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渡板结构的盖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227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渡板结构的盖板组件,包括上盖片、正极柱组件、负极柱组件、第一上胶片、第二上胶片、正极片和铜铝过渡板;正极柱组件由正极柱和第一焊接环、第一金属化陶瓷组成,负极柱组件由负极柱和第二焊接环、第二金属化陶瓷组成;上盖片上开设有第一极柱孔和第二极柱孔,正极柱组件穿过第一极柱孔与上盖片固定,负极柱组件穿过第二极柱孔与上盖片,且第一焊接环固定在第一极柱孔的沉台上,第二焊接环固定在第二极柱孔的沉台上;正极片组件铆接在正极柱的周圈,铜铝过渡板组件铆接在负极柱的周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负极需要用到的铜极柱简化成了铜铝过渡板,有效的降低了成本,而且确保了产品的性能。

A cover plate component of a transition plat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ver plate component transition plat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cover plat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lumn column component assembly, the first film and second film, the positive plate and aluminum plate; the positive column component from the positive column and the first welding ring, the first metal ceramic composition, component by negative columns the negative pole and the second welding ring, second metal ceramic composition; the upper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ole hole and the second hole, the positive column assembly through the first pole hole and the upper cover plate is fixed, the negative column assembly through second column hole and the upper cover plate, and a welding ring is fixed on the first pole hole on the sinking platform, second welding ring is fixed on the second column hole on the sinking platform; the positive plate assembly is riveted on the cathode column circle, aluminum plate assembly is riveted on the negative columns around. The copper pole column which is used for the negative electrode is simplified into a copper aluminum transition plate,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cost and ensur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渡板结构的盖板组件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盖板,尤其涉及一种过渡板结构的盖板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能源的紧缺,目前我国乃至全球都在加速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的五年或十年内得到广泛的使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电池,将在这个变革中主导着重要的角色。锂电池又是目前动力电池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电池之一。但目前在整个市场中,锂电池的盖板一直是行业的技术攻破瓶颈,它不仅关系到产品的重量、安全、内外部电气连接承载体、成本等。在大家不断关注的成本节约上,盖板似乎可以大有作为。针对市场上大家比较熟悉的盖板设计主要有,PFA密封加两边注塑,或者加陶瓷片在上面实现绝缘然后再通过两端高压注塑,或者通过钎焊再进行激光焊接实现密封等。其实这些结构中正极柱是采用纯铝1060来实现,负极柱中是采用纯铜T2来实现电气连接。但众所周知,负柱的纯铜又或者是摩擦焊的铜铝复合方式都是成本较高且工艺复杂。很多盖板厂商都被这个问题所困扰,成本不能实现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渡板结构的盖板组件,其能解决现有技术成本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过渡板结构的盖板组件,包括上盖片、正极柱组件、负极柱组件、第一上胶片、第二上胶片、正极片和铜铝过渡板;正极柱组件由正极柱和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在正极柱上的第一焊接环、第一金属化陶瓷组成,负极柱组件由负极柱和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在该负极柱上的第二焊接环、第二金属化陶瓷组成;所述上盖片上开设有第一极柱孔和第二极柱孔,所述第一极柱孔和第二极柱孔均由一通孔和设置在通孔上方的沉台构成,沉台设置在通孔的周圈,且与所述通孔同轴,该沉台的上端面所在水平面的高度低于上盖片的上端面的高度;所述正极柱组件穿过第一极柱孔与上盖片固定,负极柱组件穿过第二极柱孔与上盖片固定,且第一焊接环固定在第一极柱孔的沉台上,第二焊接环固定在第二极柱孔的沉台上;正极片固定在第一上胶片的上端形成正极片组件,铜铝过渡板固定在第二上胶片的上端形成成铜铝过渡板组件,正极片组件铆接在正极柱的周圈,铜铝过渡板组件铆接在负极柱的周圈。优选的,所述正极柱由一体成型且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凸台、柱体和底盘构成,且凸台的直径小于柱体的直径,柱体的直径小于底盘的直径;所述第一焊接环和第一金属化陶瓷均位于底盘的上方且套设在柱体的周圈,所述正极片组件套设在凸台的周圈。优选的,所述底盘的上端面通过液态焊料与第一金属化陶瓷的下端面钎焊连接,第一焊接环的底面通过液态焊料与第一金属化陶瓷的上端面钎焊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化陶瓷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依次设有钼锰层和镀镍层。优选的,所述负极柱由一体成型且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凸台、柱体和底盘构成,且凸台的直径小于柱体的直径,柱体的直径小于底盘的直径;所述第二焊接环和第二金属化陶瓷均位于底盘的上方且套设在柱体的周圈,所述正铜铝过渡板组件套设在凸台的周圈。优选的,所述底盘的上端面通过液态焊料与第二金属化陶瓷的下端面钎焊连接,第二焊接环的底面通过液态焊料与第二金属化陶瓷的上端面钎焊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金属化陶瓷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依次设有钼锰层和镀镍层。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将负极需要用到的铜极柱或铜铝复合极柱简化成了铜铝过渡板,有效的降低了成本,而且确保了产品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过渡结构的盖板组件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过渡结构的盖板组件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向剖视图。图中:1、上盖片;11、第一极柱孔;12、第二极柱孔;13、沉台;2、正极柱;3、第一焊接环;4、第一金属化陶瓷;5、负极柱;6、第二焊接环;7、第二金属化陶瓷;8、第一上胶片;9、第二上胶片;10、正极片;11、铜铝过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渡板结构的盖板组件,包括上盖片1、正极柱组件、负极柱组件、第一上胶片8、第二上胶片9、正极片10和铜铝过渡板11;正极柱组件由正极柱2和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在正极柱2上的第一焊接环3、第一金属化陶瓷4组成,负极柱组件由负极柱5和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在该负极柱5上的第二焊接环6、第二金属化陶瓷7组成;所述上盖片1上开设有第一极柱孔11和第二极柱孔12,第一极柱孔11和第二极柱孔12均由一通孔和设置在通孔上方的沉台13构成,沉台13设置在通孔的周圈,且与所述通孔同轴,该沉台13的上端面所在水平面的高度低于上盖片1的上端面的高度;所述正极柱组件穿过第一极柱孔11与上盖片1固定,负极柱组件穿过第二极柱孔12与上盖片1固定,且第一焊接环3固定在第一极柱孔11的沉台13上,第二焊接环6固定在第二极柱孔12的沉台13上;正极片10固定在第一上胶片8的上端形成正极片组件,铜铝过渡板11固定在第二上胶片的上端形成成铜铝过渡板组件,正极片组件铆接在正极柱2的周圈,铜铝过渡板组件铆接在负极柱5的周圈。具体来讲,正极柱2由一体成型且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凸台、柱体和底盘构成,且凸台的直径小于柱体的直径,柱体的直径小于底盘的直径;所述第一焊接环3和第一金属化陶瓷4均位于底盘的上方且套设在柱体的周圈,所述正极片组件套设在凸台的周圈。底盘的上端面通过液态焊料与第一金属化陶瓷4的下端面钎焊连接,第一焊接环3的底面通过液态焊料与第一金属化陶瓷4的上端面钎焊连接。第一金属化陶瓷4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依次设有钼锰层和镀镍层。对于负极柱,同样的,负极柱5由一体成型且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凸台、柱体和底盘构成,且凸台的直径小于柱体的直径,柱体的直径小于底盘的直径;所述第二焊接环6和第二金属化陶瓷7均位于底盘的上方且套设在柱体的周圈,所述正铜铝过渡板组件套设在凸台的周圈。底盘的上端面通过液态焊料与第二金属化陶瓷7的下端面钎焊连接,第二焊接环6的底面通过液态焊料与第二金属化陶瓷7的上端面钎焊连接。第二金属化陶瓷7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依次设有钼锰层和镀镍层。本技术的装配步骤为:以正极为例,正极柱和第一金属化陶瓷和第一焊接环进行一起钎焊形成正极柱组件,把钎焊好的正极柱组件通过激光焊把该正极柱组件与上盖片焊接在一起,把第一上胶片扣在正极柱的凸台,再通过铆接把正极片与正极柱组件进行铆接,最后对铆接外表面进行激光焊接。正极柱的底盘的上端面涂覆液态焊料,整一圈液态焊料不能有出现缺口,钎料在此平面上要形成一个围坝结构。第一焊接片设计成有中间通孔的结构,将焊接片底端面涂复上一圈液态焊料,整一圈液态焊料不能有出现缺口,钎料在此平面上要形成一个围坝结构。将第一金属化陶瓷设计成中间通孔的结构,第一金属化陶瓷的两平面有钼锰层+镀镍层,以便于与其他金属化的钎焊。将第一金属化陶瓷能过通孔装在正极柱的钎焊面上,再把第一焊接片串上贴在第一金属化陶瓷的顶面。最后通过治具对这三个配件进行定位实现基本同轴,然后进行钎焊;将上述钎焊好的组件串过上盖片的极柱孔,使第一焊接环落在上盖片的沉台上。然后对第一焊接环的上盖片的接触边缘进行激光焊接。把正极片扣在第一上胶片的内槽上。然后将正极片的通孔通过治具铆接在正极柱上顶端小凸台上。将正极片与正极柱的铆接缝之间进行激光焊接,实现密封。负极的装配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过渡板结构的盖板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渡板结构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片、正极柱组件、负极柱组件、第一上胶片、第二上胶片、正极片和铜铝过渡板;正极柱组件由正极柱和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在正极柱上的第一焊接环、第一金属化陶瓷组成,负极柱组件由负极柱和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在该负极柱上的第二焊接环、第二金属化陶瓷组成;所述上盖片上开设有第一极柱孔和第二极柱孔,所述第一极柱孔和第二极柱孔均由一通孔和设置在通孔上方的沉台构成,沉台设置在通孔的周圈,且与所述通孔同轴,该沉台的上端面所在水平面的高度低于上盖片的上端面的高度;所述正极柱组件穿过第一极柱孔与上盖片固定,负极柱组件穿过第二极柱孔与上盖片固定,且第一焊接环固定在第一极柱孔的沉台上,第二焊接环固定在第二极柱孔的沉台上;正极片固定在第一上胶片的上端形成正极片组件,铜铝过渡板固定在第二上胶片的上端形成铜铝过渡板组件,正极片组件铆接在正极柱的周圈,铜铝过渡板组件铆接在负极柱的周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渡板结构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片、正极柱组件、负极柱组件、第一上胶片、第二上胶片、正极片和铜铝过渡板;正极柱组件由正极柱和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在正极柱上的第一焊接环、第一金属化陶瓷组成,负极柱组件由负极柱和从上至下依次套接在该负极柱上的第二焊接环、第二金属化陶瓷组成;所述上盖片上开设有第一极柱孔和第二极柱孔,所述第一极柱孔和第二极柱孔均由一通孔和设置在通孔上方的沉台构成,沉台设置在通孔的周圈,且与所述通孔同轴,该沉台的上端面所在水平面的高度低于上盖片的上端面的高度;所述正极柱组件穿过第一极柱孔与上盖片固定,负极柱组件穿过第二极柱孔与上盖片固定,且第一焊接环固定在第一极柱孔的沉台上,第二焊接环固定在第二极柱孔的沉台上;正极片固定在第一上胶片的上端形成正极片组件,铜铝过渡板固定在第二上胶片的上端形成铜铝过渡板组件,正极片组件铆接在正极柱的周圈,铜铝过渡板组件铆接在负极柱的周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柱由一体成型且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凸台、柱体和底盘构成,且凸台的直径小于柱体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如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荣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