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厂房空气处理机器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部侧面上端固定有两个圆筒,所述圆筒的侧面设有孔A,所述圆筒内固定有引风机B并与圆筒内部密封,所述引风机B与进风管连接,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与空气净化箱上端的进风口螺纹连接,所述空气净化箱放置于与其匹配的限位块上,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横板A上端,所述横板A固定在筒体内部,所述筒体的侧面设有门,所述筒体的外侧设有围绕其一圈的若干个传感器,所述空气净化箱的侧面设有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移动,可以将工厂内的任何一个角落的空气进行净化,保证工厂内空气的洁净,并且经过多次过滤和清洁,清洁彻底,为厂房提供更清洁的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厂房空气处理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给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厂房空气处理机器人。
技术介绍
仪器室、空调室、地下室及海底设施中的空气,由于外界污染或者受密闭环境中人群活动的影响,常含有体臭、吸烟臭、烹饪臭、油、有机及无机硫化物、腐蚀性成分等,造成精密仪表腐蚀或影响人体健康。可用活性炭进行净化,除去杂质成分。化工厂、皮革厂、造漆厂以及使用各种有机溶剂的工程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各种有机溶剂、无机及有机硫化物、烃类、氯气、油、汞及其他对环境有害的成分,可以用活性炭进行吸附以后再排放。原子能设施中排出的气体中,含有放射性的氪、氙、碘等物质,必须用活性炭将它们吸附干净以后再行排放。煤、重油燃烧生成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它们是污染大气、形成酸雨的有害成分,也可以用活性炭将它们吸附除去。工厂内的空气受到污染后,空气中的酸性气体遇到水后黏附在机器上不仅会对机器的外壳造成影响,还会对内部的精度要求高的零件造成腐蚀,对工厂造成不必要的维修成本,而且一般的工厂净化机都固定在一个位置,距离较远的位置并不能达到空气净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厂房空气处理机器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厂房空气处理机器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部侧面上端固定有两个圆筒,所述圆筒的侧面设有孔A,所述圆筒内固定有引风机B并与圆筒内部密封,所述引风机B与进风管连接,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与空气净化箱上端的进风口螺纹连接,所述空气净化箱放置于与其匹配的限位块上,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横板A上端,所述横板A固定在筒体内部,所述筒体的侧面设有门,所述筒体的外侧设有围绕其一圈的若干个传感器,所述空气净化箱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空气净化箱的内部固定有方框、横板B和横板C,所述方框、横板B和横板C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所述方框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过滤网A,所述过滤网A的两侧固定有竖板B,所述过滤网A和竖板B的侧面固定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侧面固定有把手,所述横板B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过滤网B,所述过滤网B上的结构与过滤网A相同,所述横板C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箱体B,所述箱体B的上端内部固定有钢管A,所述箱体B的下端内部设有固定有钢管B,所述箱体B内部装有过滤溶液,所述钢管A与设在横板B上的孔B位置相对,所述钢管B的与设在横板C上的孔C位置相对,所述箱体B的侧面设有把手,所述横板C上的孔C的下端固定有管A,所述管A与分子净化器的上端连接,所述分子净化器的下端固定有支架B,所述支架B的另一端固定在空气净化箱内部底板上端,所述分子净化器与设在空气净化箱下端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出风口与三通管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与出风管连接。所述出风管固定在筒体内部中间,所述出风管的口伸出筒体上端,所述横板A的下端中央固定有电机A,所述电机A的转轴穿过圆盘A与圆盘A下方的圆盘B联接,所述圆盘A固定在筒体下端,所述圆盘A与圆盘B转动连接,所述圆盘B的下端固定有箱体A,所述箱体A内部设有PLC和电池,所述箱体A内部固定有电机B,所述电机B的转轴与轮子A联接,所述箱体A的底部固定有支架A,所述支架A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轮子B,所述轮子B和轮子A通过履带连接,所述引风机A、传感器、电机A、PLC、电机B、分子净化器和引风机B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电机A和电机B与PLC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网A的孔为0.5mm。优选的,所述过滤网B的孔为0.5um。优选的,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为8个。优选的,所述电机A与PLC之间连接有驱动器。优选的,所述箱体B的内部设有钝化层。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移动,可以将工厂内的任何一个角落的空气进行净化,保证工厂内空气的洁净,并且经过多次过滤和清洁,清洁彻底,为厂房提供更清洁的空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的左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的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的左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的左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的筒体B3和滚子A4的截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的滚子B5的主视图。图中:筒体1、门1-1、圆筒2、孔A2-1、横板A3、限位块4、出风管5、进风管6、引风机A7、三通管8、传感器9、空气净化箱10、进风口10-1、出风口10-2、电机A11、圆盘A12、圆盘B13、箱体A14、轮子A15、轮子B16、履带17、支架A18、PLC19、电池20、电机B21、方框22、横板B23、孔B23-1、电池24、孔C24-1、分子净化器25、管A26、支架B27、把手28、竖板A29、过滤网A30、竖板B31、过滤网B32、箱体B33、钢管A34、钢管B35、过滤溶液36、引风机B3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8所示,一种厂房空气处理机器人,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外部侧面上端固定有两个圆筒2,所述圆筒2的侧面设有孔A2-1,所述圆筒2内固定有引风机B37并与圆筒2内部密封,所述引风机B37与进风管6连接,所述进风管6的另一端与空气净化箱10上端的进风口10-1螺纹连接,所述空气净化箱10放置于与其匹配的限位块4上,所述限位块4固定在横板A3上端,所述横板A3固定在筒体1内部,所述筒体1的侧面设有门1-1,所述筒体1的外侧设有围绕其一圈的若干个传感器9,所述空气净化箱10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空气净化箱10的内部固定有方框22、横板B23和横板C24,所述方框22、横板B23和横板C24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所述方框22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过滤网A30,所述过滤网A30的两侧固定有竖板B31,所述过滤网A30和竖板B31的侧面固定有竖板29,所述竖板29的侧面固定有把手28,所述横板B23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过滤网B32,所述过滤网B32上的结构与过滤网A30相同,所述横板C24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箱体B33,所述箱体B33的上端内部固定有钢管A34,所述箱体B33的下端内部设有固定有钢管B35,所述箱体B33内部装有过滤溶液36,所述钢管A34与设在横板B23上的孔B23-1位置相对,所述钢管B35的与设在横板C24上的孔C24-1位置相对,所述箱体B33的侧面设有把手28,所述横板C24上的孔C24-1的下端固定有管A26,所述管A26与分子净化器25的上端连接,所述分子净化器25的下端固定有支架B27,所述支架B27的另一端固定在空气净化箱10内部底板上端,所述分子净化器25与设在空气净化箱10下端的出风口10-2连接,所述出风口10-2与三通管8连接,所述三通管8的另一端与出风管5连接。所述出风管5固定在筒体1内部中间,所述出风管5的口伸出筒体1上端,所述横板A3的下端中央固定有电机A11,所述电机A11的转轴穿过圆盘A12与圆盘A12下方的圆盘B13联接,所述圆盘A12固定在筒体1下端,所述圆盘A12与圆盘B13转动连接,所述圆盘B13的下端固定有箱体A14,所述箱体A14内部设有PLC19和电池20,所述箱体A14内部固定有电机B21,所述电机B21的转轴与轮子A15联接,所述箱体A14的底部固定有支架A18,所述支架A18的两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厂房空气处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外部侧面上端固定有两个圆筒(2),所述圆筒(2)的侧面设有孔A(2‑1),所述圆筒(2)内固定有引风机B(37)并与圆筒(2)内部密封,所述引风机B(37)与进风管(6)连接,所述进风管(6)的另一端与空气净化箱(10)上端的进风口(10‑1)螺纹连接,所述空气净化箱(10)放置于与其匹配的限位块(4)上,所述限位块(4)固定在横板A(3)上端,所述横板A(3)固定在筒体(1)内部,所述筒体(1)的侧面设有门(1‑1),所述筒体(1)的外侧设有围绕其一圈的若干个传感器(9),所述空气净化箱(10)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空气净化箱(10)的内部固定有方框(22)、横板B(23)和横板C(24),所述方框(22)、横板B(23)和横板C(24)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所述方框(22)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过滤网A(30),所述过滤网A(30)的两侧固定有竖板B(31),所述过滤网A(30)和竖板B(31)的侧面固定有竖板(29),所述竖板(29)的侧面固定有把手(28),所述横板B(23)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过滤网B(32),所述过滤网B(32)上的结构与过滤网A(30)相同,所述横板C(24)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箱体B(33),所述箱体B(33)的上端内部固定有钢管A(34),所述箱体B(33)的下端内部设有固定有钢管B(35),所述箱体B(33)内部装有过滤溶液(36),所述钢管A(34)与设在横板B(23)上的孔B(23‑1)位置相对,所述钢管B(35)的与设在横板C(24)上的孔C(24‑1)位置相对,所述箱体B(33)的侧面设有把手(28),所述横板C(24)上的孔C(24‑1)的下端固定有管A(26),所述管A(26)与分子净化器(25)的上端连接,所述分子净化器(25)的下端固定有支架B(27),所述支架B(27)的另一端固定在空气净化箱(10)内部底板上端,所述分子净化器(25)与设在空气净化箱(10)下端的出风口(10‑2)连接,所述出风口(10‑2)与三通管(8)连接,所述三通管(8)的另一端与出风管(5)连接,所述出风管(5)固定在筒体(1)内部中间,所述出风管(5)的口伸出筒体(1)上端,所述横板A(3)的下端中央固定有电机A(11),所述电机A(11)的转轴穿过圆盘A(12)与圆盘A(12)下方的圆盘B(13)联接,所述圆盘A(12)固定在筒体(1)下端,所述圆盘A(12)与圆盘B(13)转动连接,所述圆盘B(13)的下端固定有箱体A(14),所述箱体A(14)内部设有PLC(19)和电池(20),所述箱体A(14)内部固定有电机B(21),所述电机B(21)的转轴与轮子A(15)联接,所述箱体A(14)的底部固定有支架A(18),所述支架A(18)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轮子B(16),所述轮子B(16)和轮子A(15)通过履带(17)连接,所述引风机A(7)、传感器(9)、电机A(11)、PLC(19)、电机B(21)、分子净化器(25)和引风机B(37)与电池(20)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9)、电机A(11)和电机B(21)与PLC(19)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厂房空气处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外部侧面上端固定有两个圆筒(2),所述圆筒(2)的侧面设有孔A(2-1),所述圆筒(2)内固定有引风机B(37)并与圆筒(2)内部密封,所述引风机B(37)与进风管(6)连接,所述进风管(6)的另一端与空气净化箱(10)上端的进风口(10-1)螺纹连接,所述空气净化箱(10)放置于与其匹配的限位块(4)上,所述限位块(4)固定在横板A(3)上端,所述横板A(3)固定在筒体(1)内部,所述筒体(1)的侧面设有门(1-1),所述筒体(1)的外侧设有围绕其一圈的若干个传感器(9),所述空气净化箱(10)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空气净化箱(10)的内部固定有方框(22)、横板B(23)和横板C(24),所述方框(22)、横板B(23)和横板C(24)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所述方框(22)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过滤网A(30),所述过滤网A(30)的两侧固定有竖板B(31),所述过滤网A(30)和竖板B(31)的侧面固定有竖板(29),所述竖板(29)的侧面固定有把手(28),所述横板B(23)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过滤网B(32),所述过滤网B(32)上的结构与过滤网A(30)相同,所述横板C(24)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箱体B(33),所述箱体B(33)的上端内部固定有钢管A(34),所述箱体B(33)的下端内部设有固定有钢管B(35),所述箱体B(33)内部装有过滤溶液(36),所述钢管A(34)与设在横板B(23)上的孔B(23-1)位置相对,所述钢管B(35)的与设在横板C(24)上的孔C(24-1)位置相对,所述箱体B(33)的侧面设有把手(28),所述横板C(24)上的孔C(24-1)的下端固定有管A(26),所述管A(26)与分子净化器(25)的上端连接,所述分子净化器(25)的下端固定有支架B(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非,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南坡腕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