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纤维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721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人造纤维的冷却装置,包括风冷组件、水冷组件、人造纤维通道、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风冷组件包括风冷箱和风机,风冷箱的底板均匀开设有通风孔,风机安装在风冷箱的顶板上,水冷组件包括水箱、换热管道和水泵,水箱设置在风冷箱的下方,水箱上开设有出水口和回流口,换热管道为螺旋管状结构,换热管道安装在风冷箱的内部,且设置在风机的正下方,换热管道的一端通过水管与水箱的出水口相通,换热管道的另一端通过水泵与水箱的回流口相通,人造纤维通道设置在风冷箱与水箱之间,由风冷箱通风孔吹出的冷风对通过人造纤维通道的人造纤维冷却降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需要对人造纤维的需要进行温度调控,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造纤维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人造纤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人造纤维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造纤维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人造纤维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人造纤维行业的生产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人造纤维生产过程中,将成纤高聚物的熔体或浓溶液用纺丝泵连续、定量而均匀的从喷丝头的毛细孔中挤出,而成为液态细流,再在空气、水或特定的介质中固化成初生纤维的过程称为“纤维成形”,这是化学纤维生产的核心工序。目前市面上使用的人造纤维设备冷却装置主要是采用空气冷却,由于空气冷却效果不佳,一般的冷却器都需要加长设置,从而达到一定的冷却效果,这就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费时费力,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给企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市面上也有少量的采用水冷却方法,可是一般都是使用后的水就直接排放掉,浪费了资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冷却是被上应用的冷却器采用V型冷却槽,丝束从V型冷却槽底部通过,冷却介质为空气,温度为室温,因而温度无法控制,如果丝束离开V型槽时,温度偏高,则会影响丝束的加工稳定性,如果温度过低,也会对丝束产生不良影响,为了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会让丝束在冷却器中停留较长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人造纤维的冷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造纤维的冷却装置,包括风冷组件、水冷组件、人造纤维通道(1)、温度传感器(2)和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包括风冷箱(4)和风机(5),所述风冷箱(4)的底板均匀开设有通风孔(6),所述风机(5)安装在风冷箱(4)的顶板上,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箱(7)、换热管道(8)和水泵(9),所述水箱(7)设置在风冷箱(4)的下方,水箱(7)上开设有出水口(10)和回流口(11),所述换热管道(8)为螺旋管状结构,换热管道(8)安装在风冷箱(4)的内部,且设置在风机(5)的正下方,换热管道(8)的一端通过水管与水箱(7)的出水口(10)相通,换热管道(8)的另一端通过水泵(9)与水箱(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纤维的冷却装置,包括风冷组件、水冷组件、人造纤维通道(1)、温度传感器(2)和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包括风冷箱(4)和风机(5),所述风冷箱(4)的底板均匀开设有通风孔(6),所述风机(5)安装在风冷箱(4)的顶板上,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箱(7)、换热管道(8)和水泵(9),所述水箱(7)设置在风冷箱(4)的下方,水箱(7)上开设有出水口(10)和回流口(11),所述换热管道(8)为螺旋管状结构,换热管道(8)安装在风冷箱(4)的内部,且设置在风机(5)的正下方,换热管道(8)的一端通过水管与水箱(7)的出水口(10)相通,换热管道(8)的另一端通过水泵(9)与水箱(7)的回流口(11)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统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鸿洋生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