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503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包括机架本体和分别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并且并排设置的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一端分别与机架本体固定连接,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二端分别与机架本体活动连接,机架本体上安装有检测装置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第二端同时沿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摆动;检测装置包括电眼安装座和第一检测电眼、第二检测电眼和第三检测电眼,电眼安装座、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并排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时时监测输送带运行情况,而且能够对输送带自动进行纠偏,还能够使输送带过度更加平顺,且不伤害输送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械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输送带的纠偏装置或结构有很多种,常见的有:a.采用侧托辊设置前倾的方法,这样虽然可以防止输送带的跑偏,但在运行中却增大了输送机的运行阻力,对输送带的磨损也相应增大。这种方式常用于单向运行输送机上。b.在输送机的机架上设置调心托辊组。具体的,在输送机每隔一定长度设置跑偏的调心托辊虽然可以起到预防跑偏的作用,但是使维修量增大,设备的投资加大。c.在输送机易跑偏处的机架两侧设立挡辊,进行强制性纠偏,这种方法对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极为不利。d.采用具有导向条的输送带,一是输送带的采购成本增大,二是通过输送带上导向条进行强行纠偏,导向条对机台的摩擦力较大,对输送带影响较大,对这种方法对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极为不利。e.在输送机易跑偏处的机架左右两侧设设置槽轮,通过槽轮的位置限制输送带的位置。此种装置对钢带的效果较好,但对软性输送带几乎没有效果。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其不仅能够时时监测输送带运行情况,而且能够对输送带自动进行纠偏,还能够使输送带过度更加平顺,且不伤害输送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包括机架本体和分别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并且并排设置的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一端分别经调偏座与所述机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机架本体活动连接,所述机架本体上安装有检测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二端同时沿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摆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本体上的电眼安装座和安装于所述电眼安装座上的第一检测电眼、第二检测电眼和第三检测电眼,所述电眼安装座、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检测电眼对应于所述输送带的一侧边缘设置、所述第一检测电眼和所述第三检测电眼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电眼的两侧的设定距离处;还包括有PLC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检测电眼、所述第二检测电眼和第三检测电眼分别电连接于所述PLC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于所述PLC控制系统的控制输出端。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二端共同安装于一连轴块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连轴块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背对背地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轴块可拆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经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机架本体上。优选的,所述机架本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二端上固定装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配合安装有滑块,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二端均安装有UC轴承,所述UC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块上。优选的,所述电眼安装座上设置有三个呈长条形的第一通孔,三个所述第一通孔并排设置,三个所述第一通孔均与所述第一辊筒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检测电眼、所述第二检测电眼和所述第三检测电眼对应安装于各所述第一通孔内。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电眼、所述第二检测电眼和所述第三检测电眼均为光电开关。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二端同时经销轴与所述连轴块连接,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二端上均开设有销轴孔,所述连轴块上对应于所述销轴孔位置均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销轴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一种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通过第二检测电眼感应输送带的一侧边缘,位于第二检测电眼一侧的第一检测电眼用于感应输送带的存在,位于第二检测电眼另一侧的第三检测电眼用于感应输送带的跑偏程度。输送带跑偏时,第一检测电眼、第二检测电眼和第三检测电眼根据输送带的跑偏方向和跑偏程度分别传递相应的信号给PLC系统,由PLC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工作,进而使得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二端沿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摆动,促使输送带自动向左或右运动,自动纠偏。同时,不需要依靠或借助其它辅助件实现输送带的纠偏,所以输送带过度更加平顺,不会对输送带边缘造成损害,有利于延长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一种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其不仅能够时时监测输送带运行情况,而且能够对输送带自动进行纠偏,还能够使输送带过度更加平顺,且不伤害输送带。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向视图。图中:1-机架本体;11-滑块;12-滑轨;2-第一辊筒;13-UC轴承;3-第二辊筒;41-第一检测电眼;42-第二检测电眼;43-第三检测电眼;44-电眼安装座;441-第一通孔;51-第一气缸;52-第二气缸;6-连轴块;7-关节轴承;8-销轴;9-输送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包括机架本体1和分别与输送带9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并且并排设置的第一辊筒2和第二辊筒3,所述第一辊筒2和所述第二辊筒3的中心轴的第一端分别经调偏座与所述机架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辊筒2和所述第二辊筒3的中心轴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机架本体1活动连接,所述机架本体1上安装有检测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辊筒2和所述第二辊筒3的中心轴的第二端同时沿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摆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本体1上的电眼安装座44和安装于所述电眼安装座44上的第一检测电眼41、第二检测电眼42和第三检测电眼43,所述电眼安装座44、所述第一辊筒2和所述第二辊筒3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检测电眼42对应于所述输送带9的一侧边缘设置、所述第一检测电眼41和所述第三检测电眼4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电眼42的两侧的设定距离处;还包括有PLC控制系统(图中未给出),所述第一检测电眼41、所述第二检测电眼42和第三检测电眼43分别电连接于所述PLC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于所述PLC控制系统的控制输出端。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筒2和所述第二辊筒3的中心轴的第二端共同安装于一连轴块6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连轴块6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51和第二气缸52,所述第一气缸51与所述第二气缸52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一气缸51的缸体与所述第二气缸52的缸体背对背地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气缸51的活塞杆与所述连轴块6可拆连接,所述第二气缸52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关节轴承7,所述关节轴承7经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机架本体1上。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实现第一气缸51和第二气缸52能够推动所述第一辊筒2和所述第二辊筒3的中心轴的第二端共同沿着输送带9的输送方向摆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机架本体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辊筒2和所述第二辊筒3的中心轴的第二端上固定装设有滑轨12,所述滑轨12上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本体和分别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并且并排设置的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一端分别经调偏座与所述机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机架本体活动连接,所述机架本体上安装有检测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二端同时沿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摆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本体上的电眼安装座和安装于所述电眼安装座上的第一检测电眼、第二检测电眼和第三检测电眼,所述电眼安装座、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检测电眼对应于所述输送带的一侧边缘设置、所述第一检测电眼和所述第三检测电眼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电眼的两侧的设定距离处;还包括有PLC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检测电眼、所述第二检测电眼和第三检测电眼分别电连接于所述PLC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于所述PLC控制系统的控制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本体和分别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并且并排设置的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一端分别经调偏座与所述机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机架本体活动连接,所述机架本体上安装有检测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二端同时沿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摆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本体上的电眼安装座和安装于所述电眼安装座上的第一检测电眼、第二检测电眼和第三检测电眼,所述电眼安装座、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检测电眼对应于所述输送带的一侧边缘设置、所述第一检测电眼和所述第三检测电眼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电眼的两侧的设定距离处;还包括有PLC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检测电眼、所述第二检测电眼和第三检测电眼分别电连接于所述PLC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于所述PLC控制系统的控制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的中心轴的第二端共同安装于一连轴块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连轴块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位于同一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国黄天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达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