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液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718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液加热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加热棒、加热杆、防烫外壳、加热棒头、串连线、电源连接线、第二加热棒,第一加热棒与第二加热棒通过串连线串连,设于加热杆设于防烫外壳内部,防烫外壳设于第一加热棒、第二加热棒表面,加热棒头设于加热杆一端,电源连接线与第二加热棒连接,加热棒头设有防滑纹,防滑纹设于加热棒头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防烫外壳,可以防止加热装置烫伤工作人员,其中设有液体流通孔,可以在不影响电镀液加热的情况下,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安全系数,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液加热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电镀液加热装置,属于电镀

技术介绍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201420378981.9,一种电镀液加热装置。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镀加热装置,包括:电镀槽,内部设置有电镀液;用于将所述电镀槽内的电镀液加热的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电镀槽的外部。加热装置设置在电镀槽的外部,不会受电镀槽内部的电镀液的影响,提高了加热效率,节约了能源和原材料,方便加热装置的维修和替换。此外,加温装置设置在电镀槽的外部,方便操作,还提高了电镀槽的利用率。但是该电镀液加热装置没有设有防烫外壳,不能防止装置在加热过程中烫伤工作人员,装置的使用安全系数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液加热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加热棒、加热杆、防烫外壳、加热棒头、串连线、电源连接线、第二加热棒,所述第一加热棒与第二加热棒通过串连线串连,所述设于加热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镀液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镀液加热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加热棒(1)、加热杆(2)、防烫外壳(3)、加热棒头(4)、串连线(5)、电源连接线(6)、第二加热棒(7),所述第一加热棒(1)与第二加热棒(7)通过串连线(5)串连,所述加热杆(2) 设于设于防烫外壳(3)内部,所述防烫外壳(3)设于第一加热棒(1)、第二加热棒(7)表面,所述加热棒头(4)设于加热杆(2)一端,所述电源连接线(6)与第二加热棒(7)连接,所述加热棒头(4)设有防滑纹(40),所述防滑纹(40)设于加热棒头(4)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外壳(3)设有液体流通孔(30)、壳管(31)、管口(32)、连接螺纹(33);所述液体流通孔(30)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液加热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加热棒(1)、加热杆(2)、防烫外壳(3)、加热棒头(4)、串连线(5)、电源连接线(6)、第二加热棒(7),所述第一加热棒(1)与第二加热棒(7)通过串连线(5)串连,所述加热杆(2)设于设于防烫外壳(3)内部,所述防烫外壳(3)设于第一加热棒(1)、第二加热棒(7)表面,所述加热棒头(4)设于加热杆(2)一端,所述电源连接线(6)与第二加热棒(7)连接,所述加热棒头(4)设有防滑纹(40),所述防滑纹(40)设于加热棒头(4)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外壳(3)设有液体流通孔(30)、壳管(31)、管口(32)、连接螺纹(33);所述液体流通孔(30)设于壳管(31)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礼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至臻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