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装甲车辆托带轮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358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装甲车辆托带轮减振装置,属于装甲车辆技术领域,为了降低履带通过托带轮传递给车体的振动和冲击,降低履带式装甲车辆的振动和噪音,保护车载设备,提高乘座舒适度,该减振装置主要由压环(1)、外减振环(2)、减振柱(3)、内减振套(4)组成。组成刚性约束框架及弹性阻尼体,在托带轮(8)与车体附座(9)之间形成弹性隔离层,避免了托带轮与车体附座的刚性接触,从而起到降低履带通过托带轮传递给车体的振动和冲击的作用。可以应用到履带式装甲车辆的托带轮上,可以降低履带通过托带轮传递给车体的振动和冲击,降低履带式装甲车辆的振动和噪音,保护车载设备,提高乘座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装甲车辆托带轮减振装置
本技术属于装甲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式装甲车辆托带轮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纵观国内外的履带式装甲车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研制的车辆,车辆两侧都有支撑履带的托带轮。托带轮的作用是支撑履带,减小履带摆动幅度,保证履带式装甲车辆能够以较快速度行驶,托带轮的设置还可以明显提高履带的使用寿命,没有托带轮的履带式装甲车辆已经淘汰。安装托带轮后,带来的弊端是履带运动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会传递给车体,提高了履带式装甲车辆的振动和噪音。托带轮一般是通过螺栓直接刚性连接在车体附座上,托带轮与车体附座之间没有减振环节,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履带通过托带轮传递给车体的振动和冲击很大,乘座舒适度很差,车载设备也容易疲劳损坏。在研制中,由于轻量化和高机动性指标较高,必须采用薄壳车体,在样车试验中,薄壳车体侧甲板托带轮支架座焊缝疲劳开裂现象多次出现,直接导致设计定型试验无法顺利完成,研制进度比原计划严重滞后,经济损失较大。尽管近些年来,新型履带式装甲车辆的研制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托带轮与车体附座之间的减振环节研发方面严重滞后,依然采用螺栓直接刚性连接在车体附座上。轻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履带式装甲车辆托带轮减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式装甲车辆托带轮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减振装置主要由压环(1)、外减振环(2)、减振柱(3)、内减振套(4)、调整垫(5)、连接螺栓(6)组成;压环(1)为半圆环状,上面有连接孔,压环(1)成对使用,两对压环(1)组成能够穿过托带轮轴的中心孔;外减振环(2)为半圆环状,上面有连接孔,外减振环(2)的材料为阻尼橡胶,外减振环(2)成对使用;两对外减振环(2)组成能够穿过托带轮轴的中心孔;减振柱(3)是在合金钢管(3a)的外周硫化一个橡胶环(3b)制成,减振柱(3)套在托带轮的连接盘连接孔内,橡胶环(3b)与托带轮的连接盘连接孔壁为过盈配合;内减振套(4)材料是阻尼橡胶,其中心圆柱具有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装甲车辆托带轮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减振装置主要由压环(1)、外减振环(2)、减振柱(3)、内减振套(4)、调整垫(5)、连接螺栓(6)组成;压环(1)为半圆环状,上面有连接孔,压环(1)成对使用,两对压环(1)组成能够穿过托带轮轴的中心孔;外减振环(2)为半圆环状,上面有连接孔,外减振环(2)的材料为阻尼橡胶,外减振环(2)成对使用;两对外减振环(2)组成能够穿过托带轮轴的中心孔;减振柱(3)是在合金钢管(3a)的外周硫化一个橡胶环(3b)制成,减振柱(3)套在托带轮的连接盘连接孔内,橡胶环(3b)与托带轮的连接盘连接孔壁为过盈配合;内减振套(4)材料是阻尼橡胶,其中心圆柱具有中心孔,其法兰盘上具有连接孔,内减振套(4)中心孔套在托带轮轴上,内减振套(4)位于连接盘的部位夹在调整垫(5)和托带轮的连接盘之间,整个内减振套(4)与车体上的连接附座之间形成弹性过盈配合;压环(1)的连接孔,外减振环(2)的连接孔与内减振套(4)的连接孔的数量、位置与托带轮的连接盘连接孔的数量、位置分别相同、相对应;外减振环(2)夹在压环(1)和托带轮的连接盘之间;连接螺栓(6)穿过压环(1)的连接孔、减振柱(3)的合金钢管(3a),用于将托带轮的连接盘与车体上的连接附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装甲车辆托带轮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纯张乐永李珂石梦黄国良王中宝杜金波任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