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行车
本技术与自动车结构有关,特别指一种供身障人士使用的助行车。
技术介绍
身障人士由于行动不便,而须借助具有自动动力的助行车辅助移动。已知的助行车为求稳定,而形成三轮车或四轮车的结构型态,其后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车轮,其中两车轮虽枢设于车体上而可枢转以带动车体移动,但两车轮是分别枢设于车体的一定点上,彼此之间的距离固定,而使车体具有一固定的行驶宽度,若道路或环境空间的宽度小于该行驶宽度,该车体则无法通行,造成身障人士无法经过一些较为狭窄的通道的问题,非常不便。另一方面,当不使用助行车而需将其收纳时,由于体积庞大之故,难以找到足够的空间置放,也造成收纳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助行车,其可调整两后轮的设置位置,进而改变轮距以达到适应不同行驶环境的功效。此外,本技术可经折迭而减缩其占用空间,而具有便于收纳的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助行车,其包括有:一车架,其具有一前轴管、一横轴管及至少一立轴管;一转向把手,其穿设于该前轴管中,并连接一前叉,其中该前叉设有一前轮;该转向把手设有一第一弯折机构,用以使该转向把手朝该车架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助行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车架,其设有一前轴管、一横轴管及至少一立轴管;一转向把手,其穿设于该前轴管中,并连接一前叉,其中该前叉设有一前轮;该转向把手设有一第一弯折机构,用以使该转向把手朝该车架枢摆;两后轮,分别位于该横轴管的两端,各后轮分别以其轮轴插入该横轴管中,并以一固定机构固定;两后轮可选择轮轴插入的深度,进而调整两后轮之间的轮距;一座椅架,其伸出至少一支撑杆,该支撑杆可拆离地插设于该立轴管,且该支撑杆设有一第二弯折机构,用以使该座椅架朝该车架枢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行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车架,其设有一前轴管、一横轴管及至少一立轴管;一转向把手,其穿设于该前轴管中,并连接一前叉,其中该前叉设有一前轮;该转向把手设有一第一弯折机构,用以使该转向把手朝该车架枢摆;两后轮,分别位于该横轴管的两端,各后轮分别以其轮轴插入该横轴管中,并以一固定机构固定;两后轮可选择轮轴插入的深度,进而调整两后轮之间的轮距;一座椅架,其伸出至少一支撑杆,该支撑杆可拆离地插设于该立轴管,且该支撑杆设有一第二弯折机构,用以使该座椅架朝该车架枢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把手上设有一可滑动的套管,该套管能选择其与该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