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394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涉及边缘连接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由透明件(1)、涤丝带(2)、通条(3)、骨架(4)、盖板(5)和螺栓(6)组成。透明件(1)和涤丝带(2)粘接在一起,形成铰支结构,在涤丝带(2)和通条(3)上制孔,通过螺栓(6)将插有通条(3)的涤丝带(2)镶嵌在盖板(5)和骨架(4)构成的小槽内,该连接方案基本消除了透明件(1)边缘的弯曲应力,缓解了透明件(1)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影响整个座舱结构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同时满足了热胀冷缩的需求,提高了座舱盖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边缘连接结构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风挡和座舱盖是飞机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缘连接是将非金属的透明件连接到骨架上形成某种形状的风挡和座舱盖密封结构,是风挡和座舱盖结构的薄弱环节,故障常常发生在该区域。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除了使透明件材料与机身连接外,还将透明件材料承受的载荷传递到飞机框架结构上。如果边缘连接设计不当,容易引起超过透明件材料许用强度的局部应力集中,通过对外场故障发生原因分析发现,座舱盖事故往往从透明件边缘连接处萌发并扩展。综合以上因素,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的设计要综合考虑结构的连接和满足结构的强度要求。现有的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采用的是在透明件上制螺栓孔,通过螺栓将透明件与框架连接,该安装方法应力集中系数长长高达10以上,透明件容易过早破坏,从而影响整个座舱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以解决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包括:骨架,呈板状,且所述骨架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截面呈阶梯状;盖板,与所述骨架贴合,且在所述骨架的阶梯位置处形成大槽和小槽;涤丝带,铺设在所述盖板和所述骨架形成的所述大槽和小槽的内表面,预安装透明件一边边缘插入铺设有所述涤丝带的大槽中,并粘接固定;螺栓孔,沿垂直于骨架板面方向,依次贯穿所述盖板、铺设有涤丝带的小槽、通条、骨架;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螺栓孔内。可选地,所述的透明件由不定向有机玻璃板材构成。可选地,所述涤丝带为柔性织物构成。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条、骨架以及盖板均由铝合金材料构成。可选地,所述螺栓为沉头螺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由于涤丝带和透明件粘接在一起,形成铰支结构,基本消除了透明件边缘的弯曲应力,改善了玻璃边缘的受力状况,消除了因制空缺陷引发的疲劳裂纹源,提高了座舱盖结构的使用寿命。采用这样的结构,不仅可以减少或消除透明件连接区域的应力集中,使透明件仅承受单一的拉伸应力,而且这种连接方式有很大的自由度,更能适应热膨胀的需要。在满足结构的连接、强度要求的同时,又能在制造工艺上得到有效的实施,从而保证这一关键连接区域的安全可靠。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技术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由透明件1、涤丝带2、通条3、骨架4、盖板5和螺栓6组成。具体地,将盖板5与骨架4贴合,在骨架4的阶梯位置处形成大槽和小槽;再通过工装夹具,将涤丝带2镶嵌在盖板5和骨架4构成的大槽和小槽内。其中,涤丝带2为已知的柔性织物。进一步,将透明件1的外形精加工到位,透明件1被胶接表面用砂纸打磨至消除光泽,用汽油除油。其中,透明件1可以选择为已知的多种适合的材料构成,例如由不定向有机玻璃板材构成或低定向度的有机玻璃板材构成,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不定向有机玻璃板材。另外,为防止在胶接固化工程中涤丝带2收缩,需提前对其进行热处理。按尺寸要求,用电热丝切割涤丝带2,除油。用毛刷或玻璃棒在大槽中涤丝带2的上端涂两层胶粘剂,在透明件1一边的边缘上涂一层胶粘剂,分别在23℃~30℃下干燥,然后将透明件1和涤丝带2的交界面紧密贴合在一起,然后进行固化处理。进一步,对通条3进行机械加工,短边倒R1圆角,将通条3插入铺设有涤丝带2的小槽中。在涤丝带2和通条3上制孔,在涤丝带2制孔边缘要进行烧熔处理。对盖板5和骨架4进行机械精加工,在与通条3和涤丝带2相对应位置制孔。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中,通条3、骨架4以及盖板5的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为已知的多种适合的材料,本实施例中,优选上述构件均由铝合金材料构成,能够完全避免裂纹从螺栓孔处扩展而造成座舱盖透明件的爆裂。最后,选用符合连接要求的螺栓6,在制孔处进行机械连接。其中,螺栓6优选为航空用沉头螺栓。本技术的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由于涤丝带2和透明件1粘接在一起,形成铰支结构,基本消除了透明件1边缘的弯曲应力,改善了玻璃边缘的受力状况,消除了因制空缺陷引发的疲劳裂纹源,提高了座舱盖结构的使用寿命。另外,上述结构不仅可以减少或消除透明件1连接区域的应力集中,使透明件1仅承受单一的拉伸应力,而且这种连接方式有很大的自由度,更能适应热膨胀的需要。在满足结构的连接、强度要求的同时,又能在制造工艺上得到有效的实施,从而保证这一关键连接区域的安全可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4),呈板状,且所述骨架(4)沿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截面呈阶梯状;盖板(5),与所述骨架(4)贴合,且在所述骨架的阶梯处形成大槽和小槽;涤丝带(2),铺设在大槽和小槽的内表面,预安装透明件(1)一边边缘插入铺设有所述涤丝带(2)的大槽中,并粘接固定;通条(3),沿所述骨架(4)的板面方向,设置在铺设有所述涤丝带(2)的所述小槽内;螺栓孔,沿垂直于所述骨架(4)板面方向依次贯穿所述盖板(5)、铺设有涤丝带(2)的小槽、通条(3)以及骨架(4);螺栓(6),固定设置在所述螺栓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舱盖透明件边缘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4),呈板状,且所述骨架(4)沿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截面呈阶梯状;盖板(5),与所述骨架(4)贴合,且在所述骨架的阶梯处形成大槽和小槽;涤丝带(2),铺设在大槽和小槽的内表面,预安装透明件(1)一边边缘插入铺设有所述涤丝带(2)的大槽中,并粘接固定;通条(3),沿所述骨架(4)的板面方向,设置在铺设有所述涤丝带(2)的所述小槽内;螺栓孔,沿垂直于所述骨架(4)板面方向依次贯穿所述盖板(5)、铺设有涤丝带(2)的小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钰黄宝臣唐雪松任清泉闫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