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动车转弯自动平衡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转弯自动平衡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今的汽车在转弯时都会具有较大的向心力,这对于在车内乘坐的乘客来说至少需要相同大小的反方向力才能相互抵消,因此对于驾驶员和乘客带来一定的不是舒适感,严重些还可能对生命安全带来一定风险。例如在急转弯的情况下的向心力就会较大,极容易为车内的乘员带来危险。而在城市中的道路交差复杂,因此经常需要进行转弯,继而对车内的乘员的乘坐舒适感就会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转弯自动平衡系统,解决机动车转弯时需要乘员自身抵消向心力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动车转弯自动平衡系统,包括车体、主传动件、动力模块、固定模块、前排车轮机构、机架、后排车轮机构和协调器;所述主传动件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主传动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动力模块设置在机架上,动力模块的动力输出端与主传动件连接,动力模块用于为主传动件提供动力;所述车体的外侧设置有副传动件,所述副传动件与主传动件相适配,车体位于前排车轮机构和后排车轮机构的上方;所述固定模块用于固定车体并使得车体可以绕着固定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转弯自动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主传动件、动力模块、固定模块、前排车轮机构、机架、后排车轮机构和协调器;所述主传动件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主传动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动力模块设置在机架上,动力模块的动力输出端与主传动件连接,动力模块用于为主传动件提供动力;所述车体的外侧设置有副传动件,所述副传动件与主传动件相适配,车体位于前排车轮机构和后排车轮机构的上方;所述固定模块用于固定车体并使得车体可以绕着固定模块旋转;所述前排车轮机构包括左车轮单元和右车轮单元,所述左车轮单元包括车轮倾斜液压缸、转向液压缸、传动盘、连接销轴和轮毂;所述轮毂的连接端设置在传动盘的固定凹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转弯自动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主传动件、动力模块、固定模块、前排车轮机构、机架、后排车轮机构和协调器;所述主传动件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主传动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动力模块设置在机架上,动力模块的动力输出端与主传动件连接,动力模块用于为主传动件提供动力;所述车体的外侧设置有副传动件,所述副传动件与主传动件相适配,车体位于前排车轮机构和后排车轮机构的上方;所述固定模块用于固定车体并使得车体可以绕着固定模块旋转;所述前排车轮机构包括左车轮单元和右车轮单元,所述左车轮单元包括车轮倾斜液压缸、转向液压缸、传动盘、连接销轴和轮毂;所述轮毂的连接端设置在传动盘的固定凹槽内,以及所述轮毂的连接端由连接销轴从上至下垂直水平面固定;所述转向液压缸的动力端设置在传动盘的固定端内,所述转向液压缸的本体铰接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传动盘的固定端设置有轭架,所述车轮倾斜液压缸的动力输出轴铰接设置在轭架上,所述车轮倾斜液压缸的本体铰接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右车轮单元与左车轮单元对称设置;所述后排车轮机构与前排车轮机构相同结构设置,所述协调器设置在后排车轮机构上,所述协调器用于协调机动车前、后排车轮行车的稳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转弯自动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止动件和配重块,所述止动件设置在机架上,止动件位于车体的下方,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空腔滑槽,所述配重块设置在空腔滑槽内,配重块用于让车体的重心落在汽车的底盘中心上保持车体的平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动车转弯自动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为液压缸、气缸或直线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转弯自动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块包括定位环和固定座,所述定位环套设在车体的外侧面上,所述固定座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端朝向外侧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江宜,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华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