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注胚生产瓶桶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176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注胚生产瓶桶的模具,目的是降低模具制作成本和维护成本。包括左模、右模和底模;特别地,左模包括左主模和若干左子模;右模包括右主模和若干右子模;左主模上形成有至少1个供左子模排列的半圆柱面,称为左模排列面;左子模设有与左模排列面可相贴合的匹配面;左子模排列且固定于左模排列面上,左子模之间互相紧贴;右主模上形成有至少1个供右子模排列的半圆柱面,称为右模排列面;右子模设有与右模排列面可相贴合的匹配面;右子模排列且固定于右模排列面上,右子模之间互相紧贴;底模与左模和右模配合形成模具的成型内腔。本模具具有以下优点:瓶桶生产企业的模具投入成本可大幅降低、修模和换模的辅助时间明显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注胚生产瓶桶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瓶桶容器的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向注胚进行模内吹气工艺生产瓶桶容器的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桶装水用水桶,以下简称水桶,是通过模内吹气工艺生产的。模内吹气工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料管进行模内吹气,另一种是对注胚进行模内吹气。对料管进行模内吹气的大致的生产过程如下:从出料口挤出熔融状态的料管,料管自上向下生长,然后左模和右模合模,左模和右模合模后其内部是预定形状的内腔,左模和右模将料管夹在中间,此后处在出料口中央的吹针向料管内吹气,让料管膨胀并最终贴合模具的内腔,左模和右模是带有液冷通道的模具,料管贴合左模和右模后将被冷却而定形。此后左模和右模分离,可取下水桶半成品。对注胚进行模内吹气的大致的生产过程如下:先用注塑机注塑出一个注胚,这个注胚的外形是一个厚壁厚底的长瓶,然后对注胚的非瓶口部位进行加热软化,并将注胚放入到左模和右模之间,并从瓶口处通入高压气体令瓶体膨胀至贴合模具的内腔。瓶体膨胀的过程中瓶壁和瓶底将随之变薄。注胚贴合左模和右模后将被冷却定形,此后左模和右模分离,可取下水桶半成品。与料管的工艺相比,注胚的工艺可以避免在桶肩和桶底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注胚生产瓶桶的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注胚生产瓶桶的模具,包括左模和右模;其特征是:所述左模包括左主模和若干左子模;所述右模包括右主模和若干右子模;所述左主模上形成有至少1个供左子模排列的半圆柱面,称为左模排列面;左子模设有与所述左模排列面可相贴合的匹配面;所述左子模排列且固定于左模排列面上,左子模之间互相紧贴;所述右主模上形成有至少1个供右子模排列的半圆柱面,称为右模排列面;右子模设有与所述右模排列面可相贴合的匹配面;右子模排列且固定于右模排列面上,右子模之间互相紧贴;还包括有一个底模,所述底模与左模和右模配合,在底模、左模、右模合模后形成模具的成型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注胚生产瓶桶的模具,包括左模和右模;其特征是:所述左模包括左主模和若干左子模;所述右模包括右主模和若干右子模;所述左主模上形成有至少1个供左子模排列的半圆柱面,称为左模排列面;左子模设有与所述左模排列面可相贴合的匹配面;所述左子模排列且固定于左模排列面上,左子模之间互相紧贴;所述右主模上形成有至少1个供右子模排列的半圆柱面,称为右模排列面;右子模设有与所述右模排列面可相贴合的匹配面;右子模排列且固定于右模排列面上,右子模之间互相紧贴;还包括有一个底模,所述底模与左模和右模配合,在底模、左模、右模合模后形成模具的成型内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注胚生产瓶桶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左子模包括:左瓶颈模、左瓶肩模、左花边模、左大板模和左瓶底模;所述右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天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添丰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