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莉专利>正文

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73606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8:40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及装配方法。目前装配式墙体所需要的预制件种类繁多,给生产和管理带来一定的不便,且连接方式相对复杂,装配速度缓慢。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其组成包括:复合墙体,复合墙体由秸秆板(1),钢框架和上下左右与混凝土连接的部分组成,钢框架包括设置在秸秆板四周的边架和设置在边架的上下两端与边架焊接的支撑架,边架的四周焊接有边接板,支撑架上铺设有抹灰,钢框架上下两端依次铺设有防火层和防水层,复合墙体四周设有抽拉装置及带有射钉孔(8)的钢板安装完毕之后射入射钉来实现与混凝土框架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承重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及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秸秆复合墙体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但是复合墙板与混凝土框架的连接比较困难,因此需要选择一个科学的节点安装方式,既能保证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又能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且目前的混凝土复合墙体大多数为非承重墙体,研发既能承重而保温隔热性能又好的复合墙体是现阶段研究的方向。现有的预制板根据建筑结构的需要以及连接方式的不同,需要预制成结构不同的各种预制板,以便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实现不同连接节点的装配,因此,所需要的预制件种类繁多,给生产和管理带来一定的不便,且连接方式相对复杂,装配速度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及装配方法。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1.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其组成包括:复合墙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复合墙体包括钢框架,所述的钢框架采用井字形区格,由横向和竖向的条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的钢框架内部设置有秸秆板,所述的钢框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秸秆板四周的边架和设置在所述的边架的上下两端与所述的边架焊接的支撑架,所述的边架的四周焊接有边接板,所述的支撑架上铺设有墙体抹灰,所述的钢框架上下两端依次铺设有防火层和防水层,中间连接部分带有转轴的钢板,所述的复合墙体内部为一整块所述的秸秆板,左右两侧有C型钢套在所述的秸秆板的边缘,上下两端采用和所述的C型钢板宽度相同的钢板,所述的钢板与C型钢腹板的相交部分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墙体四周焊接抽拉装置。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井字钢板,所述的井字钢板铺设在所述的秸秆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的井字钢板与所述的边架焊接。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所述的复合墙体四周采用抽拉装置混凝土梁、柱贴合。所述抽拉装置内部含有两块分别向左右两侧抽出的主板,所述主板尺寸为抽拉装置的一半,其两边焊接滑轨,所述主板内亦含有再次向外抽出的两侧焊有滑轨的次板,所述主板与外壳内部及所述次板与主板内部在相互摩擦的平面上带有三棱柱体钢块,可保证钢板在抽出后不再收回,以此保证墙体左右两侧与混凝土梁、柱连接的紧密性,所述次板边缘焊接转轴,转轴下部连接可翻转的钢板,所述钢板上带有射钉孔。。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所述的秸秆板是小麦秸秆制成的纤维状材料与胶结材料拌合成的混合料并采用模具及压缩装置压缩成型后所得的板材,所述的槽钢采用C型钢,C型钢的凹槽需与所述的秸秆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的装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秸秆板安装时首先将槽钢的凹槽部分套在秸秆板的四周并相互焊接,C型钢的凹槽需与秸秆板的厚度相同;(2)复合墙体四周由抽拉装置与混凝土梁,柱贴合,抽拉装置焊接在秸秆板四周的C型钢上,抽拉装置内两侧均有可抽出的主板与次板,主板与外壳内部及次板与主板内部相互摩擦的平面上带有三棱柱体钢块,可保证钢板在抽出后不再收回,以此保证墙体左右两侧与混凝土柱连接的紧密性,次板边缘处还有转轴和一片带有射钉孔的钢板,在抽拉装置抽出至与梁或柱尺寸相同时,带有射钉孔的钢板可绕转轴转动至与混凝土柱完全贴合,之后射入射钉便可实现墙体四周与混凝土框架的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钢框架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的优点,以秸秆板作为填充材料可增强钢结构的稳定性,更节省钢材。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墙体与混凝土框架的连接方式,即利用抽拉装置与混凝土的内侧贴合之后通过转轴将带有射钉孔的钢板转动至混凝土梁、柱表面,之后可用射钉将其连接上,此方法可大大提高施工速度省去了用传统方式大量浇筑混凝土所消耗的时间,也有效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本专利技术与混凝土框架的连接处运用了钢板和射钉,增加了与混凝土框架的贴合面积及连接强度,使得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更强,同时将钢材运用到装配式墙体及其连接部位,也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性能和抗压强度,使得该墙体可普遍适用于高层建筑中。本专利技术钢框架内部采用井字形区格,由横向和竖向的条形钢板焊接而成,套在秸秆板上的C型钢和内部的井字形区格组成的钢框架能起到增强墙体稳定性及抗震能力的作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墙体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墙体构造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墙体左右两侧可推拉结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墙体左右两侧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墙体上下两端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抽拉装置的立体图。图中:1、秸秆板,2、C型钢,3、条形钢板,4、混凝土柱,5、钢板一,6、钢板二,7、转轴,8、射钉孔,9、混凝土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的装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秸秆板1安装时首先将槽钢的凹槽部分套在秸秆板的四周并相互焊接,C型钢2的凹槽需与秸秆板的厚度相同;钢框架采用井字形区格,由横向和竖向的条形钢板3焊接而成.(2)复合墙体由抽拉装置四周与混凝土柱4贴合,其中抽拉装置焊接在秸秆板四周的C型钢上,抽拉装置内两侧均有可抽出的主板5与次板6,主板与外壳内部及次板与主板内部相互摩擦的平面上带有三棱柱体钢块,可保证钢板在抽出后不再收回,以此保证墙体左右两侧与混凝土柱连接的紧密性,次板边缘处还有转轴和一片带有射钉孔的钢板,在抽拉装置抽出至与梁或柱尺寸相同时,带有射钉孔的钢板可绕转轴转动至与混凝土柱完全贴合,之后射入射钉便可实现墙体四周与混凝土框架的连接;实施例2: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其组成包括:复合墙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复合墙体包括钢框架,所述的钢框架采用井字形区格,由横向和竖向的条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的钢框架内部设置有秸秆板,所述的钢框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秸秆板四周的边架和设置在所述的边架的上下两端与所述的边架焊接的支撑架,所述的边架的四周焊接有边接板,所述的支撑架上铺设有墙体抹灰,所述的钢框架上下两端依次铺设有防火层和防水层,中间连接部分带有转轴的钢板,所述的复合墙体内部为一整块所述的秸秆板,左右两侧有C型钢套在所述的秸秆板的边缘,上下两端采用和所述的C型钢板宽度相同的钢板,所述的钢板与C型钢腹板的相交部分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墙体四周焊接抽拉装置。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2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井字钢板,所述的井字钢板铺设在所述的秸秆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的井字钢板与所述的边架焊接。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抽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抽拉装置内部含有两块分别向左右两侧抽出的主板,所述主板尺寸为抽拉装置的一半,其两边焊接滑轨,所述主板内亦含有再次向外抽出的两侧焊有滑轨的次板,所述主板与外壳内部及所述次板与主板内部在相互摩擦的平面上带有三棱柱体钢块,可保证钢板在抽出后不在收回,以此保证墙体左右两侧与混凝土梁、柱连接的紧密性,所述次板边缘焊接转轴,转轴下部连接可翻转的钢板,所述钢板上带有射钉孔。实施例5: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或4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所述的复合墙体与所述的混凝土框架的连接部分采用抽拉装置两端带有射钉孔的钢板。实施例6: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所述的秸秆板是小麦秸秆制成的纤维状材料与胶结材料拌合成的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及装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其组成包括:复合墙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复合墙体包括钢框架,所述的钢框架采用井字形区格,由横向和竖向的条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的钢框架内部设置有秸秆板,所述的钢框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秸秆板四周的边架和设置在所述的边架的上下两端与所述的边架焊接的支撑架,所述的边架的四周焊接有边接板,所述的支撑架上铺设有墙体抹灰,所述的钢框架上下两端依次铺设有防火层和防水层,中间连接部分带有转轴的钢板,所述的复合墙体内部为一整块所述的秸秆板,左右两侧有C型钢套在所述的秸秆板的边缘,上下两端采用和所述的C型钢板宽度相同的钢板,所述的钢板与C型钢腹板的相交部分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墙体四周焊接抽拉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其组成包括:复合墙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复合墙体包括钢框架,所述的钢框架采用井字形区格,由横向和竖向的条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的钢框架内部设置有秸秆板,所述的钢框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秸秆板四周的边架和设置在所述的边架的上下两端与所述的边架焊接的支撑架,所述的边架的四周焊接有边接板,所述的支撑架上铺设有墙体抹灰,所述的钢框架上下两端依次铺设有防火层和防水层,中间连接部分带有转轴的钢板,所述的复合墙体内部为一整块所述的秸秆板,左右两侧有C型钢套在所述的秸秆板的边缘,上下两端采用和所述的C型钢板宽度相同的钢板,所述的钢板与C型钢腹板的相交部分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墙体四周焊接抽拉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填充墙,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井字钢板,所述的井字钢板铺设在所述的秸秆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的井字钢板与所述的边架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抽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抽拉装置内部含有两块分别向左右两侧抽出的主板,所述主板尺寸为抽拉装置的一半,其两边焊接滑轨,所述主板内亦含有再次向外抽出的两侧焊有滑轨的次板,所述主板与外壳内部及所述次板与主板内部在相互摩擦的平面上带有三棱柱体钢块,可保证钢板在抽出后不在收回,以此保证墙体左右两侧与混凝土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莉黄博徐天立
申请(专利权)人:林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