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墙、模块墙柱以及模块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606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墙,包括钢骨框架,钢骨框架的两个端面均形成为第一安装面;钢骨框架的两个侧面均形成为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以及第二安装面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一种模块墙柱,包括用于安装模块墙的立柱,立柱的顶端设有安装顶板;立柱的底端设有安装底座;立柱的侧部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多个第二安装孔沿立柱的高度方向设置;安装顶板上设有第三安装孔;安装底座的中部凹陷形成为凹槽,立柱的底端固设于凹槽内;凹槽的底壁设有第四安装孔。一种模块墙系统,包括多个模块墙以及多个模块墙柱;相邻的两个模块墙柱之间均设有多个模块墙;多个模块墙沿模块墙柱的高度方向排布。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模块化生产并进行可拆卸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墙、模块墙柱以及模块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行业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墙、模块墙柱以及模块墙系统。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中,其墙体、柱体等一般都是通过钢筋做好框架,然后在框架内浇注混凝土之后,从而成型为墙体或者柱体。或者直接通过砖直接堆砌好墙体或者柱体。还有一种轻钢龙骨墙采用固定结构,不能适应室内墙体的可变性。上述墙体或者柱体在结构需要改变时,需实施拆除破坏性拆除,无法重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墙,能够模块化生产并进行可拆卸安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墙柱,能够进行模块化生产,并与模块墙进行可拆卸安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墙系统,其设有模块墙与模块墙柱,能够进行可拆卸安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块墙,包括钢骨框架,钢骨框架的两个端面均形成为第一安装面;钢骨框架的两个侧面均形成为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以及第二安装面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优选的,所述两个第一安装面以及两个第二安装面共同围成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憎水岩棉板,憎水岩棉板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第一隔音胶垫。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块墙柱,包括用于安装模块墙的立柱,立柱的顶端设有安装顶板;立柱的底端设有安装底座;立柱的侧部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多个第二安装孔沿立柱的高度方向设置;安装顶板上设有第三安装孔;安装底座的中部凹陷形成为凹槽,立柱的底端固设于凹槽内;凹槽的底壁设有第四安装孔。优选的,安装顶板包括预埋板以及调节板,调节板设于预埋板的侧部并向下延伸;所述调节板上设有条形孔;条形孔内滑动的设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螺接于位于立柱最顶端的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三安装孔设于预埋板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块墙系统,包括多个模块墙以及多个模块墙柱;相邻的两个模块墙柱之间均设有多个模块墙;多个模块墙沿模块墙柱的高度方向排布;模块墙包括钢骨框架,钢骨框架的两个端面均形成为第一安装面;钢骨框架的两个侧面均形成为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以及第二安装面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相邻两个模块墙的第一安装面的第一安装孔内螺接有第二螺栓;模块墙柱包括立柱,立柱的顶端设有安装顶板;立柱的底端设有安装底座;立柱的侧部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多个第二安装孔沿立柱的高度方向设置;安装顶板上设有第三安装孔;安装底座上设有第四安装孔;其中一个模块墙的第二安装面上的第一安装孔内穿接有螺接于第二安装孔内的第三螺栓。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模块墙的第一安装面之间夹持有第二隔音胶垫。优选的,模块墙的第二安装面与立柱之间夹持有第三隔音胶垫。优选的,所述两个第一安装面以及两个第二安装面共同围成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憎水岩棉板,憎水岩棉板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第一隔音胶垫。优选的,安装底座的中部凹陷形成为凹槽,立柱的底端固设于凹槽内;凹槽的底壁设有所述第四安装孔。优选的,安装顶板包括预埋板以及调节板,调节板设于预埋板的侧部并向下延伸;所述调节板上设有条形孔;条形孔内滑动的设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螺接于位于立柱最顶端的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三安装孔设于预埋板上。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模块墙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均设有第一安装孔,即可通过第一安装孔内穿接螺栓,将多个模块墙的连接起来,形成隔墙结构,便于拆装,并且可重复使用,避免资源浪费。2、模块墙柱的立柱侧部设有第二安装孔,可在第二安装孔内穿接螺栓,将立柱与模块墙可拆卸连接;与此同时,立柱顶端上的安装顶板设有第三安装孔,可在第三安装孔内穿接螺栓,将立柱与楼层顶板可拆卸连接;且立柱底端上的安装底座设有第四安装孔,可在第四安装孔内穿接螺栓,将立柱与楼层地面可拆卸连接;如此,该模块墙柱可拆装,便于移动以及重复使用。另外,第四安装孔设于安装底座的凹槽底壁,可避免螺栓的头部露出于地面,地面安装平整。3、模块墙系统的多个模块墙以及多个模块墙柱均可通过螺栓进行拆装,可重复利用,适应于墙体的多变性。且形成的模块墙系统承重结构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墙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顶板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楼层顶板;200、地面;10、模块墙;11、第一安装孔;12、憎水岩棉板;13、第一隔音胶垫;20、立柱;21、安装顶板;211、调节板;212、预埋板;213、条形孔;214、第三安装孔;22、安装底座;221、凹槽;222、第四安装孔;23、第二安装孔;30、第二螺栓;40、第三螺栓;50、第二隔音胶垫;60、第三隔音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模块墙10,包括钢骨框架,具体钢骨框架的两个端面均形成为第一安装面,而钢骨框架的两个侧面均形成为第二安装面,在第一安装面以及第二安装面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11。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利用该模块墙10进行墙体组装时,可将多个模块墙10进行组装,且多个模块墙10可沿楼层房间的高度方向排布,在相邻的两个模块墙10连接时,可在其中一个模块墙10的第一安装面上第一安装孔11穿接螺栓,该螺栓的尾部可螺接至相邻的另一个模块墙10的第一安装面上第一安装孔11内,实现两个模块墙10的固接,依次安装,进行多个模块墙10的组装形成墙体。此后,可将形成的墙体上各个模块墙10的第二安装面内也可穿接螺栓,该螺栓的尾部也可螺接至墙柱内,实现墙体与墙柱之间的连接。而由于模块墙10由钢骨框架制成,因而形成的墙体具有较好的承重性。且相邻的墙体以螺栓进行拆装,拆装更加方便,且便于重复利用。更具体的是,上述的两个第一安装面以及两个第二安装面可共同围成安装腔,可在安装腔内设有憎水岩棉板12,与此同时,憎水岩棉板12的顶端和底端均可设有第一隔音胶垫13。因憎水岩棉板12以及隔音胶垫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绝热、隔音效果,使制成的模块墙10具有较好的绝热和隔音效果。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块墙柱,参见图2-5所示,具体包括用于安装模块墙10的立柱20,在立柱20的顶端设有安装顶板21,立柱20的底端设有安装底座22。另外,立柱20的侧部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23,且多个第二安装孔23沿立柱20的高度方向设置。具体在安装顶板21上设有第三安装孔214。安装底座22凹陷形成为凹槽221,上述立柱20的底端可固设于凹槽221内;凹槽221的底壁设有第四安装孔222。在此结构基础上,使用该模块墙柱时,可在安装顶板21的第三安装孔214穿接螺栓,通过将螺栓的尾部螺接在楼层顶板100上,实现立柱20顶端与楼层顶板100可拆卸连接。此后,且可在第四安装孔222内穿接螺栓,通过将螺栓的尾部螺接在楼层地面200上,实现立柱20的底端与楼层地面200可拆卸连接。与此同时,可在立柱20的第二安装孔23内穿接螺栓,使螺栓的尾部螺接在模块墙10内,实现模块墙10的可拆装,如此,该模块墙10柱可拆装,便于移动以及重复使用。另外,第四安装孔222设于安装底座22的凹槽221底壁,可避免螺栓的头部露出于地面200,地面200安装平整。优选的,上述的安装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块墙、模块墙柱以及模块墙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骨框架,钢骨框架的两个端面均形成为第一安装面;钢骨框架的两个侧面均形成为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以及第二安装面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骨框架,钢骨框架的两个端面均形成为第一安装面;钢骨框架的两个侧面均形成为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以及第二安装面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安装面以及两个第二安装面共同围成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憎水岩棉板,憎水岩棉板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第一隔音胶垫。3.一种模块墙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模块墙的立柱,立柱的顶端设有安装顶板;立柱的底端设有安装底座;立柱的侧部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多个第二安装孔沿立柱的高度方向设置;安装顶板上设有第三安装孔;安装底座的中部凹陷形成为凹槽,立柱的底端固设于凹槽内;凹槽的底壁设有第四安装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墙柱,其特征在于,安装顶板包括预埋板以及调节板,调节板设于预埋板的侧部并向下延伸;所述调节板上设有条形孔;条形孔内滑动的设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螺接于位于立柱最顶端的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三安装孔设于预埋板上。5.一种模块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模块墙以及多个模块墙柱;相邻的两个模块墙柱之间均设有多个模块墙;多个模块墙沿模块墙柱的高度方向排布;模块墙包括钢骨框架,钢骨框架的两个端面均形成为第一安装面;钢骨框架的两个侧面均形成为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贵李旭光李杰荣王小颖郭奇佘丕陈福耀贾惠丹聂红杨苑瑛杨瑜斌梅林詹升泽杜培朱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亚泰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