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化酶的增钙粉煤灰微孔玻璃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728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化酶的增钙粉煤灰微孔玻璃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选取孔隙率为70-85%的聚氨酯泡沫材料,放在浓度为10~20%氢氧化钠溶液中,在40~60℃温度下浸泡1~3小时,反复揉搓并用清水漂洗,去除碱溶液后自然干燥;将重量百分比为增钙粉煤灰55~75%、粘结剂2.5~10.5%、水10~25%混合配制成料浆,加入纳米二氧化钛粉5~20%,反复几次用干燥的聚氨酯泡沫浸渍料浆,在100~200℃温度下至少干燥12小时,制得含纳米二氧化钛的多孔玻璃坯体,将该多孔玻璃坯体进行热处理,烧掉聚氨酯泡沫模板,然后加热到玻璃烧结温度1200℃~1400℃时保温60~90分钟,随炉冷却,即制得具有高度连通气孔的多孔玻璃载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增f丐粉煤灰为主要原 料制成的、用于固定化酶的多孔玻璃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目前,多孔玻璃作为固定化酶的无机载体,多采用物理吸附 法,即将酶吸附到多孔玻璃载体上而使酶固定化的方法,但是这种固定化酶 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较弱,被吸附的酶容易从载体上脱落,吸附容量一般很低, 有时常易使某些酶发生吸附变性。也有人曾用多孔玻璃作载体,采用共价结 合法制备固定化酶,但这种固定化酶操作比较复杂,反应激烈,反应条件不 易控制,在制备过程中常导致酶活力的下降甚至完全失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 固定酶效果好、固定化酶活力高、生产成本低、可充分利用电厂的工业废渣 增钙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多孔玻璃载体材料。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增钙粉煤灰、粘结剂、 水、纳米二氧化钛粉为原料制备而成,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含有增钙粉煤灰55 75%、粘结剂2 11%、水10 25%、纳米二氧化钛粉或者纳 米二氧化锆粉5 20%。本专利技术增钙粉煤灰所含成分的重量要求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固定化酶的增钙粉煤灰微孔玻璃载体,采用增钙粉煤灰、粘结剂、水、纳米二氧化钛粉为原料制备而成,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含有:增钙粉煤灰55~75%、粘结剂2~11%、水10~25%、纳米二氧化钛粉或者纳米二氧化锆粉5~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娟戴振东温广武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三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