安装有第二变幅小车,第一变幅小车与第二变幅小车相连接,第二变幅小车上连接有第二小滑轮组、第二大滑轮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变幅小车与第二变幅小车采用一连接板相连接,在第一变幅小车上设有变幅绳拖轮,在第二变幅小车上设有变幅绳端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小滑轮组包括小滑轮、滑轮连接板、吊装筒、限位棍和小滑轮转动轴,滑轮连接板上部设有吊装筒,所述吊装筒和设置在第一变幅小车中部的滑轮轴相配合,所述滑轮连接板中部设有小滑轮转动轴,小滑轮转动轴上安装有小滑轮,在滑轮连接板上设有若干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新李鹏举庞继勇尚勇任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