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23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其包括天线上支撑板和天线下支撑板,天线上支撑板和天线下支撑板平行且相对固定于垂尾前梁上,还包括斜板,斜板与天线上支撑板共同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斜板与天线上支撑板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在遇鸟撞时,鸟体会被斜板分开,能量沿着斜板表面分散,不会造成对垂尾前梁的穿透性破坏,以到达保护垂尾前缘结构,有效保证飞行安全。

A vertical antenna structure can be anti bird strike aircraf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rtical antenna structure capable of anti bird strike aircraft,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ircraft structure design technology, which includes the antenna support plate and antenna support plate, support plate antenna and antenna under the support plate in parallel and relatively fixed on the vertical beam, including oblique plate, inclined plate and antenna the supporting board form a triangle support structure, inclined plate and the support plate is fixed on the antenna.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anti bird strike aircraft tail antenna structure in case of bird, the bird will be inclined to separate, energy dispersion along the inclined plate surface, won't cause damage to the tail of the front beam penetrating damage to protect the fin front structure, ensure flight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
本技术属于飞机舱门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对开舱门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飞机设计技术的发展,使得飞机本身的飞行速度在不断增加,飞行噪声在不断减小,再加上近年来人们日益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诸多因素使得鸟撞次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飞机鸟撞事故已经被国际航空联合会列为了“A”类航空灾难,飞机结构一旦遭遇鸟撞,将会给飞行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并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对飞机结构的抗鸟撞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抗鸟撞设计的主要手段之一,优化设计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在飞机结构设计中,尾翼结构的设计必须保证飞机在与一定重量的鸟相撞之后,仍能继续安全飞行和着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以解决现有带天线垂尾结构遇鸟撞后易对前梁结构造成较大损伤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其包括天线上支撑板和天线下支撑板,天线上支撑板和天线下支撑板平行且相对固定于垂尾前梁上,还包括斜板,斜板与天线上支撑板共同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斜板与天线上支撑板固定。本技术中一优选实施例,还包括固定角片,固定角片设置于天线上支撑板与斜板接缝处,通过固定角片用于将天线上支撑板与斜板固定。本技术中一优选实施例,固定角片与天线上支撑板与斜板之间胶接。本技术中一优选实施例,斜板与天线上支撑板形成的角度不小于60°。本技术中一优选实施例,斜板由透波材料制成,包括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本技术的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在遇鸟撞时,鸟体会被斜板分开,能量沿着斜板表面分散,不会造成对垂尾前梁的穿透性破坏,以到达保护垂尾前缘结构,有效保证飞行安全。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垂尾前缘内置天线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的截面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垂尾前缘内置天线结构在遇鸟撞后的结构破坏及鸟体运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在遇鸟撞后的结构破坏及鸟体运动示意图。附图标记:1-天线上支撑板,2-天线下支撑板,3-垂尾前梁,4-斜板,5-固定角片,6-鸟体,7-前缘蒙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垂尾前缘内置天线结构,其天线上支撑板1和天线下支撑板2均为板状结构,两者在相同的一侧相互连接,在天线上支撑板1与天线下支撑板2之间具有具有一定的空隙,内置天线(天线上支撑板1和天线下支撑板2合称内置天线)固定在垂尾前梁3上。这样的垂尾前缘内置天线结构再遇到鸟撞击时,极易对内置天线造成损坏。如图2所示的本技术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为了提高内置天线抗鸟撞的结构性能,在本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垂尾前缘内置天线结构,具体的在垂尾前缘内置天线上支撑板1上增加斜板4组成支撑结构,斜板4与天线上支撑板1形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并将斜板4与天线上支撑板1固定。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还包括固定角片5,在斜板4与天线上支撑板1的连接部位,通过固定角片5将斜板4与天线上支撑板1进行连接,见图3所示的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的截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所示的斜板4可以是两个单独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在三角形顶部通过类似于固定角片5的连接件进行连接,斜板4还可以是由左侧板和右侧板一体形成。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斜板4与天线上支撑板1或者固定角片5与天线上支撑板1、斜板4之间均为胶接,胶接相比于采用连接件连接不会破坏内置天线原有结构,而且不会增加较多的重量。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斜板4与天线上支撑板1之间夹角不小于60度,以此分散在鸟体6穿透前缘蒙皮7之后剩余的大部分能量,防止鸟体6穿透前缘蒙皮7后再次撞击垂尾前梁结构3,达到保护垂尾前梁3的目的,使垂尾前缘结构满足抗鸟撞设计要求。如图4和图5分别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垂尾前缘内置天线结构在遇鸟撞后的结构破坏及鸟体运动示意图及本技术中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在遇鸟撞后的结构破坏及鸟体运动示意图,通过图4可以看出,当飞机尾翼前缘遭到鸟撞击后,复合材料的前缘蒙皮7无法吸收鸟体6撞击的能量,鸟体6一般都会穿透前缘蒙皮7,撞击天线后穿透垂尾前梁3的结构,对垂尾前梁3造成较大损伤,这必然会威胁到飞机的飞行安全,不满足抗鸟撞设计要求。而采用了本技术的结构后,增加了斜板4以后的垂尾前缘天线结构在遇鸟撞时鸟体6会被斜板4分开,能量沿着斜板4表面分散,不会造成如图4所示的对垂尾前梁3的穿透性破坏,以到达保护垂尾前缘结构,有效保证飞行安全。在本技术中,斜板4的材料应不影响天线透波,可以采用如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复合材料。本技术的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在飞行中遇鸟撞的情况下,垂尾前缘结构损伤较小,不会对前梁结构造成较大损伤,有效保证飞行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最优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包括天线上支撑板(1)和天线下支撑板(2),天线上支撑板(1)和天线下支撑板(2)平行且相对固定于垂尾前梁(3)上,还包括斜板(4),斜板(4)与天线上支撑板(1)共同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斜板(4)与天线上支撑板(1)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包括天线上支撑板(1)和天线下支撑板(2),天线上支撑板(1)和天线下支撑板(2)平行且相对固定于垂尾前梁(3)上,还包括斜板(4),斜板(4)与天线上支撑板(1)共同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斜板(4)与天线上支撑板(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抗鸟撞的飞机垂尾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角片(5),固定角片(5)设置于天线上支撑板(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丽慧冯震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