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574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可转动设置有滚轴,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还包括调节轮、丝杆和移动板,调节轮位于壳体外,且与丝杆固定,丝杆可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移动板通过螺纹孔与丝杆配合,移动板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滚轴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放线架和第二放线架,第一放线架位于第一容纳腔内,第二放线架位于第二容纳腔内,壳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切割光缆的切割机构,切割机构位于第一出线孔的前方;优点是体积较小且适合多种不同类型光缆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缆
,尤其涉及到一种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传统的网线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光缆逐渐演变成通信传播领域的主角,在现代社会通信领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光缆敷设时,一般光缆都是整装成盘的,在敷设时只需要将要敷设光缆用支架支撑即可,但该支架对散盘小捆光缆并不适用,而且有的时候需要用到不同种类的光缆,单一的光缆放线装置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且适合多种不同类型光缆放置的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可转动设置有滚轴,所述的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还包括调节轮、丝杆和移动板,所述的调节轮位于所述的壳体外,且与所述的丝杆固定,所述的丝杆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所述的移动板通过螺纹孔与所述的丝杆配合,所述的移动板将所述的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的滚轴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放线架和第二放线架,所述的第一放线架位于所述的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的第二放线架位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可转动设置有滚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还包括调节轮、丝杆和移动板,所述的调节轮位于所述的壳体外,且与所述的丝杆固定,所述的丝杆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所述的移动板通过螺纹孔与所述的丝杆配合,所述的移动板将所述的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的滚轴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放线架和第二放线架,所述的第一放线架位于所述的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的第二放线架位于所述的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的壳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切割光缆的切割机构,所述的切割机构位于所述的第一出线孔的前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可转动设置有滚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还包括调节轮、丝杆和移动板,所述的调节轮位于所述的壳体外,且与所述的丝杆固定,所述的丝杆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所述的移动板通过螺纹孔与所述的丝杆配合,所述的移动板将所述的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的滚轴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放线架和第二放线架,所述的第一放线架位于所述的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的第二放线架位于所述的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的壳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切割光缆的切割机构,所述的切割机构位于所述的第一出线孔的前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机构包括切割架和切割刀,所述的切割架固定在所述的壳体的前侧壁上,所述的切割架设置有切割槽,所述的切割刀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切割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光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刀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处可前后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然山王兆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格亿达光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