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整体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39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整体梁,包括槽型梁(1)、多个操作接头(2),多个悬挂接头(3),三者一体成型;槽型梁(1)由腹板及与其垂直相连的上下两翼缘构成;槽型梁(1)腹板连接有翼缘的一侧上间隔嵌接有多个操作接头(2)与多个悬挂接头(3);操作接头(2)为双耳片结构,每个耳片均由第一平板以及与其对接的直角三角板构成,其中第一平板与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直角边相连,另一直角边位于上翼缘一侧;悬挂接头(3)为双耳片结构,每个耳片均由第二平板与其对接的钝角三角板,其中第二平板与钝角三角板中的最长边相连,最短边位于下翼缘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轻结构重量、减少紧固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以及提高疲劳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整体梁
本技术属于飞机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整体梁。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民用飞机操纵面的蒙皮、梁、肋等已采用复合材料结构,而用来承受和传递操纵面集中载荷的悬挂接头和操纵接头主要采用传统铝合金和钛合金结构。悬挂接头和操纵接头采用金属材料结构时,它们与复合材料结构梁之间需要采取一定的防腐蚀措施,避免金属—复合材料界面发生电化学腐蚀。悬挂接头和操纵接头采用复合材料结构时,虽可避免接头与复合材料梁装配界面发生电化学腐蚀,但悬挂接头和操纵接头复合材料成型时需要多个工装模具,带来制造成本增加。其次,它们与梁装配时,不仅需要大量的金属紧固件,而且协调悬挂接头和操纵接头装配需要严格设计补偿和工艺补偿,还因机械连接降低结构疲劳寿命。这不仅会增加结构重量、制造装配难度和制造成本,还降低结构疲劳寿命和结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整体梁,克服或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材料整体梁,包括槽型梁、多个操作接头,多个悬挂接头,三者一体成型;槽型梁由腹板及与该腹板两端垂直相连的上翼缘与下翼缘构成;在槽型梁腹板连接有翼缘的一侧上间隔嵌接有多个操作接头与多个悬挂接头;该操作接头为双耳片结构,每个耳片均由第一平板以及与该第一平板对接的直角三角板构成,第一平板嵌接于腹板与上下翼缘之间的区域内,直角三角板则裸露于该区域之外,其中第一平板与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直角边相连,另一直角边则位于上翼缘一侧;悬挂接头为双耳片结构,每个耳片均由第二平板与该第二平板对接的钝角三角板,第二平板嵌接于腹板与上下翼缘之间的区域内,钝角三角板则裸露于该区域之外,其中第二平板与钝角三角板中的最长边相连,最短边则位于下翼缘一侧。优选地是,所述操作接头为两个,所述悬挂接头为三个。优选地是,所述操作接头与所述悬挂接头的两耳片均相互平行设置,且两耳片垂直上下两翼缘及腹板。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复合材料整体梁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减轻结构重量、减少紧固件数量、减少装配关系和降低装配难度,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结构效率和疲劳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复合材料整体梁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复合材料整体梁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复合材料整体梁的铺层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复合材料整体梁的制造工艺路线图。附图标记:1-槽型梁、2-操纵接头、3-悬挂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复合材料整体梁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复合材料整体梁,包括槽型梁1、多个操作接头2,多个悬挂接头3,三者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的操作接头2选择2个,悬挂接头3选择3个。槽型梁1由腹板及与该腹板两端垂直相连的上翼缘与下翼缘构成。在槽型梁1腹板连接有翼缘的一侧上间隔嵌接有2个操作接头2与3个悬挂接头3。该操作接头2为双耳片结构,每个耳片均由第一平板以及与该第一平板对接的直角三角板构成,第一平板嵌接于腹板与上下翼缘之间的区域内,直角三角板则裸露于该区域之外,其中第一平板与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直角边相连,另一直角边则位于上翼缘一侧。悬挂接头3也为双耳片结构,每个耳片均由第二平板与该第二平板对接的钝角三角板,第二平板嵌接于腹板与上下翼缘之间的区域内,钝角三角板则裸露于该区域之外,其中第二平板与钝角三角板中的最长边相连,最短边则位于下翼缘一侧。操作接头2与悬挂接头3的两耳片均选择相互平行设置,并且两耳片也均垂直上下两翼缘及腹板布置。下面结合图3和图4简介本技术的复合材料整体梁制造过程。本技术的复合材料整体梁中的悬挂接头3、操纵接头2与槽型梁1采用同样的复合材料,共用同一工装模具进行铺贴、共固化成型。首先准备工装模具,随后进行纤维铺贴和闭模预压实,其中,槽型梁1与悬挂接头3、操纵接头2的结合处沿纵向用织物填实,然后注入环氧树脂、固化,固化完成后脱模取出制件,并对制件进行无损检测,通过无损检测之后对制件外形进行加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复合材料整体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材料整体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槽型梁(1)、多个操作接头(2),多个悬挂接头(3),三者一体成型;槽型梁(1)由腹板及与该腹板两端垂直相连的上翼缘与下翼缘构成;在槽型梁(1)腹板连接有翼缘的一侧上间隔嵌接有多个操作接头(2)与多个悬挂接头(3);该操作接头(2)为双耳片结构,每个耳片均由第一平板以及与该第一平板对接的直角三角板构成,第一平板嵌接于腹板与上下翼缘之间的区域内,直角三角板则裸露于该区域之外,其中第一平板与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直角边相连,另一直角边则位于上翼缘一侧;悬挂接头(3)为双耳片结构,每个耳片均由第二平板与该第二平板对接的钝角三角板,第二平板嵌接于腹板与上下翼缘之间的区域内,钝角三角板则裸露于该区域之外,其中第二平板与钝角三角板中的最长边相连,最短边则位于下翼缘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整体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槽型梁(1)、多个操作接头(2),多个悬挂接头(3),三者一体成型;槽型梁(1)由腹板及与该腹板两端垂直相连的上翼缘与下翼缘构成;在槽型梁(1)腹板连接有翼缘的一侧上间隔嵌接有多个操作接头(2)与多个悬挂接头(3);该操作接头(2)为双耳片结构,每个耳片均由第一平板以及与该第一平板对接的直角三角板构成,第一平板嵌接于腹板与上下翼缘之间的区域内,直角三角板则裸露于该区域之外,其中第一平板与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直角边相连,另一直角边则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怡凡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