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阻测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105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阻测试设备,包括:上探针组;用于驱动所述上探针组上下移动的上驱动装置下探针组,所述上探针组与所述下探针组与微电阻测试仪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下探针组上下移动的下驱动装置,所述上探针组和所述下探针组之间能够供输送带穿过,所述上探针组和所述下探针组能够分别与负极柱的上端和下端接触;用于控制所述上驱动装置和所述下驱动装启停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微电阻测试设备能够自动完成对输送带上的电池板的测试,使微电阻测试形成智能化的流水作业,从而缩减人工劳动量,提高测试效率。

Micro resistance test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cro resistance test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probe group; for driving the probe group moves up and down on the driving device of the probe group, the probe group and the probe set is connected with a micro electric resistance tester; for driving the probe on the mobile device between the probe and the probe group group capable of conveying belt through the probe set and the probe group can respectively with the negative column upper and lower contact; driving control device used to control the start and stop of the driving device and the next. The micro resistance tester in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complete the test of the battery panel on the conveyor belt, and make the micro resistance test form intelligent flow shop, thereby reducing the labor volume and improving the test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电阻测试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池板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电阻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微电阻为电池板上负极柱两端的电阻。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人工将电池板的负极柱的两端通过导线与微电阻测试仪连接,从而测试出负极柱两端的电阻值。该种测试方式人工劳动量大、测试效率低。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微电阻测试设备,该微电阻测试设备能够自动完成对输送带上的电池板的测试,使微电阻测试形成智能化的流水作业,从而缩减人工劳动量,提高测试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电阻测试设备,该微电阻测试设备能够自动完成对输送带上的电池板的测试,使微电阻测试形成智能化的流水作业,从而缩减人工劳动量,提高测试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电阻测试设备,包括:上探针组;用于驱动所述上探针组上下移动的上驱动装置下探针组,所述上探针组与所述下探针组与微电阻测试仪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下探针组上下移动的下驱动装置,所述上探针组和所述下探针组之间能够供输送带穿过,所述上探针组和所述下探针组能够分别与负极柱的上端和下端接触;用于控制所述上驱动装置和所述下驱动装启停的控制装置。优选地,所述上驱动装置为上气缸,所述下驱动装置为下气缸。优选地,所述微电阻测试设备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顶板,所述上气缸设置于所述顶板上;上探针座,所述上探针组安装在所述上探针座上,所述上气缸的活塞穿过所述顶板与所述上探针座连接;下探针座,所述下探针组安装在所述下探针座上,所述下气缸的活塞与所述下探针座连接。优选地,所述框架还具有底板,所述下气缸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下气缸的活塞穿过所述底板与所述下探针座连接。优选地,所述顶板上间隙配合有上导向柱,所述上导向柱的底端与所述上探针座连接,所述底板上间隙配合有下导向柱,所述下导向柱的上端与所述下探针座连接。优选地,所述上导向柱的上端连接有防止所述上导向柱脱离所述顶板的限位结构。优选地,所述上探针组和所述下探针组均包括四个探针,顺着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看过去,四个所述探针成十字型布置,四个所述探针分别为前探针、后探针、左探针以及右探针,所述前探针与所述左探针电连接,所述后探针与所述右探针电连接。优选地,所述上探针组包括成排布置的多组,所述下探针组包括成排布置的多组,每一组所述上探针组与一组所述下探针组对应。优选地,所述下探针座包括平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平板上的立板,所述立板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立板上设置有一个所述下探针组。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立板和所述平板连接的加强筋。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当输送带上的电池板移动至上探针组和下探针组之间时,输送带暂停输送。控制装置控制上驱动装置下移,上驱动装置驱动上探针组下移,使上探针组抵在负极柱的上端面,控制装置控制下驱动装置上移,下驱动装置驱动下探针组上移,使下探针组抵在负极柱的下端面上,由于上探针组和下探针组与微电组测试仪电连接,这样就可以测试出负极柱两端之间的电阻。待测试完成后,上驱动装置和下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上探针组和下探针组复位,输送带恢复运输状态。本技术中的微电阻测试设备能够自动完成对输送带上的电池板的测试,使微电阻测试形成智能化的流水作业,从而缩减人工劳动量,提高测试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微电阻测试设备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微电阻测试设备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下探针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下探针座的侧视图。其中,1为上探针组、2为下探针组、3为上探针座、4为下探针座、41为平板、42为立板、5为上导向柱、6为下导向柱、7为上气缸、8为下气缸、9为加强筋、11为前探针、12为后探针、13为左探针、14为右探针。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阻测试设备,该微电阻测试设备能够自动完成对输送带上的电池板的测试,使微电阻测试形成智能化的流水作业,从而缩减人工劳动量,提高测试效率。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微电阻测试设备包括:上探针组1、上驱动装置、下探针组2、下驱动装置以及控制装置。上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上探针组1上下移动。下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下探针组2上下移动。上驱动装置和下驱动装置可以为液压缸、气缸、丝杠等驱动件。本文对上驱动装置和下驱动装置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分别驱动上探针组1和下探针组2上下移动,均落入本文的保护范围。上探针组1和下探针组2均与微电阻测试仪电连接。上探针组1和下探针组2之间能够供输送带穿过。上探针组1和下探针组2能够分别与负极柱的上端和下端接触。待上探针组1与负极柱的上端面接触,下探针组2与负极柱的下端面接触,微电阻测试仪就能够测试出负极柱两端之间的电阻。当输送带上的电池板移动至上探针组1和下探针组2之间时,输送带暂停输送。控制装置控制上驱动装置下移,上驱动装置驱动上探针组1下移,使上探针组1抵在负极柱的上端面,控制装置控制下驱动装置上移,下驱动装置驱动下探针组2上移,使下探针组2抵在负极柱的下端面上,由于上探针组1和下探针组2与微电组测试仪电连接,这样就可以测试出负极柱两端之间的电阻。待测试完成后,上驱动装置和下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上探针组1和下探针组2复位,输送带恢复运输状态。本实施例中的微电阻测试设备能够自动完成对输送带上的电池板的测试,使微电阻测试形成智能化的流水作业,从而缩减人工劳动量,提高测试效率。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将上驱动装置优选为上气缸7。将下驱动装置优选为下气缸8。气缸便于控制装置的控制。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微电阻测试设备还包括:框架、下探针座43以及下探针座4。其中,框架具有顶板,上气缸7设置于顶板上。上探针组1安装在下探针座43上。下探针座43位于顶板的下方。上气缸7的活塞穿过顶板与下探针座43连接。下探针座4上安装有下探针组2。下气缸8的活塞与下探针座4连接。进一步地,框架还包括底板。下气缸8与底板连接。下气缸8位于底板下方,下探针座4位于底板的上方,下气缸8的活塞穿过底板后与下探针座4连接。至此,微电阻测试设备由框架构成了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从而便于微电阻测试设备的整体移动。为了确保下探针座43和下探针座4能够分别在上气缸7和下气缸8的带动下作稳定的上下移动,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在顶板上设置了上导向柱5,上导向柱5穿设在顶板内,且与顶板间隙配合。上导向柱5的下端与下探针座43连接。在下探针座43上下移动时,上导向柱5在顶板内上下移动,上导向柱5与顶板的配合限制了下探针座43的稳定移动。同样道理,在底板上设置了下导向柱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微电阻测试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电阻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探针组(1);用于驱动所述上探针组(1)上下移动的上驱动装置下探针组(2),所述上探针组(1)与所述下探针组(2)与微电阻测试仪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下探针组(2)上下移动的下驱动装置,所述上探针组(1)和所述下探针组(2)之间能够供输送带穿过,所述上探针组(1)和所述下探针组(2)能够分别与负极柱的上端和下端接触;用于控制所述上驱动装置和所述下驱动装启停的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阻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探针组(1);用于驱动所述上探针组(1)上下移动的上驱动装置下探针组(2),所述上探针组(1)与所述下探针组(2)与微电阻测试仪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下探针组(2)上下移动的下驱动装置,所述上探针组(1)和所述下探针组(2)之间能够供输送带穿过,所述上探针组(1)和所述下探针组(2)能够分别与负极柱的上端和下端接触;用于控制所述上驱动装置和所述下驱动装启停的控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阻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驱动装置为上气缸(7),所述下驱动装置为下气缸(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阻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阻测试设备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顶板,所述上气缸(7)设置于所述顶板上;上探针座(3),所述上探针组(1)安装在所述上探针座(3)上,所述上气缸(7)的活塞穿过所述顶板与所述上探针座(3)连接;下探针座(4),所述下探针组(2)安装在所述下探针座(4)上,所述下气缸(8)的活塞与所述下探针座(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阻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具有底板,所述下气缸(8)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下气缸(8)的活塞穿过所述底板与所述下探针座(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电阻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间隙配合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宏樊树根邱长文陈志辉谢陈亮肖一帆廖天裕周素仰何建安邓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