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利用遗传工程技术生产可用作药物的物质的方法,特别是关于较之常规方法更为有效地生产这些物质的方法,尤其是涉及利用病毒DNA于体外和体内生产这类物质的方法。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核多角体病毒,于家蚕〔中国桑蚕(Bombyx mori)〕体内有效地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也涉及到用于实施上述方法的载体和重组体病毒DNA,以及以其生产同样物质的方法。以前曾报导过许多借助重组DNA技术的优越性,使用载体等在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啤酒酵母等微生物体内。有一篇报导述及试图利用一种其结构基因被替换后的病毒DNA(Autographa californica核多角体病毒DNA),在培养的细胞(一种建立的Spodoptera frugiperda细胞系)内生产β-干扰素和β-半乳糖苷酶〔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3(12),2156-2165(1983);ibid.,4(3),399-406(1984)〕。但问题在于用来完成该方法的A.Californica病毒是可在外界生存的有害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有用物质的方法,其包括在培养的细胞或宿主体内增殖重组的中国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mNPV)DNA,经重组而产生的该重组Bm-NPV-DNA为双股DNA,其包含原先存在于多角体蛋白结构基因上游的5'上游BmNPV-DNA片段,且还包含所说结构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一个翻译起始密码子和一个产生有用物质的基因、有或没有原先存在于所说的多角体蛋白结构基因之下游的3'下游Bm-NPV-DNA片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有用物质的方法,其包括在培养的细胞或宿主体内增殖重组的中国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mNPV)DNA,经重组而产生的该重组Bm NPV DNA为双股DNA,其包含原先存在于多角体蛋白结构基因上游的5′上游BmNPV DNA片段,且还包含所说结构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一个翻译起始密码子和一个产生有用物质的基因、有或没有原先存在于所说的多角体蛋白结构基因之下游的3′下游Bm NPV DNA片段。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生产有用物质的方法,其中重组Bm NPV DNA是在中国家蚕细胞的细胞系中或在活的家蚕体内进行增殖。3.一种经重组而产生的重组Bm NPV DNA,其为包含原先存在于多角体蛋白结构基因上游的5′上游Bm NPV DNA片段,且还包括所说之结构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一个翻译起始密码子和一个产生有用物质的基因,带有或没有原来存在于所说的多角体蛋白结构基因下游的3′下游Bm NPV DNA片段的两股DNA。4.一种载体,其中包含一个原先存在于多角体蛋白结构基因上游的5′上游Bm NPV DNA片段且还包括所说结构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和原先存在于所说结构基因下游的3′下游Bm NPV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进,古泽满,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