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除雾干湿混合冷却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循环用水冷却技术和节能领域,用于降低出口空气含湿量以及节电节能,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塔。
技术介绍
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携带余热的循环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或热质交换,把水的热量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从而实现循环水的降温。冷却塔按照循环水与空气接触方式的不同,分为湿式冷却塔(热质交换)和干式冷却塔(热交换)两种形式。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传统湿式冷却系统,将冷却循环水喷淋在填料表面,循环水与空气直接接触,通过接触传热和蒸发散热,把水的热量和一部分质量传输给空气,降低了水温。湿式冷却塔的热交换效率较高,水被冷却的极限温度为空气的湿球温度。但是,冷却水因冷却过程中的水分蒸发而造成了水量耗损,并且,水分蒸发又使循环的冷却水含盐度增加。为了稳定水质,常采用加药旁滤法及排污法,其中排污法因为投资及运行费用低而得到广泛应用,其处理方法是排掉一部分含盐度较高的水,同时,采用补充水来降低含盐度,这意味着水量进一步损失。此外,湿式冷却塔顶部的飘水现象亦造成了水量损失。同时,在冷却塔出口处湿空气中水蒸气会凝结成水雾,造成环境光污染及影响当地局部气候环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除雾干湿混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塔包括常规冷却塔结构部分、干部空气入口(7)、湿部空气入口(8)、换热器(9)、百叶风口(10)、水轮机(11)、半导体制冷片(13)、小型发电机(14)、高位集水器(15)、加压泵(19)及相关管道;所述常规冷却塔结构部分包含塔体(1)、填料(4)、贮水池(6);所述水轮机(11)由固定架(12)固定在塔体(1)内;所述干部空气入口(7)设置于固定架(12)与塔体(1)顶部之间,环绕布置于塔体(1)四周;所述湿部空气入口(8)设置于干部空气入口(7)下方,位于高位集水器(15)与贮水池(6)之间,环绕布置于塔体(1)四周;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除雾干湿混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塔包括常规冷却塔结构部分、干部空气入口(7)、湿部空气入口(8)、换热器(9)、百叶风口(10)、水轮机(11)、半导体制冷片(13)、小型发电机(14)、高位集水器(15)、加压泵(19)及相关管道;所述常规冷却塔结构部分包含塔体(1)、填料(4)、贮水池(6);所述水轮机(11)由固定架(12)固定在塔体(1)内;所述干部空气入口(7)设置于固定架(12)与塔体(1)顶部之间,环绕布置于塔体(1)四周;所述湿部空气入口(8)设置于干部空气入口(7)下方,位于高位集水器(15)与贮水池(6)之间,环绕布置于塔体(1)四周;所述高位集水器(15)布置于填料(4)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除雾干湿混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冷却塔结构部分还包括有收水器(2)、喷淋喷头(3)、风扇(5)、风筒(26);所述塔体(1)为抽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塔体(1)俯视投影为矩形;所述干部空气入口(7)与湿部空气入口(8)外部均设置可调节开度和进风方向的百叶窗(20);所述固定架(12)位于收水器(2)之上,与收水器(2)相邻,俯视投影为十字形,十字交叉点固定有水轮机(11),四端点固定在塔体(1)侧壁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3)设置于风筒(26)内风扇(5)上方的一水平面上,与小型发电机(14)相连接;所述固定架(12)与水轮机(11)、塔体(1)接触处均设有缓震胶垫;所述小型发电机(14)布置于风筒(26)的外侧,小型发电机(14)的输出轴与水轮机(11)的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皮带轮(21A)、皮带轮(21B),皮带轮(21A)与皮带轮(21B)通过皮带连接;所述高位集水器(15)由上槽(27)、下槽(28)、支撑件(29)、细长分隔板(30)、铰接挡板(31)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节能除雾干湿混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部空气入口(7)内设置换热器(9),换热器(9)与百叶窗(20)相邻设置,所述换热器(9)采用管翅式结构,环绕塔体(1)垂直定位,换热器(9)顶部与塔体(1)顶部内侧面紧密接触,底部与固定架(12)紧密接触;所述换热器(9)通过输水管(16)与水轮机(11)相连,输水管(16)与水轮机(11)接口处设置阀门;所述换热器(9)通过回水管(17)与贮水池(6)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除雾干湿混合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9)内侧接有百叶风口(10),百叶风口(10)呈一定的角度向下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国华,唐敏,王佳,刘彦琛,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