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多功能旅游手推车,包括可折叠车架、车轮组件、座板和延伸座板,可折叠车架包括按空间位置相连接的左框架、右框架、底框架、前网状挡板、顶连接板和车把手靠背架,左、右框架前后侧之间还分别通过前、后连杆相连接;延伸座板与前连杆铰接并通过支撑杆支撑,座板后端固定在后连杆上且前端通过支撑连杆与可折叠车架连接;车把手靠背架包括与可折叠车架铰接的U形架体、靠背板、靠背帆布、上横杆及下横杆,靠背板下侧边与后连杆铰接,上侧边与靠背帆布固定连接,靠背帆布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上横杆或下横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整体可折叠,方便携带及存储,并可根据实际需要组合成推车或睡床,使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多功能旅游手推车
本技术涉及推车
,尤其是一种可折叠的多功能旅游手推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功能旅行推车,结构简单实用,在使用、携带、搬运或储存时十分方便。如申请号为201320452793.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旅行推车,包括一可折叠的车架、安装在车架底部的左右两组车轮组件、卡接在车架内的座板和连接在车架后侧的车把手,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前万向车轮、后车轮和连接前万向车轮与后车轮的连接杆,连接杆包括相互铰接的前段杆和后段杆,所述后车轮设有刹车机构,所述车把手包括可折叠式铰接的上段手拉杆和下段固定架,在所述车架前侧下部铰接有延伸座板,延伸座板前端下部铰接有延伸座板支撑杆,延伸座板支撑杆中部与车架之间通过连杆铰接。该推车虽简单实用,但其功能还是局限在折叠储物推车上,无法拓展其他功能,不能满足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折叠的多功能旅游手推车,该多功能旅游手推车兼具推车及睡床的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的多功能旅游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车架、车轮组件、座板和延伸座板,车轮组件安装在所述可折叠车架底部,所述可折叠车架包括左框架、右框架、底框架、前网状挡板、顶连接板和车把手靠背架,所述左框架、右框架的前后侧分别通过前连杆、后连杆相连接,左框架、右框架分别与底框架相铰接,所述前网状挡板的下侧边与所述前连杆铰接,上侧边与所述左右框架可拆卸连接,顶连接板的一端与左框架铰接,另一端与右框架扣接,所述延伸座板与所述前连杆铰接,在所述延伸座板前端部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中部与所述左框架或右框架之间通过一连接杆相铰接,所述座板后端固定在所述后连杆上,前端与一支撑连杆的一端铰接,支撑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连接板卡接,所述车把手靠背架包括U形架体、靠背板、靠背帆布和间隔安装在U形架体上的上横杆及下横杆,U型架体的U形开口端与所述可折叠车架的中部铰接,中部与所述可折叠车架上端部铰接,所述靠背板下侧边与后连杆铰接,上侧边与所述靠背帆布的一端固定连接,靠背帆布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上横杆或下横杆上。进一步地,所述顶连接板宽度为所述左框架上侧边长度的三分之一,在所述顶连接板上还设有音乐播放器。进一步地,所述延伸座板底面上还设有一抽拉式延伸板。进一步地,所述靠背帆布的一端部上设置有魔术贴,靠背帆布可绕过上横杆或下横杆并通过魔术贴粘合固定。进一步地,上述可折叠的多功能旅游手推车还包括有一遮阳结构,遮阳结构包括铰接在上横杆上的框架和连接在框架上的遮阳布。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前万向车轮和后车轮,在后车轮设有刹车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整体可折叠,方便携带及存储,展开时可根据实际需要组合成推车或睡床,使用范围广。本技术具有如下功能特点:1、适用自驾车旅游,开车时可将旅行推车折叠存放在尾箱;2、可用于购物,携带水果、蔬菜等不会被闷坏;3、沙滩游玩时,可放置各种用品和小孩;4、携带幼儿上下幼儿院,溜街,逛公园,散步;5、在家里可用作小孩的坐栏,站栏;6、农夫可带小孩放在田间,地头干活;7、作小孩就餐时的餐椅;8、用作小孩室内室外平躺休息的睡床;9、可用做钓鱼座椅或短期休息的座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合成推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合成睡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顶连接板安装在左右框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可折叠的多功能旅游手推车,包括可折叠车架1、车轮组件2、座板3和延伸座板4,车轮组件2安装在所述可折叠车架1底部。上述可折叠车架1包括左框架11、右框架12、底框架13、前网状挡板14、顶连接板15和车把手靠背架16。所述左框架11、右框架12前后侧的中部分别通过前连杆17、后连杆18相连接;左框架11、右框架12分别与底框架13相铰接,在底框架13上还可以设有底板131。所述前网状挡板14的下侧边与所述前连杆17铰接,上侧边与所述左、右框架11、12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采用螺栓、插销、卡扣或绑绳等方式。所述顶连接板15的一端与左框架11铰接,另一端与右框架12扣接。上述延伸座板4与所述前连杆17铰接,在所述延伸座板4前端部铰接有支撑杆41,支撑杆41中部与所述左框架或右框架之间通过一连接杆42相铰接。上述座板3后端固定在所述后连杆18上,前端与一支撑连杆31的一端铰接,支撑连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顶连接板15卡接。上述车把手靠背架16包括U形架体161、靠背板162、靠背帆布163和间隔安装在U形架体161上的上横杆164及下横杆165。U型架体161的U形开口端两个端部分别与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的中部相铰接,U型架体161的中部分别与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的上端部相铰接,U型架体的折弯部分则为车把手,在车把手上还可套上橡胶套。所述靠背板162下侧边与后连杆18铰接,靠背帆布163的一端与所述靠背板162上侧边固定连接,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上横杆164或下横杆165上;具体的,可通过在靠背帆布的活动端部上设置有魔术贴,通过魔术贴的粘合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顶连接板15的宽度为所述左框架11或右框架12上侧边长度的三分之一,在所述顶连接板15上还设有音乐播放器。顶连接板15除了连接功能外,还可作为餐板使用,并且能播放音乐,功能多样。进一步地,在延伸座板4底面上还设有一抽拉式延伸板43。抽拉式延伸板43能像抽屉一下拉出及插入,使用非常方便;能够在本技术组合成睡床时,延长整体的长度。进一步地,上述可折叠的多功能旅游手推车还包括有一遮阳结构5,遮阳结构5包括铰接在上横杆上的框架和连接在框架上的遮阳布。所述车轮组件2包括前万向车轮21和后车轮22,在后车轮设有刹车机构23。当本技术在组合成推车时,靠背帆布163可绕过上横杆164并通过魔术贴粘合固定,使靠背板162被拉起,竖直设置,当做靠背的功能板,如图1所示。当本技术在组合成睡床时,靠背帆布163可绕过下横杆165并通过魔术贴粘合固定,使靠背板162被水平放置,支撑连杆31则与顶连接板15分离,转动竖立在底板131上做支撑,前网状挡板14则叠放到座板上,如此,靠背板162、座板3、前网状挡板14、座板延伸板4、抽拉式延伸板43一同组合成床板,如图2所示。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的多功能旅游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车架、车轮组件、座板和延伸座板,车轮组件安装在所述可折叠车架底部,所述可折叠车架包括左框架、右框架、底框架、前网状挡板、顶连接板和车把手靠背架,所述左框架、右框架的前后侧分别通过前连杆、后连杆相连接,左框架、右框架分别与底框架相铰接,所述前网状挡板的下侧边与所述前连杆铰接,上侧边与所述左右框架可拆卸连接,顶连接板的一端与左框架铰接,另一端与右框架扣接,所述延伸座板与所述前连杆铰接,在所述延伸座板前端部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中部与所述左框架或右框架之间通过一连接杆相铰接,所述座板后端固定在所述后连杆上,前端与一支撑连杆的一端铰接,支撑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连接板卡接,所述车把手靠背架包括U形架体、靠背板、靠背帆布和间隔安装在U形架体上的上横杆及下横杆,U型架体的U形开口端与所述可折叠车架的中部铰接,中部与所述可折叠车架上端部铰接,所述靠背板下侧边与后连杆铰接,上侧边与所述靠背帆布的一端固定连接,靠背帆布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上横杆或下横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多功能旅游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车架、车轮组件、座板和延伸座板,车轮组件安装在所述可折叠车架底部,所述可折叠车架包括左框架、右框架、底框架、前网状挡板、顶连接板和车把手靠背架,所述左框架、右框架的前后侧分别通过前连杆、后连杆相连接,左框架、右框架分别与底框架相铰接,所述前网状挡板的下侧边与所述前连杆铰接,上侧边与所述左右框架可拆卸连接,顶连接板的一端与左框架铰接,另一端与右框架扣接,所述延伸座板与所述前连杆铰接,在所述延伸座板前端部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中部与所述左框架或右框架之间通过一连接杆相铰接,所述座板后端固定在所述后连杆上,前端与一支撑连杆的一端铰接,支撑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连接板卡接,所述车把手靠背架包括U形架体、靠背板、靠背帆布和间隔安装在U形架体上的上横杆及下横杆,U型架体的U形开口端与所述可折叠车架的中部铰接,中部与所述可折叠车架上端部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振隆,
申请(专利权)人:方振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